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外史
近代作家張恨水的長篇小說
《春明外史》是近代作家張恨水所創作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記者楊杏園為中心,敘述了他和梨雲的戀愛經歷以及與李冬青感情上的糾葛,藉以反映當代廣闊的社會生活。
《春明外史》筆鋒觸及各個階層,是北京20世紀20年代的風俗畫和黑幕圖。小說中大量的詩詞、書簡都成了展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有力方式,既得了傳統文學的外形,又有超越傳統文學的表現功能,背景宏闊。
《春明外史》圖書封面
第一回 月底宵光殘梨涼客夢 天涯寒食芳草怨歸魂 | 第四十四回 對影三人夕陽無限好 依山一笛高處不勝寒 |
第二回 佳話遍春城高談婚變 啼聲喧粉窟混戰情魔 | 第四十五回 遠道供山珍百朋相錫 下廚勞素手一飯堪留 |
第三回 消息雨聲中驚雷倚客 風光花落後煮茗勞僧 | 第四十六回 卜宅近芳鄰喜環碧樹 迎秋有樂事約種黃花 |
第四回 勤苦捉刀人遙期白首 嬌羞知己語暗約黃昏 | 第四十七回 學尚塗鴉短訂空摘句 功成喝彩旦夕自尋香 |
第五回 選色柳城疏狂容半夕 銷魂花下遺恨已千秋 | 第四十八回 鬻畫分金割愛助膏火 讀書補拙勉力答瓊瑤 |
第六回萍水約雙棲非雞非鶩 釵光驚一瞥疑雨疑雲 | 第四十九回 淑女多情淚珠換眷屬 書生吐氣文字結姻緣 |
第七回 寂靜禪關奇逢訝奼女蕭條客館重幣感花卿 | 第五十回 酒食情人擲金留笑去 脂粉地獄微服看花來 |
第八回 佛國謝知音寄詩當葯 瓜棚遲晚唱詠月書懷 | 第五十一回 同謝解囊人還勞白髮 笑看同命鳥惋惜青春 |
第九回 事出有因雙妹通謎語 客來不速一笑蹴簾波 | 第五十二回 一柬結金蘭緣訂來世 四言留血淚誓守今生 |
第十回 我見猶憐孤燈照斷雁 誰能遣此深夜送飄茵 | 第五十三回 永夜離懷心悲將滿月 斜陽古道腸斷獨歸人 |
第十一回 窺影到朱門高堂小宴 聽歌憐翠袖隔座分香 | 第五十一回 納禮典輕裘為花請命 論交關盛饌按日傳餐 |
第十二回 出谷佩蛾眉藏珠自贖 分金快月老沽酒同傾 | 第五十五回 限刻奪詩魁風流前輩 連宵制菊選筆墨閑人 |
第十三回 設筵開場歌台真燦爛 典衣終曲舞袖太郎當 | 第五十六回 大典繁陳攫金勝竹葉 新章急就揮汗頌梅花 |
第十四回 綺語道溫存聞香止步 晚妝悲薄價泣粉成痕 | 第五十七回 四壁鼓吹同欣加冕日 一堂椅案不是讀書天 |
第十五回 淪落相逢沾泥同惜絮 纏綿示意解渴暗分柑 | 第五十八回 大好少年身轉同脂粉 可憐舊舞地來閱滄桑 |
第十六回 欲壑空填花叢迷老吏 墜歡難拾宦境困英雌 | 第五十九回 里巷荒蕪蓬門驚枉駕 風塵落拓粉墨愧登場 |
第十七回 目送飛鴻名花原有主 人成逐客覆水不堪收 | 第六十回 事不由人沖寒謀去路 飢來驅我墜涵誤前程 |
第十八回 私語膩閑人情何綿密 良宵留盪子鄉本溫柔 | 第六十一回 擁絮聽嬌音惺忪溫夢 煨爐消永夜婉轉談情 |
第十九回 垂淚還珠歸程添悵惘 忍心碎柬好夢漸闌珊 | 第六十二回 枕上託孤心難為妹妹 樓頭拚命意終惜卿卿 |
第二十回 紙醉金迷華堂舞魅影 水流花謝情海詠歸槎 | 第六十三回 氣味別薰蕕訂交落落 形骸自水乳相惜惺惺 |
第二十一回 斗室迎仙頻來四海客 瓣香卻病聊贈一枝梅 | 第六十四回 已盡黃金曲終人忽渺 莫誇白壁夜靜客何來 |
第二十二回 滿面啼痕擁疽倚綉榻 載途風雪收骨葬荒邱 | 第六十五回 空起押衙心終乖鶼鰈 不須京兆筆且訪屠沽 |
第二十三回 拈韻迎春詩情消小恙 放懷守歲旅感寄微醺 | 第六十六回 成竹在胸有生皆皈佛 禪關擁雪僻地更逢僧 |
第二十四回 新句碧紗籠可憐往事 錦弦紅袖拂如此良宵 | 第六十七回 對席快清談流連竟日 憑欄驚妙舞搖曳多姿 |
第二十五回 破屋疏龕空名傳勝跡 荒城古剎幸遇晤芳姿 | 第六十八回 心隔蠻弦還留芳影在 目空螳臂起舞劍光寒 |
第二十六回 奇句寫情懷攫羊似虎 錦屏漏消息打鴨驚鴛 | 第六十九回 寬大見軍威官如拾芥 風流關國運女漫傾城 |
第二十七回 夢感前塵填詞傷舊雨 書還故主鑄錯得新詩 | 第七十回 聲色相傳兒原跨灶物 錙銖計較翁是惜財人 |
第二十八回 惜王笑量珠舞衫撲朔 獻花同染指捷徑迷離 | 第七十一回 妙手說賢郎囊成席捲壯顏仗勇士狐假虎威 |
第二十九回 臨水對殘花低徊無限 倚松鄰瘦竹寄託遙深 | 第七十二回 漂泊為聰明花嫌解語 繁華成幻夢詩托無題 |
第三十回 不辨雌雄混戰娘子隊 都無倫次同結女兒盟 | 第七十三回 慷慨結交遊群花繞座 荒唐作夫婦一月傾家 |
第三十一回 稚子無家依人儕鄭婢名殊雅集顧曲學周郎 | 第七十四回 描寫情思填詞嘲艷跡 犧牲色相勸學走風塵 |
第三十二回 顧影自憐漫吟金縷曲拈花微笑醉看玉鉤斜 | 第七十五回 辛苦補情天移星替月 殷勤余恨史拊掌焚琴 |
第三十三回 猜得之子蹤名藏字里 勘破美人計金盡床頭 | 第七十六回 入戶拾遺金終慚浙臉 開囊飛質券故泄春光 |
第三十四回 斗酒只雞凄涼祭綠野 閑花野草惆悵語青衫 | 第七十七回 頰有遺芳半宵增酒渴 言無餘隱三字失佳期 |
第三十五回 流盼屬新知似曾相識 聽歌懷故國無可奈何 | 第七十八回 一局詩謎衙容騷客集 三椽老屋酒藉古人傳 |
第三十六回 金屋深藏銀燈搖艷影 魔城自陷錦字惜華年 | 第七十九回 妙語如環人情同弱柳 此心匪石境地遜浮鷗 |
第三十七回 玉臂親援艷詩疑槁木 珠簾不卷綺席落衣香 | 第八十回 滿座酒興豪錦標奪美 一場鴛夢斷蠟淚迎人 |
第三十八回 消恨上紅氈人胡不醉 斷恩盟白水郎太無情 | 第八十一回 藥石難醫積勞心上病 淵泉有自夙慧佛邊緣 |
第三十九回 深巷逐芳蹤投書寄愛 華筵趁餘興擊鼓催花 | 第八十二回 一榻禪心天花休近我 三更噩夢風雨正欺人 |
第四十回 等到酸心頻吟梅子令何堪寓目先苦女郎身 | 第八十三回 柳暗花明數言鑄大錯 天空地闊一別走飄蓬 |
第四十一回 指點畫中人神傳阿堵 紛騰詩外事典出何家 | 第八十四回 爽氣溢西山恰成美眷 罡風變夜色難返沉痾 |
第四十二回 徹夜搜枯腸文章有價 因時辟利藪名士無虛 | 第八十五回 落木警秋心吟詩絕命 撫棺傷薤露慟哭輕生 |
第四十三回 促膝快談灰心悲獨活 臨風品茗冷眼羨雙修 | 第八十六回 舊巷吊英靈不堪回首寒林埋客恨何處招魂 |
時代背景
“春明”原是唐朝都城長安城東面三門中的一門,後來則作為都城的別號,因而《春明外史》描寫的就是20年代北京的事。當時北京正是北洋政府的國都,軍閥官僚豪紳沆瀣一氣,賄選總統,貪污舞弊,聲色犬馬。在“歌舞昇平”的簫鼓樂聲中,充斥著他們搶奪地盤、發動內戰的槍炮聲,也充滿了百姓痛苦的呻吟。北洋政府對新聞實行嚴格的管制,若哪家報紙對他們稍露不滿,就會下令停辦,記者本人也會遭來殺身之禍。張恨水有感於此,就用了小說的形式進行揭露,這就是張恨水創作《春明外史》的由來。
創作歷程
《春明外史》於1924年4月12日開始在北京《世界晚報》上連載,直到1929年1月24日才連載完全,其間歷時近五年,小說連載時候共分為三十九回,後來合集出版時張恨水為了每章回字數大致勻稱,將回目重新劃過,分成了八十六回。
人物姓名 | 人物形象 |
楊杏園 | 皖中的世家子弟,旅居在北京,在報館里當編輯,有點舊文學的根底,是當時的名士。應酬很忙,交際很廣,風流多情。在朋友的帶領下,涉足妓院,結識了名叫梨雲的妓女。楊杏園連連遭受刺激,心灰意懶,借學佛來逃避現實,裝得很徹悟,實際極憂傷,終於一病不起,客死旅中。 |
梨雲 | 韓家潭衚衕松竹班妓女,潔白無瑕,玲瓏可愛。後來梨雲生了重病,又耽誤了看醫生,抑鬱而亡,楊杏園出錢為買棺收葬。 |
李冬青 | 能詩善文的才女,對楊杏園很是仰慕。她脾氣古怪,說自己有暗疾,不能做楊杏園的妻子,只能做他的妹妹,並把好朋友史種蓮推出來作為替身。 |
史種蓮 | 李冬青的好朋友,史種蓮因為求學,受過楊杏園的資助,對楊杏園並不是沒有意思,但見楊杏園的態度不明朗,出於女性的尊嚴,負氣南下。 |
徐二 | 楊杏園所住皖中會館鄰居,眾議院書記官。 |
黃別山 | 皖中會館鄰居,楊杏園同鄉,《幸福報》編輯。 |
花君 | 十七八歲,韓家潭衚衕松竹班妓女。 |
笑紅 | 聚祿院妓女,黃夢軒的戲迷。 |
《春明外史》作為社會言情小說,它的社會小說的性質表達得相當充分,所以這部小說的重點仍然在揭露社會弊端方面。讀者不僅可以通過小說了解當時的政局、風俗等等,還可以通過作者的描寫,了解新舊過渡時代人們的社會和文化心理當時的社會小說家。和其他社會小說一樣,《春明外史》不像新文學那樣對民族矛盾、階級鬥爭作正面的描述,只是以虛為實地把矛頭指向社會百態,收錄的是大時代下的逸聞軼事、稗官野史。《春明外史》中的當政者,在張恨水的筆下也極其昏庸無能。如國庫空虛內務部發不出薪水,發代用券。而四川一帶發不出薪水,則還有發鴉片的,讓公務員去推銷鴉片,以圖生計,到了十分荒唐的地步。《春明外史》中的高官、軍閥則多鮮廉寡恥,生活糜爛。第二十八回,財政總長、陸軍總長, 交通次長、財政次長四人為捧旦角而作方城之戰,一夜之間輸贏數千巨款,各人均以公款付之,贏家把全部款子送與旦角去購一輛新汽車。第十六回,寫總理章學孟嫖妓,一下子就掏給名妓笑紅五百二十五元做“花頭” ;小說中出現的坤伶,表面上和捧角的人很親密地應酬著,但毫無真情,都是專門敲竹杠的。還有很突出的一個現象就是,小說中出現的新派人物,幾乎都是反面的,至少也是作者諷刺的對象。大學生被描寫成“拆白黨”,騙有錢的姨太太的錢:作者借人物之口說:“這一班青年獵艷家,和窯子里的妓女一樣,外面風流儒雅,見了婦女十二分溫存體貼,實在他的心比毒蛇還惡 ……”演文明戲的演員和學生,騙到錢就去逛妓院。他們所演出的話劇,名字都叫做”一隻狗”、“老媽子的戀愛”、“倒糞夫的婚姻”等等,十分誇張地表達了作者的諷刺態度。小說中除了主人公的前後兩段戀愛之外,還描寫丫許多次要人物的戀愛事件。這些人物,多半都是新派的人物。如小說中的“愛美戲劇學校”里的幾對戀人:有陳同英與陸無涯的師生戀,雙方都有配偶,他們戀愛並且懷孕,惹起一場醜聞風波,並波及學校的名譽有女學生貪慕虛榮,拋棄窮情人,嫁給有錢有勢的姐夫,還有思想激進的女學生,同時是婦女運動積極分子的厲白女士,卻宣稱嫁人的宗旨是“第一要他有錢”作者描寫這些男女大學生的戀愛,充滿 了肉慾和金錢的氣息。這些新人物的戀愛,和作者筆 下的主人公的戀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舊式人物的戀愛,冰清玉潔,可歌可泣;一 邊是新人物的戀 愛,猥褻不堪,最典型的是小說中時彥、胡曉梅的戀愛故事,影射生活中的徐志摩、陸小曼的故事。
• 敘述結構
《春明外史》運用了串珠式敘述結構。雖然小說中穿插太多與主要人物關係不緊密的情節,以及相關人物出現一次后,後文不再提及等視為小說結構不成熟的表現,但這正是《春明外史》的現代性。《春明外史》中雖然很多次要人物上場之後,下文不再出現,但在情節敘述上,並不是線索繁多,都無了結。而是所有情節由主角發展出去,最後再回到主角那裡,繼續進行小說的情節主線。這固然是張恨水的刻意經營,但也合乎主人公楊杏園的身份。楊杏園是報館編輯這一特定身份,決定了楊杏園的所見所聞必然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而且出於職業的原因,又必然對一切社會現象分外留意。於是,在小說一邊敘述楊杏園與幾個女子的感情糾葛的同時,又通過他及他的朋友、同事的所見所聞所遇,講述各種社會新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如小說第九回末,由楊杏園的老同學洪俊生的一件待發的新聞稿子,引出已婚男子誘女學生做情婦的故事。楊杏園的朋友余詠西家鄉本有妻子,在京候職,卻常去遊戲場夜市,勾引單身女子,果然有一對姐妹為他所誘惑,姐姐成為他的情人,他卻屬意於妹妹。當楊杏園好心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行為時,卻因此結識了這對姐妹。妹妹竟中意楊杏園,並主動接近,楊因已有梨雲,且對行為不夠檢點的新式女子向來避忌,委婉拒絕了她。這段情節也就到此結束,並自然回歸到主要情節。小說第十一回,楊杏園與同事何劍塵去茶樓喝茶,遇到何的朋友柳子敬,兩人談論花錢買官一事,柳要辦成這件事好從中拿回扣,去找比他更能在權要面前說得上話的陳易唐,陳正好去閔總裁家,敘述視角就這麼一路跟著轉到閔公館。閔總裁正在待客,接待的正是更具權威人物魏“老帥”家的“出納處長”秦彥禮。這秦彥禮不過是伺候老帥生活起居的小人物,閔總裁卻小心招待,並叫自己的寵妾來討好籠絡秦。這一出走夫人路線拉籠權貴的戲,被陳易唐看了個正著,再由陳易唐回來與柳子敬辦交涉,柳子敬與何劍塵辦交涉,一路轉回到楊杏園這裡,繼續進行小說的主要情節。這種敘述方法,使情節的轉換自然合理。雖然小情節不斷,但卻絲毫不亂,又不影響主要情節的發展節奏,是社會與言情的完美結合。
《春明外史》是民國以來第一部以一個人物的命運貫穿故事始終的章回小說,作者把所有的材料都服從一個人的命運,用 一個人作為小說的主人公從頭到尾把故事情節貫穿起來。這樣的小說布局就給小說帶來了三大好處。一是人物形象生動鮮明;二是小說中間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形象后,這個人就成為了小說的主腦,小說中所有的事情都跟這個人有關係,材料再多、再複雜都不會凌亂。主腦就是小說中的根,從根子上伸展出去的各種枝枝葉葉都是枝枝有來源,葉葉有依據;三是小說有了一個完整的結構。小說中的楊杏園來到北京就是小說結構的起端;他到北京看到各種各樣的生活,這是小說結構的延伸;最後他死在北京,這是小說的結局,整部小說的結構相當地完整。
• 遣詞造句
《春明外史》不僅有工整藻麗的回目,詩詞唱和、書信往還時見文中充分體現出了章回小說“文備眾體”的特點。例如小說開篇有詩道:“春來總是負啼鵑,披髮逃名一惘然!除死已無銷恨術,此生可有送窮年?丈夫不顧嗟來食,養母何須造孽錢。遮莫聞雞中夜起,前程終讓祖生鞭。”(第一回)小說結尾有詩道:“人亡花落兩凄然,草草登場只二年。身弱料難清孽債,途窮方始悟枯禪。乾坤終有同休日,天海原無不了緣。話柄從今收拾盡,江湖隱去倩誰憐。”(第八十六回)開篇詩暗示出小說主人公的性情和命運,結尾詩則總結收束了主人公及全書的故事。古體詩之外,小說還包容了其他古體文字。據張伍統計,“全書大約有七十多首詩與詞”,“還有二十多副對聯、兩篇祭文、一篇殘賦、一篇勸進表,以及十幾封文言尺牘”。特別是女主人公李冬青為楊杏園寫的一篇約兩千字的祭文,痛徹肺腑,感人至深。《春明外史》中的詩詞歌賦,書信對聯,不僅在小說中顯得和諧,而且起到了烘托環境、暗示命運、抒發感情,尤其是巧妙地抒發難以明言的感情的作用,因此成為這部小說藝術成就的一部分。
《春明外史》曾由北平《世界日報》、上海世界書局先後多次出單行本,該小說也使張恨水收穫了“小說家”的稱號,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壇上的地位。
近代作家金寄水:《春明外史》涉及之廣,描繪之細,都是前所未見的。稱它是二十年代北京的一個橫斷面,不為之過。正因為是這樣,它才轟動大江南北,名噪一時。致使廣大群眾所喜愛的這一文學體裁———章回小說,才得以存留下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