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原理與技術
法律原理與技術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07年9月1日)
叢書名: 全國高等法律職業教育系列教材
平裝: 42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2022169
條形碼: 9787562022169
尺寸: 23.4 x 17 x 2 cm
重量: 540 g
胡玉鴻,1964年生,法學博士,蘇州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法理學、法學方法論及行政訴訟法學。著有《法學方法論導論》、《司法公正的理論根基》兩部,主編、參編《行政訴訟法教程》(全國高等法學教育通用教材)等教材、專著18種,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期刊發表論文8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諧社會背景下的弱者保護研究》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項,獲司法部、江蘇省人民政府等單位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6項。曾被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優秀教師”及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法律原理與技術(第2版)》以素質教育為綱,著重突出法律職業所必需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在章節設計上,設緒論、本體論、發展論、運行論、技術論五個教學模塊,全面分析了法律分析的邏輯起點、研究方法、基本原理、具體實踐等問題,在教材體繫上作了較大的革新,尤其是法律技術內容的設置,更為國內同類教材所首創。通過法律淵源識別技術、判例識別技術、法律註釋技術、法律解釋技術、利益衡量技術、漏洞填充技術、法律推理技術、法律說理技術等八大類技術的敘述與概括,全面展示了在法律適用過程中,相關技術使用的必要性、範圍及其限度,有利於真正突出理論法學學科學以致用的特色。
全書的主要特色在於:①突出了法律職業教育對“素質”與“能力”的重視,並以此作為全書的指導思想,在教材體系設計以及相關內容的組合、提煉方面頗見功底;②兼顧了教材的理論性、應用性和技術性,力求通過教材內容的陳述,為學生掌握法律實踐技能提供教學範本;③對法學理論的既有成果,能夠做到合理吸收與借鑒,同時又大膽創新,不拘陳見。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理論法學及其功能
第一節 法學的研究對象及其體系
第二節 理論法學的形態及其使命
第三節 法律技術在法學教育中的地位
第四節 《法律原理與技術》的內容編排
第二章 法律分析方法
第一節 法學方法論釋義
第二節 法律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法律分析的具體方法
第三章 法律中的人的形象
第一節 人是法律分析的邏輯起點
第二節 作為法律基點的個人
第三節 個人角色在法律中的分解
第二編 本體論
第四章 法律概述
第一節 法律的概念
第二節 法律的功能
第三節 法律的價值
第五章 法律形式
第一節 法律淵源
第二節 法律分類
第三節 法律生成
第四節 法律位階
第六章 法律結構
第一節 法律的微觀構成
第二節 法律的宏觀結構
第三節 法系及其比較意義
第四節 區域法和世界法
第七章 法律內容
第一節 權利與義務
第二節 權力與職責
第三節 責任與制裁
第八章 法律效力
第一節 法律效力的界定
第二節 法律的形式效力
第三節 法律的實質效力
第九章 法律實踐
第一節 法律能力
第二節 法律行為
第三節 法律關係
第四節 法律爭議
第十章 法律發展
第一節 法律起源
第二節 法律歷史
第三節 法治國家及其構造
第三編 運行論
第十一章 法律職業
第一節 法律職業及其發展
第二節 法律職業機構
第三節 法律職業人員
第四節 法律職業素養
第五節 法律職業倫理
第十二章 法律程序
第一節 法律程序概述
第二節 立法程序
第三節 行政程序
第四節 司法程序
第十三章 法律適用
第一節 法律適用概說
第二節 執法
第三節 司法
第十四章 法律解釋
第一節 法律解釋概述
第二節 法律解釋的主體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原則
第四節 法律解釋的對象
第五節 法律解釋的範圍
第十五章 法律裁決
第一節 法律裁決概述
第二節 法律裁決的要求
第三節 法律裁決的內容和形式
第十六章 法律監督
第一節 法律監督概述
第二節 法律監督的主要形式
第三節 權力制約
第四節 違憲審查
第四編 技術論
第十七章 法律技術總論
第一節 法律技術概述
第二節 法律技術的內容
第三節 法律技術的正當性基礎
第十八章 法律淵源識別技術
第一節 法律淵源識別技術概述
第二節 上位法與下位法的識別技術
第三節 特別法與一般法的識別技術
第四節 后法與前法的識別技術
第十九章 判例識別技術
第一節 遵循先例原則及其意義
第二節 遵循先例中的判例識別技術
第二十章 法律註釋技術
第一節 法律註釋與註釋法學派
第二節 法律註釋的範圍、對象與技術規則
第二十一章 法律解釋技術
第一節 法律解釋技術概述
第二節 文理解釋技術
第三節 論理解釋技術
第二十二章 利益衡量技術
第一節 利益衡量的概念
第二節 利益衡量的依據
第三節 利益衡量的技術性標準
第二十三章 法律推理技術
第一節 法律推理概述
第二節 形式推理技術
第三節 實質推理技術
第二十四章 法律漏洞補救技術
第一節 法律漏洞釋義
第二節 法律類推技術
第三節 目的性限縮與目的性擴張技術
第二十五章 法律說理技術
第一節 法律說理的概念及意義
第二節 法律說理的技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