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

公辦法學院

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隸屬於蘇州大學,為江蘇省最早成立的法律人才培養的基地。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的前身是創建於1915年的東吳大學法學院。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先生重返母校,關心法學教育發展,由其子王嘉廉先生捐資支持法學院建設,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資助的公辦法學院。

蘇州大學法學學科為江蘇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江蘇省一級重點學科和江蘇省序列重點學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江蘇省重點學科。學院分別於1993年和1998年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法學教育體系完備。本科設有法學專業和知識產權專業,屬首批全國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及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1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民商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

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同時,王健法學院也是我國較早開展法律碩士教育的單位,招收全日製法律碩士(法學)、全日製法律碩士(非法學)及在職法律碩士等各種類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學生,目前在校學生兩千餘人。

歷史沿革


1915年,以東吳大學(SoochowUniversity)為本,於上海創設"東吳大學法學院"。學院教學突出“英美法”內容,專以講授“比較法”為主,其科學的培養目標和鮮明的教學特色,使東吳大學的法學教育在當時飲譽海內外,時有“南東吳、北朝陽”之稱。培養了一大批現當代著名的法學專家,如王寵惠、吳經熊、倪征(日奧)、李浩培、潘漢典、楊鐵(木樑)等,被人們譽為“華南第一流的而且是最著名的法學院。”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時,東吳大學改名為"江蘇師範學院",法學院也隨之併入他校。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江蘇師範學院"易名為"蘇州大學"(SoochowUniversity),同時恢復法學教育,設法律系,是全國最早恢復法學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擴建為蘇州大學法學院。2000年5月,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的王健教授重返蘇大,參加百年慶典,行走母校故道,難捨百年風光,其心汲汲,其情拳拳。有感於斯,王先生長子王嘉廉先生慷慨出資捐建蘇州大學法學樓,設立獎學金,以推動蘇州大學法學院的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同年,蘇州大學法學院更名為王健法學院,成為全國第一個由海外專項基金參與建設的公辦法學院。
學院分別於1992年和1998年分別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法學教育體系完備。法學院現設有法學本科專業及法學(知識產權)方向,擁有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及法學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10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招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在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訴訟法學、國際法學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博士研究生。學院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法學”專業為江蘇省品牌專業,“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為省級重點學科,“法理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法學理論”為省級優秀課程群。學院曾先後主持國家級社科項目20項,省部級社科項目60餘項,"現代政府法律管理"科研項目,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資助建設項目。學院教師共出版各類教材、專著80餘部,發表論文1000多篇;先後獲得國家級教學獎、科研獎5人次;獲省級教學獎、科研獎40餘人次,多人被評為國家級或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根據中國法學創新網統計,王健法學院教師2011年度發表的法學類核心刊物(CSSLI)他發數數量位居全國法學類院(系、校)第12位。自1982年以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專科生等各種層次的專門人才15000餘人,成為江蘇省重要的法學人才培養基地,許多校友已成為國家政法部門和法學教育的中堅力量(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 )。
法學院擁有近4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法學專業圖書館,藏書6萬多冊,中外文期刊600多種,在收藏、保留港台法學期刊、圖書方面具有特色。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還配備了50台計算機供讀者進行網上信息檢索。學院還出版學術刊物《東吳法學》,在總結和整理東吳法學成就的同時,積極開展英美法系研究及兩大法系的比較研究;拓展對外學術交流,加快法律研究的國際接軌,曾先後與美國太平洋大學麥克喬治法學院,日本名古屋大學、熊本大學、台灣東吳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英國APU大學和澳大利亞邦德大學等法學院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派出大量教師出國出境進修和講學,接待了世界各地知名法學專家學者90餘人次。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已經成為國內法學教育界的知名院校。(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

辦學條件


學術機構

學術委員會
主任:方新軍
副主任:朱謙
成員:陳立虎、黃學賢、上官丕亮、彭文華、張鵬
主要職責:負責全院的學術規劃、成果評審、課題立項與項目推薦等工作。
學位委員會
主任:胡玉鴻
副主任:陳立虎
成員:方瀟、方新軍、黃學賢、上官丕亮、朱謙
主要職責:負責導師資格評定、學位授予、學位點申請等工作。
教學委員會
主任:黃學賢
成員:龐凌、方瀟、上官丕亮、李曉明、史浩明、張永泉、沈同仙、朱謙、張利民、李小偉
主要職責:教學計劃審定、專業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成果考核及申報工作。
學術出版編審委員會
主任:楊海坤
副主任:周永坤(常務)、胡玉鴻
成員:陳立虎、艾永明、高積順、黃學賢、孫莉、張成敏。
主要職責:學術出版編審委員會是在學院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學院學術出版的諮詢、規劃及決策機構。學術出版編審委員會下設學術專著編輯部、法學教授編輯部、學術刊物編輯部、東吳法學教育史料編輯部。另外,成立編譯室,負責外文資料的編輯、翻譯工作。
圖書館(情報)管理委員會
館長:卜璐
副館長:楊軍
委員:程雪陽、黃文煌、瞿鄭龍、吳俊、王俊
教研室
法理學教研室、法律史學教研室、憲法學·行政法學教研室、民商法學教研室、刑法學教研室、經濟法學教研室、訴訟法學教研室、國際經濟法學教研室
(以上資料於2019年2月摘自該學院官網 )

師資隊伍

法學院共有教職員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62名,包括教授22名,副教授23名。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41人(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教師隊伍學歷層次高,絕大部分具有海內外名校博士學位,年齡結構合理,形成了老中青有機搭配的梯隊。法學院教師熱愛教學事業、教學態度端正、教學效果優良,以研促教、關注前沿,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圍(以上資料於2013年摘自該學院官網)。
法理學教研室
周永坤胡玉鴻孫莉王澤紅
龐凌副張薇薇許小亮熊賴虎
法律史教研室
艾永明高積順方瀟陸益民
嚴晶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教研室
楊海坤黃學賢王克穩章志遠
上官丕亮陸永勝朱中一陳儀
刑法學教研室
李曉明彭文華錢葉六李洪欣
王昭武陳珊珊
民商法學教研室
史浩明李中原章正璋方新軍
張鵬沈軍朱紅霞婁愛華
黃文煌
訴訟法學教研室
胡亞球 張永泉張成敏 劉文
 劉磊沙玫胡育新
經濟法學教研室
沈同仙馮兵曹博焦衛東
孫國平丁建安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教研室
朱謙焦艷鵬馮嘉
國際法學教研室
陳立虎殷愛蓀魏玉娃張利民
顧婷趙艷敏卜璐朱明新
支勁松
知識產權法學教研室
董炳和李小偉
特聘教授
王巽廉楊文玉張躍進張梅

科學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論文
篇名作者排名發表刊物及刊期
中國傳統“公之於法”特質探究方瀟第二《中國法學》2003年第1期
性的公權控制周安平獨立《法學研究》2003年第5期
中華法系並非“以刑為主”艾永明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1期
“未預見發展”的條件屬性陳立虎第一《法學研究》2004年第3期
試論法律位階的劃分標準胡玉鴻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3期
論房屋拆遷行政爭議的司法審查王克穩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4期
訴權法理研究論綱周永坤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行政法中的法律保留原則研究黃學賢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程序安全:程序價值的新視角胡亞球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5期
社會性別的法律建構及其批判周安平獨立《中國法學》2004年第6期
2004年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年會綜述張 鵬第一《中國法學》2005年第1期
英國21世紀的刑事司法改革李曉明獨立《中國法學》2005年第4期
權力結構模式與憲政周永坤獨立《中國法學》2005年第6期
慎行緩起訴制度劉 磊獨立《法學研究》2006年第4期
蓋尤斯無體物概念的建構與分解方新軍獨立《法學研究》2006年第4期
“法律人”建構論綱胡玉鴻獨立《中國法學》2006年第5期
行政公益訴訟中的兩大認識論誤區章志遠獨立《法學研究》2006年第6期
權利概念的歷史方新軍獨立《法學研究》2007年第4期
我國行政審批與行政許可關係的重新梳理與規範王克穩獨立《中國法學》2007年第4期
從中美IP/WTO第一訴談我國的輕罪體系建構李曉明獨立《中國法學》2007年第6期
法律主體的概念及其特性胡玉鴻獨立《法學研究》2008年第3期
註:以上資料為2003~2008年代表性論文一覽表(以《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為限) 
出版專著
專著或教材名稱作者作者排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民主與不信任(譯著)楊海坤第一法律出版社2003年
企業經營的十大風險王斌獨立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年
清朝文官制度研究艾永明獨立商務印書館2003年
民事證據採信制度研究張永泉獨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行政行為效力論章志遠獨立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年
勞動法的理論與實踐沈同仙獨立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年
經濟行政法基本論王克穩獨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中國行政法基本理論研究楊海坤第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比較行政法――港澳台行政法研究黃學賢獨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楊兆龍法學文集艾永明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
現代社會中的新合同研究方新軍獨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司法公正的理論根基胡玉鴻獨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地理標誌知識產權制度研究董炳和獨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中國民事法律制度的繼承與創新史浩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行政訴訟:基本原理與制度完善楊海坤第一中國人事出版社2005年
倪征日奧法學文集艾永明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
李浩培法學文集艾永明主編法律出版社2006年
行政訴訟法專題研究述評楊海坤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
行政法與法學名著導讀黃學賢第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
保障措施法比較研究陳立虎第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技術創新法律保障制度研究董炳和獨立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年
規範權力──權力的法理研究周永坤獨立法律出版社2006年
論自由的法律周永坤獨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犯罪成立理論研究李立眾獨立法律出版社2006年
行政判例研究楊海坤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
中國行政程序法的理論與實踐黃學賢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行政訴訟類型構造研究章志遠獨立法律出版社2007年
可持續旅遊及其國際法規制顧婷獨立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
國際航空法研究黃澗秋獨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
地役權史浩明第一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
政府合同研究王克穩獨立蘇州大學出版社2007年
城市拆遷法律問題研究王克穩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
司法審判民主化研究張永泉獨立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
憲政與權力周永坤獨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臣綱──清代文官的遊戲規則艾永明第一法律出版社2008年
“個人”的法哲學敘述胡玉鴻獨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行政訴訟法前沿問題研究章志遠獨立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行政公益訴訟研究黃學賢第一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
註:以上資料為法學院教師2003~2008出版專著一覽表(以獨立撰寫或主編者為限)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單
院長方新軍
黨委書記吳江
黨委副書記兼副院長王振華
副院長程雪陽
副院長龐凌
副院長沈曄
知識產權研究院副院長朱春霞
院長助理趙毅
行政下設辦公室,主任為肖麗娟。辦公室統一協調教務辦公室、研究生辦公室、學生管理辦公室、團委、圖書館等機構的工作。

歷任領導

王健先生
王健先生
王健教授(KennethWang)1914年出生於中國。1938年畢業於東吳大學法學院,同年獲得中國律師資格。王健教授自1938年至1945年期間在上海一家知名律師事務所執業。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王健教授被選任為上海上訴法庭法官,成為審判日本戰犯軍事法庭的成員,是當時頗有影響的上海審判日本漢奸法庭的五名主審法官之一。1941年至1950年期間,他還擔任震旦大學、東吳大學和光華大學的法學教授。1947年,王健教授獲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獎學金和法學碩士學位,他遂回中國繼續從事律師職業並在東吳大學法學院授課。1949年他成為震旦女子大學的校長。1952年王健教授應邀擔任紐約聖約翰大學法學教授,直至1984年退休。1962-1963學年,他還是密歇根大學法學院的法學訪問教授。1964年,他應美國前總統約翰遜(LyndonB.Johnson)之邀出席為期四天的國際法和國際合作白宮會議。在從事法學教育和律師職業以外,王健教授還是美國仲裁協會的仲裁員。王健教授1984年退休后成為王和王律師事務所的資深合伙人,這是一家專門從事跨國法律事務、知識產權、外貿、合資等的律師事務所,客戶遍布美國、中國、中國台灣及拉丁美洲和亞洲國家。王健教授1984年獲紐約聖約翰大學校長勳章,1987年成為該校榮譽法學博士,1992年最終獲得該校榮譽勳章。王健教授1938年獲得中國律師資格,1958年獲得紐約律師資格,1986年獲得台灣律師資格。王健教授於紐約時間2007年12月14日凌晨因病去世,享年93歲。 

社會評價


2017年,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公布了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研究報告:基於中文論文的研究(2017版)。我院八位教授入選最有影響力學者,他們分別為:胡玉鴻、周永坤、楊海坤、章志遠(現已調離)、黃學賢、王克穩、朱謙、上官丕亮。本次江蘇省共有20位法律學者入選,我院入選人數佔全省首位,也佔蘇州大學入選的35位學者人數的近四分之一。 
2020年,長安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法學排行榜|《中國哲學社會科學最有影響力學者排行榜:基於中文學術成果的評價(2020版)》,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11名學者入選,分別為:黃學賢、胡玉鴻、陳立虎、王克穩、郭樹理、李曉明、上官丕亮、朱謙、黃澗秋、吳俊、朱中一。此次,整個江蘇省共有50位學者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