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竿竹
禾本科矢竹屬植物
茶竿竹(學名:Pseudosasa amabilis(McClure) Keng f.)是禾本科,矢竹屬喬木狀竹類植物。高可達13米,竿直立,圓筒形,橄欖綠色,竿壁堅硬較厚,有韌性,籜鞘遲落性,革質堅硬質脆,鞘口於籜片兩邊有剛毛狀繸毛,籜舌棕色、拱形,邊緣不規則,暗棕色,具小橫脈,質較籜鞘稍薄。小枝頂端具葉;葉鞘除邊緣具纖毛外,葉片厚而堅韌,長披針形,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灰綠色,花序生於葉枝下部的小枝上,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小穗含小花,披針形,第一穎披針形,第二穎長圓狀披針形,外稃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內稃廣披針形,子房細長、呈紡錘形,無毛,柱頭勁直,疏生羽毛。穎果成熟后呈淺棕色,筍期3月至5月下旬,花期5-11月。
名 稱:茶竿竹
學 名: 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 Keng f.
別 名:青籬竹、沙白竹、厘竹
科 屬:剛竹屬
類 別:復軸混生
種中文名:茶竿竹
種拉丁名:Pseudosasa amabilis (McClure) Keng f.
種別名:青籬竹沙白竹、亞白竹、厘竹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屬中文名:矢竹屬
屬拉丁名:Pseudosasa
組中文名:茶竿竹組
組拉丁名:Sect.Sinicae
亞屬中文名:茶竿竹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Sinicae S.L.
亞族中文名:北美箭竹亞族
亞族拉丁名:ARUNDINARIINAE
族中文名:北美箭竹族
族拉丁名:ARUNDINARlEAE Nees
超族中文名:北美箭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ARUNDINARIATAE Keng et Keng f.
亞科中文名:竹亞科
亞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命名來源:[Gram.Prim : 154. 1957]
中國植物志:9(1):641
竿直立,高5—13米,粗2—6厘米;節間長(25)30—40(50)厘米,圓筒形,幼.時疏被棕色小刺毛,老則變為光滑無毛,橄欖綠色,具一層薄灰色蠟粉,竿壁較厚,堅硬,有韌性,髓白色或枯草黃色,呈橫片狀或海綿狀充滿上部節間的內腔,在下部節間空腔內的髓則常干縮,呈薄片狀或碎片狀附著內壁,中空;竿環平坦或微隆起;竿每節分1—3枝,其枝貼竿上舉,主枝梢較粗,二級分枝通常為每節1枝。籜鞘遲落性,暗棕色,革質、堅硬、質脆,中部和基部較厚,背面密被栗色刺毛,尤以其中下部密集,腹面平滑而有光澤,邊緣具較密的長約5毫米的纖毛,頂端截形,鞘口於籜片兩邊各有數條直而堅硬先端略彎曲的剛毛狀繼毛,其長可達15毫米,籜舌棕色、拱形,邊緣不規則,具睫毛,背面具微毛;籜片狹長三角形,直立,暗棕色,先端銳尖或呈錐形,邊緣粗糙,內卷,縱脈顯著,具小橫脈,質較籜鞘稍薄。小枝頂端具2或3葉;葉鞘除邊緣具纖毛外,余處均無毛,質厚而脆,鞘口兩邊稍高,具幾根直而先端扭曲的縋毛,後者長7—15毫米;葉舌高1—2毫米,邊緣密生短睫毛;葉片厚而堅韌,長披針形,長16—35厘米,寬16--35毫米,上表面深綠色,上表面灰綠色,無毛,嫩葉時基部有微毛,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嫩葉邊緣一側具刺:吠小鋸齒,另一側鋸齒不明顯而略粗糙,老葉邊緣近於平滑而內卷,次脈7—9對,有小橫脈;葉柄長約5毫米。花序生於葉枝下部的小枝上,為3—15枚小穗所成的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小穗柄長2—10毫米,生有較長的微毛,其下還具長2-3毫米的小型苞片;小穗含5—16朵小花,披針形,長2.5—5.5厘米;小穗軸節問長約3毫米,粗1毫米,基部扁而細,上部具毛;穎2,背而上部密生纖毛,並在邊緣有較長的纖毛,而下部則無毛,第一穎披針形,長6-7毫米,寬2—2.5毫米,第二穎長圓狀披針形,長9—11毫米,寬4-5毫米;外稃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長10-15毫米,寬4—8毫米,背面密生微毛,上部的邊緣有纖毛;內稃廣披針形,長5-9.5毫米,脊間寬1—2.5毫米,下部無毛,脊上具微毛;鱗被3,居中一片較小,匙狀乃至披針形,長2.5毫米,寬約1毫米,膜質,下部則較厚,邊緣上部生纖毛;雄蕊3,花絲長約9毫米,花藥長6--7毫米;子房細長、呈紡錘形,無毛,柱頭3,長約5毫米,勁直,疏生羽毛。穎果成熟后呈淺棕色,長5—6毫米,直徑約2毫米,具腹溝。筍期3月至5月下旬,花期5—11月。
產地分佈:產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近年江蘇、浙江有引種栽培。生於丘陵平原或河流沿岸的山坡。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廣寧。
Pseudosasa amabilis(McClure)Kengf.Clav.Gen.EtSp.Gram.Prim.Sin.154.1957;中國主要植物圖說·禾本科31頁圖20.1959.——ArundinariaamabilisMcClureinLingnanSci.Journ.10:6.1931,desc.Angl.Etinibid.13:503.1934;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82頁.圖60,1937;香港竹譜21頁.1985;中國竹潛99頁.1988.
中型竹,地下莖為單軸散生或復軸混生,竿堅硬直立,高5—13米,徑達2—6厘米,節間長30—40厘米,幼竿綠色具白粉,老竿帶有灰白色或灰黑色斑塊。竿環平,籜環呈線狀,竹竿節間通常為圓筒或分枝一側上部節間微具溝槽。籜鞘棕綠色,干后呈灰褐色,有栗褐色刺毛,籜耳具硬而彎曲之剛毛。籜舌弧形,褐色;籜葉帶形,細長而硬直,邊緣粗糙而內卷。每節分枝1-3枚,貼竿上舉。葉4-8片著生枝頂,葉片披針形,長15-35厘米,葉鞘細長,鞘口有彎曲硬毛。筍期4月下旬-5月中旬。
主產於廣東、廣西、湖南南部之丘陵溝谷地帶,現引種至江蘇南京、宜興,浙江杭州一帶,生長尚佳。
好生於土層深厚、肥沃、濕潤而排水良好之酸性土或中性砂質壤土,能耐-12℃低溫。在土壤粘重的條件下,或經過砍伐,竿基多數芽萌發出土后,則長成叢生狀竹竿。
以移植母竹為主,亦可用竹兜繁殖。移竹應選擇健壯母竹,手指粗細,留來鞭、去鞭各15-20厘米,並適當帶土,削去竹梢,留枝3-4盤,或摘去部分葉片。於早春筍未出土前植之,成活率較高。
竹竿堅韌挺拔,葉片大,密集而下垂,翠綠而有光澤,具有獨特風趣。於庭院或公園綠地中成叢成片栽植,製作隔景、障景。或於亭榭疊石之間,住宅窗前以資點綴,無不相宜。竹材堅韌通直,節間長,竿壁厚,經沙洗加工后,潔白如象牙,可製作各種用具和工藝品等。竹筍一般不能食用,因而筍期管理較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