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流溪

周流溪

周流溪(1946- )廣東廣州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香港大學名譽教授,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理事,北京市語言學會會員,國際世界語協會會員。

1964年-1970年在暨南大學英語專業學習。1970-1978年在廣州一所中學教書。1978-1981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讀研究生,專業為英漢比較語法。1981-1986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任教。1986-199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任教授。1979年自學世界語,熱心世界語的推廣,曾任北京世界語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世界語協會顧問,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理事、常務理事。論著有:《世界語語法的基本問題》、《國際語學》;與他人合著有:《世界語在中國一百年》、《中國大百科》,譯著有:《離騷》(世界語文)、《世界語學概論》、《海涅詩選》。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1964-1970年在暨南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讀書。
1970-1978年在廣州的中學教英語。
1978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師從呂叔湘先生。
1981-1986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留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任英語講師。1982年起任講師。
1983-1984年在美國洛杉磯大學英語系作訪問學者。
1986年起在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工作。
1988年升為副教授。
1992年起任碩士生導師。
1995年升為教授。
1996年起任博士生導師。
2000-2002年任中南大學鐵道校區外國語學院院長。
2002-2009任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副院長。
2009年年已63的他考入四川大學,投師於四川大學音韻、訓詁大師趙振鐸(1928年12月——)門下攻讀博士。

社會兼職


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二分會委員
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
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理事
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理事
北京市語言學會會員
北京世界語協會常務理事
國際世界語協會會員
曾任(或現任)清華大學、河北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西南師範大學、重慶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香港大學名譽教授。

獲獎記錄


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
1993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署頒發的《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出版榮譽證書。 1996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成果獎(集體獎)。
1996年所主編的《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7年獲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二等獎(集體獎)。
1998年論文《越人歌解讀研究》獲首屆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8年獲北京師範大學華為獎教金。
1999年獲曾憲梓教育基金會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獎三等獎。
2001年獲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2年,《語言研究與人文研究》獲得北京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著述


譯著

《美國童話選》(合譯),河南出版社1981年出版。
《語言學概論》(合譯),商務印書館1983年出版。
《世界語學概論》,商務印書館1992年出版。
《支配和約束論集》(合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
哀希臘歌(拜倫),《世界文藝》(廣州), 1980年第2期。(評論見楊延:談談譯文風格,《翻譯通訊》1982年第2期)
舊誼歌(彭斯),《世界文藝》,1982年第2期。
離騷(世界語譯文),世界語協會印本:洛杉磯1984, 仙台1987, 武漢1988, 長沙1989。
正式發表:《世界語文學》(1),武漢1986;《世界語文學》(2),香港1992。
(評論見胡國柱:芳菲菲而彌彰,《世界》年第期)
孤松(海涅,世界語譯文),《世界》1989年第6期。
十六字令(毛澤東,世界語譯文),《綠穗》1990年第1期。
義勇軍進行曲、馬賽曲、國際歌(譯為英語),載於《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1995)。

撰稿

1)A Linguistic Handshake (美國Los Angeles Times, 1984.3.20.)。
2)應用語言學、國際語音學協會、國際音標、瓊斯日耳曼語族、凱爾特語族、語言規劃、班圖諸語言、世界語、國際輔助語(共20餘條, 載於《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1988)。
3)越人歌、陰性母音、陽性母音、瑤族的語言、華澳語系假說、侗台語研究,等(載於《語言文字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
4)世界語的學習(載於《編輯實用百科全書》,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
5)英國百科全書、拉露斯百科全書、蘇聯大百科全書、牛津諸詞典、韋氏諸詞典,等(載於《中國百科大詞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論文

“八病”后考,《學習與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1年第2期。
《當代英語語法》譯名商榷,《翻譯通訊》1982年第2期。
談談與學位有關的詞,《世界》1983年第6期(《世界語學習輔導》1985年轉載)。
漢英處所狀語和時間狀語的對比研究(碩士論文節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7年第2期。
英語中表示讓步和轉折的連結詞,《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7年增刊。
Interlingvistiko(國際語學), 瑞士《Literatura Foiro(文學博覽)》1987年第5期。
國際輔助語和國際語學,《世界》1987年8,9,10期。
世界語語法的基本問題,《世界》1989-91年連載(未完)。
《世界的文字》評介,《語文建設》1990年第3期。
“諾斯特拉假說”讀後,《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年第3期。
印歐語言起源假說,《外語教學與研究》1991年第2期。
介紹《實用英語文體學(上冊)》,《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年第2期。
《越人歌》解讀研究,《外語教學與研究》1993年第3期。
“語言起源的一源論”書後,《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年第2期。
西周年代考辨,《史學史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先秦·史秦漢史》。
公元前1030年克殷新說,《武王克商之年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近五十年來語言學的發展,《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3、4期,1998年第1期連載。人大複印資料轉載:《語言文字學》1998年第4期。
外語教師要有廣闊的視野,《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第1期。
平凡的工作,高遠的追求--朱光潛的歷程,《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2、3期連載。
非凡的經歷,踏實的耕耘--曹靖華的風範,《外語與外語教學》1998年6、7期連載。
評《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外語與翻譯》,1998年第2期。
英語讓步-轉折連結詞的句法,《語言、教學、文學、文化論文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9。
“登臨”一詞的文化內涵,,《池州師專學報》,1999年第1期。
掌握語言的精神—初大告的實踐,《福建外語》,1999年第3、4期連載。
從《辭海》看中國辭書編纂業的競爭,《外國語言文學研究》(姜治文主編),重慶大學出版社,1999。
談談英漢語音對比,《英漢語比較與翻譯》(楊自儉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上古漢語的聲調和韻系新擬,《語言研究》,2000年第4期。
從譯韻的音似說到音系異同,《外語與翻譯》,2000年第4期。
上古漢語音系新論,古漢語研究,2001年第2期。
索緒爾的辯證語言觀新探,《外語與翻譯》,2001年第4期。
五代十國紀年與史書,《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4期。
上古漢語音系再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略談丹麥的語言學研究,《外語與翻譯》,2002年第3期。
國小未可等閑看---略談丹麥的語言學,《俄羅斯文藝》(外語系學術論文集),2002。
《語言學教程》導讀(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劍橋大
學出版社,2000。
《歷史語言學》導讀(Historical Linguistics),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愛德華阿諾
德出版社,2000。
《語言學綜覽》導讀(The Handbook of Linguistics),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布萊克韋爾出版社,2001。
要有理想主義和創造的勇氣—林漢達的榜樣,《福建外語》2003年第2期。
關於目前基礎英語教育一些問題的思考,《第六屆全國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研討會專輯》,2003。
公共外語仍有可為,《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3期。
英語學習應該有所作為,《大學英語》2003/10。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中學外語教與學》2004/5。又載於《21st Century英語教學周刊》試刊第8期(2004.12.31)。
《西周年代考辨》訂補,《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2期。
西周年代學札記,《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轉載:《先秦·史秦漢史》2004年第6期。
“大曆十才子”小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6期。
語用意義的體驗認知研究--《語用意義與認知》評介(與王義娜合作),《外語教學》2004年第5 期。
大學應培養什麼人才——《大學工作》評介,《中國圖書商報》2004.9.17(A22版)。
師範院校改革的一些問題,《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6期。
政治修辭中的閃避回答(與龐建榮合作),《外語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2期。
也談對奈達翻譯理論的認識,《外語與翻譯》2005年第3期。
認知語言學使語言學繼續成為領先學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增刊。
東方人如何利用世界語的語法特性,載於《和諧社會:公共性與公共管理》,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生成語法的全新論述__更簡句法述評(與張連文合作),《外語教學與研究》 06年2期。

編著

《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主編),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
《語言文字詞典》(編委),學苑出版社,1999。
《世界語在中國一百年》(編委),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9。
《語音學和音系學詞典》(編委),語文出版社,2000。
《唐人集選唐詩統編》,(香港)華人出版社,2003。
《方善境文集》,(香港)華人出版社,2003。
《外語教學新探》,(香港)華人出版社,2003。
《外語教學論文集》,(香港)華人出版社,2004。

專著

《流溪詩編》,(香港)華人出版社,2001。(書評見譚德晶:詩從古道出,力大思亦雄---《流溪詩編》讀後,《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3年第1-2期。)
《語言研究與語言教學》,(香港)華人出版社,2001。(書評見龐建榮:一個語言學家的孜孜求索,《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4.2.20。)
《語言研究與人文研究》,(香港)華人出版社,2001。(書評見張連文:語言與人文的科 學論述---談《語言研究與人文研究》,《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流溪詩外編》,(香港)華人出版社,2003。(書評見洪振國:談周流溪的譯詩--理論與實踐,《五邑大學學報》2006年第1期。)

創作

長城行,《中國學生作文集》,大坂,1984。
《中國中學英語教育百科全書》題記(四言詩文本、英語詩文本),1995。
Storneloj (對花詩,義大利體),《綠穗》1990年第1期,《中國報導》(世界語版)1998年第4期。
香港回歸之年感賦,《世界》1997年7-8期合刊,《穗郊僑訊》1997年第3期。
學術支邊活動有感(八聲甘州),《西北師資工作》1999年第1期。
詩詞二首(西江月·詠懷、梁父吟),《三月》(中南大學鐵道校區外國語學院)2000年第2期。
八聲甘州(開封懷古),《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1.12.28。
古北口行(夜闖黑龍潭、雨中登北齊長城),《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2.1.14。
古北口行(游司馬台金山嶺長城、謁令公廟),《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2.6.20。
春興,《穗郊僑訊》2002年第1期。
北京城鐵參觀記,《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3.3.14。
海參崴紀行,《俄羅斯文藝》2004年第1期。
登岳陽樓遠眺,《北京師範大學校報》,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