倩女幽魂

1960年李翰祥執導電影

1960年版《倩女幽魂》,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一代大師李翰祥執徠導,趙雷,樂蒂主演。

影片改編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中的一篇《聶小倩》,講述書生寧采臣的一場奇遇。惡鬼姥姥脅迫女鬼聶小倩取寧采臣性命,幸得劍客燕赤霞所救,掀起人鬼大鬥法,最後小倩在二人幫助下脫離魔爪,惡鬼姥姥也被殺死。

劇情簡介


明末清初,山河破碎,社會動蕩。書生寧采臣去收租,夜宿金華寺,結識劍客燕赤霞。女鬼聶小倩受老妖姥姥逼迫,來取寧采臣性命供姥姥吸血。面對美色,黃金,寧采臣不為所動,聶小倩本性善良,就告以實情,讓他與燕赤霞同住,躲過一劫,聶小倩本是官家女,客死他鄉,寧采臣帶其骨灰返鄉。就在中途,姥姥來犯,寧采臣的生命垂危,燕赤霞趕到,收伏老妖。
劇照
劇照

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角色備註
趙雷寧采臣
樂蒂聶小倩
楊志卿燕赤霞
唐若青姥姥
洛奇書童甲
李國華書生甲
蘇祥書生乙
李昆書童乙
王月汀車夫甲
馮毅車夫乙
郝履仁畫店主

職員表

監製邵逸夫
原著蒲松齡
導演李翰祥
副導演(助理)高立、胡金銓
編劇王月汀
攝影何鹿影
配樂姚敏、綦湘棠
剪輯姜興隆
道具林華三
選角導演李翰祥
美術設計沈灝
造型設計葉一鳴
服裝設計盧世侯劉賢輝
燈光陳芬
錄音鄺護
劇務郭清江
場記孔慶祥
布景師陳其銳
制 片:周杜文
美術:沈顥
場務:馬斐
陳設:徐弘
化妝:葉一鳴
服裝:劉賢輝

幕後製作


李翰祥為了能拍攝一部衝擊國際大獎影片,將《聊齋》里的《聶小倩》一篇改編成劇本,搬上銀屏。李翰祥的理由是,這個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戲劇性很強,容易吸引觀眾。而《聊齋》出自中國古代文人之手,雖多涉鬼神,其實很有中國文化特色,可以拍出一部文藝性很強的影片,而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容易在國際上受到關注。李翰祥的提議得到了邵逸夫的首肯。他們議定,片名改為《倩女幽魂》。
得到邵逸夫的支持,李翰祥即刻開拍《倩女幽魂》。他首先對蒲松齡的原著進行了研究,決定只取前半部,以使情節更為集中。除了保留原作的精彩情節外,李翰祥還加進了許多細節。比如,小倩以琴挑逗寧采臣、寧采臣由坊間畫冊得知小倩實為女鬼等情節,都為李翰祥所創,可謂曲筆妙趣,引人入勝。
接下來,關於女主角“聶小倩”的人選問題,李翰祥卻出人意料地決定:不再用他的老搭檔林黛,而起用過檔“邵氏”不久的樂蒂。他認為,頻頻使用同一個演員,會令人覺得“邵氏”無人。同時,和林黛比起來,樂蒂的氣質更為古典清幽,和人物形象更為契合。

幕後花絮

詩詞創作
虞美人
劇照
劇照
作者:聶小倩
夜深人靜天如水,閑把欄桿倚。
微風暗暗送幽香,妒煞白蓮花底嬉鴛鴦。
朱樓畫閣年年在,惆悵花容改。
中天明月又團圓,似笑單衾孤枕難成眠。
虞美人(寧采臣修改後的版本)
(寧采臣僅將聶小倩的詞改了2個字。)
夜深人靜天如水,閑把欄桿倚。
微風暗暗送幽香,妒煞白蓮花底宿鴛鴦。
朱樓畫閣年年在,惆悵花容改。
中天明月又團圓,似笑單衾孤枕不成眠。
畫上題詩
(影片中,這首詩由寧采臣、聶小倩共同題於一幅畫上,詩名未提。)
十里平湖綠滿天,
玉簪暗暗惜華年。
若得雨蓋能相護,
只羨鴛鴦不羨仙。

作品評價


趙雷飾寧采臣劇照
趙雷飾寧采臣劇照
該片是中國電影史上的不朽名作,改編自《聊齋志異》中的短篇故事。李翰祥導演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古典文學藝術均有很高的造詣,可以說是後無來者。在此版《倩女幽魂》中,李翰祥導演盡顯大師風範,細節考據,花盡心思,服裝華麗,道具精緻,重新塑造古典世界。其畫功了得,電影中的布景皆出自他手筆;電影古風飄溢,情韻空靈,有“古典美人”之稱的樂蒂演小倩,造型之美;有“皇帝小生”之稱的趙雷古裝扮相俊朗儒雅,且極像古代書生,帶著濃濃的書卷氣,塑造了一個後來者難以逾越的寧采臣。
徠導演李翰祥在經營氣氛上有其不凡表現,幾場恐怖緊張的戲,在光色控制及配樂、配音上,給人以較大的戲劇張力。作為彩色故事片,布景華麗,顏色鮮艷。難得的是,全片沒有特技,也能將怪異的氣氛烘托出來。影片主題表現邪不壓正,書生不為女色所迷,不為財富所惑,終能化險為夷。不過聶小倩鬼的人化過於真實,缺乏神秘感。而最後林中一場惡鬥,變成武俠片中的短兵相接,更是敗筆之處。而李翰祥強化了原著人物性格,為三十年後,徐克導演重拍《倩女幽魂》奠下基礎。徐克導演後來的重拍版中,主要的情節、人物和場所,布景,包括其中的詩詞,也是在李翰祥導演版本基礎上演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