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田壩鎮的結果 展開

田壩鎮

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壩鎮

田壩鎮隸屬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地處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西南邊境,該鄉總土地面積99482畝,截止2020年,常住人口為14811人。

鄉鎮介紹


田壩鎮
田壩鎮
田壩鎮明代為畢節市七星關區衛彝目領地,古稱“五股田壩”,於民國時期設立田壩鄉。1992年以前田壩鄉轄田壩、先 進、蘇嘎、盤挪河4個村共40個村民組;1991年貴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全省下達建鎮並鄉撤區的意見后,於1992年1月7日將原陰底鄉茨朗村和貓場鄉併入田壩鄉。至此,田壩鄉所轄村為田壩、先進、蘇嘎、沙炭溝、興旺、新民、茨朗、盤挪河8個村共89個村民組。1994年4月9日,經畢節市委批准,撤鄉設鎮為田壩鎮。
境內交通便利。鎮政府所在地距市中心約38公里,宋猴油路穿境而過,40分鐘便可從畢節到達。全鎮8個村的通村公路已於2005年全部改造完畢,且大部分村民組已修建通組公路,完全可以驅車而入,是理想的投資之地。

自然條件


田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壩鎮]
田壩鎮[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田壩鎮]
田壩鎮地處畢節市七星關區西南邊境,地形北高南低.,東面高中間凹,形成“撮箕”形,大部分地區海拔高度在1600米 左右。海拔最高的沙炭溝尖包包箐為2004.6米,最低的盤挪河河谷出境處1218.8米,相對高差785.5米。整個境內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特點,年平均降雨量為967.5毫米,平均日照時數為1376.2小時,無霜期250天左右。
境內溪流縱橫,水源豐富潔凈,森林覆蓋率達39%。河流溝渠最終彙集於盤挪河流域總溪河,屬六總河水系。地下資源有鐵、硅砂、煤礦等;地面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產玉米、小麥、水稻、馬鈴薯、大豆、芸豆等糧食作物,盛產烤煙、油菜、大蒜、柑桔、核桃、櫻桃、李、板栗、楊梅等各類經濟作物和水果,適宜種植天麻、杜仲、半夏、黨參等名貴中藥材。境內森林植物有喬木、灌木、蕨類、菌類等。野生動物有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獸類等,其中屬珍稀動物的老鸛有幾十隻,棲息於興旺村十組。豐富的水資源和上萬畝荒山草坡有待開發利用。.

土地現狀


土地面積99482畝,其中耕地10835畝,占土地總面積的62.61%;園地0.81%,占土地總面積的1.09%;林地29.83%,占土地總面積的37.16%;牧草地1.48%,占土地總面積的7.78%;其它土地面積31859.4畝,占土地總面積的10.79%。

水文資源


田壩鎮主要河流有貓場河和盤挪河,屬六衝河水系。貓場河橫穿整個田壩境內,總長4.5公里,盤挪河長8.7公里,流域面積分別為32.3平方公里和34.01平方公里。
田壩鎮水資源豐富,各個山頭都有小股水源,在畢節市所有鄉鎮中屬水資源最為豐富的鄉鎮之一。

農業生產


全鎮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22487人,是一個漢、彝、苗、白、仡佬、穿青、布依等多民族雜居的農業鄉鎮,其中少數民族人口佔全鎮人口的11.53%。總耕地面積12835.34畝,其中水田2000畝,人均佔有耕地0.57畝。田壩村位於鎮中心,是鎮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經濟、文化、商貿中心。轄8個村民組,有耕地1554.12畝,其中水田381.24畝。該村地形平坦,土質肥沃,故有“田壩”美稱。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洋芋、豆類等農作物,次產烤煙、油菜等經濟作物。先進村位於田壩鎮南面,距鎮政府2公里,轄10個村民組,有耕地1678.95畝,其中水田215.21畝,主產玉米,水稻、小麥、洋芋、豆類、雜糧等農作物,次產烤煙、油菜等經濟作物。

教育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全鎮人民一直重視教育事業、崇尚科學技術,其教學質量名列全市鄉鎮前茅,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受到上級部門的多次表揚。

民俗文化


許多優秀的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如今還廣為流傳,田壩村的“花燈”、“地燈”,蘇嘎、沙炭溝、茨朗村的苗族蘆笙舞和“打嘎”,新民村彝族的“酒禮”、“彝語山歌”,白族人民的“拜新墳”等,看后讓人流連往返、回味無窮!

轄村概況


蘇嘎村位於田壩鎮東南面,距鎮政府3公里,轄11個村民組,有耕地1687.5畝,其中水田132.41畝。主產玉米、小麥、洋芋、豆類、烤煙、油菜等作物,次產核桃、板栗、生溙等經果林,適宜種植杜仲、天麻等中藥材。
沙炭溝村位於田壩鎮東北部,距鎮政府9公里,轄13個村民組,總耕地1587.89畝,其中水田160.89畝,主產玉米、小麥、洋芋、豆類、蕎、烤煙等作物,次產油菜、大蒜、核桃、生漆等經濟作物和經果林。
興旺村位於田壩鎮北面,距鎮政府2.5公里,轄12個村民組。總耕地1996.68畝,其中水田397.75畝,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洋芋等作物,次產烤煙、油菜、花生、大蒜、花椒、杜仲、櫻桃、李、梨等經濟作物和經果林。
新民村位於田壩鎮西北部,距鎮政府6公里,轄13個村民組,有耕地1903.34畝,其中水田197.07畝。主產玉米、小麥、洋芋、烤煙,次產油菜、大蒜、核桃、柿子。
茨朗村位於田壩鎮西部,離鎮政府9公里,是該鎮兩個一類貧困村之一。全村轄11個村民組,居住較為分散。有耕地1131.49畝,其中水田217.74畝,主產水稻、玉米、洋芋,次產櫻桃、核桃、李、桃、梨、花椒等。
盤挪河村位於田壩鎮西南部,離鎮政府10公里。全村轄10個村民組,有耕地1995.28畝,其中水田298.07畝。該村也是鎮一類貧困村之一。主產玉米、水稻、小麥、紅薯,次產柑桔、蘋果、夏橙、李、櫻桃等。其地理位置最低,各種農作物尤其是蔬菜和水果要比其它村提前20天上市。
經濟狀況
貴州省畢節市田壩鎮很窮 尤其是田壩鎮蘇嘎村十一組 也就是雙坑. 雙坑處于田壩鎮和朱昌鎮的交界。也是畢節市和納雍縣的交界。屬於兩不管的地方

人口


2021年,畢節市七星關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常住人口為148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