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鎮

桓仁鎮

桓仁鎮,位於中國遼寧省東部,是本溪市桓仁滿族自治縣下轄的一個鎮,桓仁鎮位於縣的中部,下轄19個行政村,138個居民組,人口36717人(2018年),面積339平方公里,桓仁鎮的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八卦城”。

2007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7億元。鎮財政總收入實現2,230萬元,一般預算收入為750萬元。村級集體收入達28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4709元。

行政區劃


鎮政府駐黎明街,人口36717人(2018年),面積338.6平方千米,轄16個社區居委會:沿河、水電、新安、朝陽、黎明、福民、向陽、永紅、中心、天合、蓮沼、新市、前進、東山、正陽、順城;19個村委會:劉家溝、泡子沿、東關、西關、風鳴、通天、雞心溝、曲柳川、崔家街、楊家街、六道河子、東老台、上古城子、下古城子、三道溝子、四道河子、五道河子、五道溝、大甸子。桓仁鎮的城牆,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一座“八卦城”。

經濟概況


全鎮經濟發展形勢較好,社會環境平安文明。近年來,桓仁鎮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按照“民企強鎮、旅遊興鎮、文化名鎮、環境立鎮、商貿富鎮”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和“城郊型”農業,著力培育主導產業,全鎮呈現出“糧菜果肉蛋”、“工建商運服”全面發展的勢頭。

農業發展

農業初步建成了優質稻米、蔬菜、果品、畜禽養殖四大產業生產基地。到2007年末,全鎮優質水稻品種播種面積1,689公頃,產量達10,168噸,占糧食總產量的60%。蔬菜播種面積272公頃,產量達13,543噸。果品面積達1,702公頃,其中水果702公頃,干堅果1,000公頃。肉類年產量達4,882噸,禽蛋產量1,519噸。

工業發展

工業初步形成了以中藥材加工、優質米加工和建築業為主的產業格局。中藥材產業發展迅速,近年通過招商引資新建了翔雲、三達、陽光、恆寶等一批中藥材加工的規模企業。全鎮優質稻米生產基地建設帶動了加工業發展,其中較大的優質米加工企業有5家。鎮屬較大建築企業有3家。三是第三產業形成了以商貿、運輸、餐飲等旅遊服務為主的發展格局。到2007年末,全鎮從事商品批發零售、餐飲服務、運輸等個體工商戶已發展到6,040戶,成為全鎮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榮譽稱號


全鎮的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逐步得到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成效顯著。紮實開展城鄉共建精神文明和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文明程度和思想道德水平。2003年,桓仁鎮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鄉鎮稱號。積極推進依法治鎮,認真開展普法教育,不斷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保證和維護了社會穩定,2005年,桓仁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平安鎮稱號。

資源自然


境內山青水秀, 山林、水利和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境內峰巒疊嶂,溝谷縱橫,具有遼東山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點;境內山青水秀,植被繁茂,到處都是迷人的自然風光。全鎮現有林地面積18,027公頃,其中國家公益林保護面積12,400公項,地方公益林和天然商品林保護面積2,400公項。境內有大小河流數十條,其中渾江和六河是境內兩條最大的河流。位於境東的“桓龍湖”是遼寧省的第一大水庫,水面一萬公項,蓄水量34億立方米。位於境南的“鳳鳴湖”是“遼寧省大夥房水庫輸水工程”的水源地,主要用以解決遼寧中部城市的缺水問題。境內的礦產資源主要有滑石、菱鎂石、白雲石、大理石、硅石、硫化鐵石、石灰石等,成礦條件較好,貯藏量較大。

氣候資源

桓仁滿族自治縣氣候屬於溫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暖夏涼,雨量充沛。

水系與水資源

桓仁滿族自治縣水資源豐富,溪流、河網密布全縣,大小河流密布,水系發達。水資源總量多,開發潛力巨大。

土地資源

桓仁滿族自治縣總土地資源豐富,共有6個土類,10個亞類,33個土屬,62個土種。棕壤、暗棕壤和草甸土是主要土壤類型。

生物資源

桓仁滿族自治縣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蘊育了十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境內有多種野生動物棲息,是遼寧省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區域。
全縣共有動物資源192科1596種,其中有獸類45種,鳥類200種,魚類30種,兩棲類8種,爬行類13種,昆蟲類1300種。有國家級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12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30種,遼寧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2種,被遼寧省確定為有益和有重要經濟、科研價值野生動物96種。近年來除牛、羊、豬、雞、鴨等家養動物外,鹿、熊、貂、貉和兔等野生動物飼養發展較快。水產養殖量較大的有鯉、鰱、草、鱅、鯽等品種,養殖水面大,年產量達豐富,是桓仁的支柱產業之一。
桓仁滿族自治縣山林密布,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共有各種植物2000餘種,其中野生經濟植物121科、469屬、1193種。國家級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14種,其中五加科野生人蔘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對象,被列為二級保護對象的有雙蕊蘭、刺參狹葉瓶爾小草。已開發利用的植物資源只有幾十種。在已開發利用的植物資源中,山野菜、中草藥材、用材類、野果和飼用類等植物和食用菌利用規模大,效益較高。

森林資源

桓仁滿族自治縣地處長白與華北兩大植被區系過渡帶。境內山高林茂,林業資源豐富,是遼寧省以發展林業經濟為主的重點林區。林木種類繁多,主要樹種為柞樹紅松落葉松雲杉冷杉楓樺白樺青楊、赤楊、紅柳、山槐、花楸、暴馬丁香、刺五加、野玫瑰、胡榛子、獼猴桃、山葡萄,五味子等。面積最大的是柞樹,最古老的稀少樹種為東北紅豆杉(亦稱紫杉 ,被稱為“活化石”),最珍貴的樹種為天女木蘭刺楸、紫椴、水(花)曲柳、黃菠蘿、胡桃楸、黃榆、東北刺人蔘、紅丁香、牛皮杜鵑、寬葉丁香等。

礦產資源

已經探明全縣共有9大類、40多個品種礦產資源,這些礦產分佈在130多處產地;主要有煤、鐵、銅、鉛、石墨、滑石、石灰石等。

能源資源

縣域內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有水電能源、風電能源、煤炭能源、薪材能源、生產農作物秸稈能源等。另外,還有糞便能源(製作沼氣)和太陽能能源等。

黨建工作


鎮黨委始終把黨的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教育,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通過領導幹部下訪和開展“幫帶基層促黨建,關愛黨員送溫暖”、“幹部入戶解難題、維護穩定保拆遷”、農民黨員“設崗定責”等載體活動,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廣大黨員宗旨意識明顯增強,鎮村兩級黨組織建設得到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得到全面推進。2003年桓仁鎮黨委被市委評為“五個好”先進黨委;2006年被縣委授予先進黨委稱號。

發展戰略


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伴隨著2008年東北東部鐵路“通化—前陽”和兩條高速公路“鶴大線”、“永陵—桓仁”的全面貫通,桓仁鎮將以更便利的交通條件和更加開放的姿態走向外面世界。我們將進一步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以發展民營工業、旅遊業和綠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為重點,繼續加強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努力把桓仁鎮建設成為經濟發達、環境優美的一顆遼東明珠。桓仁鎮蘊藏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勤勞、樸實、熱情的桓仁鎮人民竭誠歡迎四海賓朋前來旅遊觀光和投資興業。

旅遊


鎮域的區位優勢明顯,旅遊資源得 天獨厚。桓仁鎮地處縣政府所在地,與縣城一體,商貿發達,市場齊全,交通便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備,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境內耕地大多分佈在渾江兩岸和六河流域,比較平坦肥沃;全鎮有耕地3,545公頃,其中水田1,689公頃,旱田1,584公頃,菜田272公頃。六河流域水田面積1,246公頃,所產的大米在清朝時曾被封為“御用貢米”,是桓仁“AA”級大米的主要產區之一。坐落於境北的五女山是歷史文化名山,兩千多年前高句麗民族曾在此山上建立第一代都城,2004年7月1日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境內的桓仁縣城,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其老城“地形似園,城形八卦”,渾江與哈達河繞城而過,所經之處自然形成了太極圖形,這種布局在國內絕無僅有,因此被稱為“中國唯一的八卦城”。位於境東、境南的桓龍湖和鳳鳴湖水面寬闊,風景如畫,是水上遊玩的好去處。此外境內有下古城子高句麗王宮、上古城高句麗積石墓群、神廟等多處歷史文化遺址有待開發,旅遊業發展潛力較大。

桓龍湖

恆龍湖
恆龍湖
岸線全長80餘公里,總容量34.6億立方米,水深處60餘米。為遼寧省最大人工水體、最大淡水養殖場。湖區內森林面積6萬餘畝,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湖區內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水上備有快艇、遊船,是度假、旅遊、垂釣的絕妙去處。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
五女山位於桓仁城東北8公里的渾江西北岸。五女山山體是長方體,主峰海拔820米,南北長1500米,東西寬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餘米,這裡是高句麗民族文明的發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宮廷之爭逃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麗第一都城,史稱紇升骨城。明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領李滿柱率軍挺進遼寧,便駐紮於此山。因此,五女山也是滿族文明的發祥和啟運之地。
近年來,考古專家在山上發現了大量的古代遺跡和遺物。年代最早的遺物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距今已有4500多年歷史。這說明,早在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山上生活。發現的遺物還有戰國晚期的石劍、石鑿、陶壺以及一些遼金時期的生活、生產工具和兵器。
除歷史遺跡外,五女山的自然風光也十分壯美,登高俯瞰,前可見桓仁縣城陰陽八卦城,后可見桓龍湖似一條巨龍騰躍而下,山勢險要,多處景觀稱奇稱秀。
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評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區被評為AAAA級景區。2004年五女山山城榮登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八卦城

桓仁是遼寧東部的一座小城,建縣百餘年來,她遠離塵世的喧囂,靜卧於長白山蒼茫的余脈中,呼吸大自然的質樸,吐納著天地靈氣,逐漸成長為山川秀美的一座山水旅遊城。近幾年,經北京大學王恩涌、吳必虎兩位著名學者的探幽考證,發現桓仁是繼安徽省“八卦村”之後發現的惟一的一座“八卦古城”。更為神奇的是桓仁這座八卦城還與天然太極圖形緊密相聯。桓仁城區位於渾江與哈達河交匯處,從五女山上俯瞰,可以清楚看到兩條河流依山勢在山間婉蜒盤桓,形成天然的太極圖形,而桓仁城就建立在這陰陽魚的陽極上。
據史書記載,1876年(光緒二年)河南祥符人章樾受命協辦建縣前的懷仁(今桓仁)墾務。當時清王朝規定,在5年內將人口增至5萬人,方可設縣任知府。但建縣前的桓仁經過了200多年的封禁,全縣面積6000多平方公里,僅有違禁潛入墾荒者2.6萬人。1877年(光緒三年)懷仁終於被批准建縣,並由章樾負責建縣之事。為了選好縣城城址,使其真正成為桓仁的經濟文化中心,章樾頗費心血。傳說,章樾最初將縣城選址於渾江西岸六道河子荒溝門。但因一日章樾出巡,登上五女山遊覽,在五女山點將台俯瞰渾江、哈達河時,看到了兩條河流交匯形成的天然太極圖形,遂將城址移至渾江東岸,在太極圖的陽極中建成八卦桓仁城。1878年(光緒四年)六月開工興建,歷時4年,於光緒八年春竣工。城高1丈3尺、厚1丈,基深5尺、寬1丈,城周1.5公里,牆形8角8面似八卦。東、西、南三面設門,分稱為“賓陽”、“朝京”和“迎薰”。據稱,東朝陽寓東方之意,西面京城為敬君之意,北面則依山而無門。城四面設城樓,四角設炮台。城內府衙、監獄、學堂、武廟、寺觀等布局均與明清京城宮外六部相似。據說縣城建成后,桓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丁興旺。
據史書記載,八卦城竣工之際,知縣章樾在他所撰寫的《初建懷仁縣碑記》中寫道:相度形勢。覽擇斯土,兩江帶環兮,氣聚風藏,五柚屏到兮,原蔽形固,城像八卦,以宣八風,門開三光,以立三才。這裡既提到了章樾根據山列水還的形勢建八卦城的初衷,也表達了他以此來接日月星辰,培育和樹立天地人三才的希望。另據了解,桓仁滿族自治縣八卦城垣建成迄今已有將近120年的歷史,經自然坍塌和城建需要已近全部拆除。但在現今的桓仁滿族自治縣城西南處還保留著一段基本 上保持著原貌的20米左右的城牆。雖然古城舊址已經被建為馬路或民宅,但古城的格局卻依然保持著八卦的形狀。如今我們完全可以從空中拍下的航空照片上看到完整的八卦圖形,而且東南西三條大街一直向外延伸,惟獨沒有從市中心向北的大街。另外,還有一點可以證明八卦城的遺跡,那就是桓仁滿族自治縣城內八條獨有的斜巷,它們都是八卦城的產物。
近些年來到桓仁考察的學者認為,雖然國內陸續發現了八卦村、八卦田,但此前還沒有發現過八卦城。因此,桓仁滿族自治縣的八卦主城不僅為我國所獨有,在世界上也可能是獨一無二的。特別是桓仁八卦城與天然太極圖天然合一,並與高句麗第一古都城----五女山城緊密相連,引進一些國內外人士的興趣。近幾年,前來尋幽探奇的遊客、學者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