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苞蒿

桔梗目菊科植物

白苞蒿(學名:Artemisia lactiflora)是菊科蒿屬的植物。分佈在新加坡、寮國、印度、柬埔寨、越南、印度尼西亞、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江蘇、湖南、貴州、湖北、廣西、廣東、浙江、甘肅、雲南、四川、福建、安徽、江西、陝西、河南等地,多生於山谷等濕潤、林下、林緣、灌叢邊緣以及略為乾燥地區。

主根明顯,側根細而長;根狀莖短,葉薄紙質或紙質,上面初時有稀疏、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長卵形,花期葉多凋謝;中部葉卵圓形或長卵形,裂片或小裂片形狀變化大,卵形、長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基部與側邊中部裂片最大,邊緣常有細裂齒或鋸齒或近全緣,頭狀花序長圓形,總苞片半膜質或膜質,背面無毛,卵形,中、內層總苞片長圓形、橢圓形或近倒卵狀披針形;花柱細長,花冠管狀,花藥橢圓形,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8-11月開花結果。

白苞徠蒿全草入葯,有清熱、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經等作用。

形態特徵


白苞蒿
白苞蒿
植株:多年生草本。
根:主根明顯,側根細而長;根狀莖短,直徑4-8(-15)毫米。
莖:莖通常單生,直立,稀2至少數集生,高50-150(-200)厘米,綠褐色或深褐色,縱棱稍明顯;上半部具開展、纖細、著生頭狀花序的分枝,枝長5-15(-25)厘米;莖、枝初時微有稀疏、白色的蛛絲狀柔毛,后脫落無毛。
白苞蒿
白苞蒿
葉:葉薄紙質或紙質,上面初時有稀疏、不明顯的腺毛狀的短柔毛,背面初時微有稀疏短柔毛,后脫落無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寬卵形或長卵形,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全裂,具長葉柄,花期葉多凋謝;中部葉卵圓形或長卵形,長5.5-12.5(-14.5)厘米,寬4.5-8.5(-12)厘米,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全裂,稀少深裂,每側有裂片3-4(-5)枚,裂片或小裂片形狀變化大,卵形、長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基部與側邊中部裂片最大,長2-8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長尖或鈍尖,邊緣常有細裂齒或鋸齒或近全緣,中軸微有狹翅,葉柄長2-5厘米,兩側有時有小裂齒,基部具細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略小,羽狀深裂或全裂,邊緣有小裂齒或鋸齒。
花:頭狀花序長圓形,直徑1.5-2.5(-3)毫米,無梗,基部無小苞葉,在分枝的小枝上數枚或10餘枚排成密穗狀花序,在分枝上排成復穗狀花序,而在莖上端組成開展或略開展的圓錐花序,稀為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半膜質或膜質,背面無毛,外層總苞片略短小,卵形,中、內層總苞片長圓形、橢圓形或近倒卵狀披針形;雌花3-6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細長,先端2叉,叉端鈍尖;兩性花4-10朵,花冠管狀,花藥橢圓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近與花冠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有睫毛。
果: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
花果期:8-11月。

分佈範圍


【國內分佈】
產徠秦嶺山脈以南的陝西(南部)、甘肅(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陝西、甘肅及東部、中部與南部各省地區分佈在中、低海拔地區,西南省區可分佈在海拔3 000米附近地區;多生於林下、林緣、灌叢邊緣、山谷等濕潤或略為乾燥地區。為亞洲亞熱帶與熱帶地區較為廣布的種。
【國外分佈】
越南、寮國、柬埔寨、新加坡、印度(東部)、印度尼西亞也有分佈。模式標本采自廣東廣州附近。

生長環境


多生於林下、林緣、灌叢邊緣、山谷等濕潤或略為乾燥地區。喜溫暖,在土壤含水量為60%、38-45℃的高溫下仍生長良好,表現出很強的耐高溫能力;較耐低溫,地下部分在中國南京地區短時-8至-5℃可露地越冬。短日照植物,在南京地區8月底現蕾;強光照與半陰環境都能適應;耐旱抗澇,對土壤適應性較強。

繁殖方法


扦插育苗:根據定植時間,在溫室大棚內全年均可進行。採用基質穴盤扦插育苗,基質按泥炭:珍珠岩:蛭石=4:1:1混合均勻,灌滿50孔穴盤,澆透水備用。選健壯母株,截取2-3節6-8厘米的莖作插穗,扦插於事先準備好的穴盤中,扦插深度約為插穗長度的1/2。扦插后壓實、澆透水保濕。棚室育苗由於溫度高、光照強,需要採用60%-75%的遮陽網遮蔭,保持溫度20-25℃,空氣濕度90%,基質濕度60%以上,1周即可扦插成活。扦插10天後,用三元複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長型肥料配製成1000倍營養液澆灌。每隔10天1次,促進幼苗生長。苗齡30-40天。
分株繁殖:根據定植時間,在基部留取3-5厘米,切除地上部分,挖出株叢,用刀把各小株切割開,剪去老根老葉,即可定植。採用分株繁殖,一般繁殖係數為10-20。

栽培技術


整地、施基肥、定植:白苞蒿對土壤的適應性較強,為獲優質高產,宜選擇土質疏鬆、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豐富的砂壤土或壤土。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45%複合肥40~50千克作基肥,深耕30厘米,整平,8米大棚作成4條寬140厘米、高20厘米的畦,按株行距均為30厘米定植,定植后及時澆定根水。
田間管理:白苞蒿屬淺根性作物,定植初期應加強肥水管理,扦插苗定植后3-4天分株移栽,1周后即恢復正常生長,可用三元複合肥(20-10-20)+TE速效全溶育苗生長型肥料配製成300-500倍營養液進行澆灌,半月後再澆灌1次。結合追肥,封行前中耕除草2次。當外界氣溫高於25℃時,將大棚兩邊通風口完全打開,保持通風降溫;6-9月,採用50%遮陽網覆蓋棚頂遮蔭;進入冬季,最低氣溫下降到10℃以下時,晚上蓋好大棚膜,大棚內最低溫度下降到5℃以下時,覆蓋2層膜,提升夜間溫度。白苞蒿進入採收期后,根據植株長勢,每收割2~3次進行1次追肥,每次追施45%三元複合肥20-30千克。
採收:3-4月定植的白苞蒿30-40天後開展度達20-30厘米、葉片長15-20厘米時可採收,以後每隔15-20天收割1次。隨著氣溫升高,生長加快,採收的間隔也會縮短。採收時收割高度以地面上2-3厘米為宜。一般全年667平方米產量可達8000-10000千克。

病蟲防治


白苞蒿栽培過程中無明顯病害發生,採收后地上部殘留的汁液含有特殊的芳香物質,會吸引螞蟻,要注意防治;地表陰暗潮濕的環境容易發生蛞蝓、蝸牛,可用四聚乙醛顆粒劑防治;另外,注意防治蠐螬,可在被害植株根部捕殺。

主要價值


含揮髮油,成分有黃酮苷、酚類,還含氨基酸香豆素等物質。全草入葯,廣東、廣西 民間作“劉寄奴”(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熱、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經等作用,用於治肝、腎疾病,近年也用於治血絲蟲病
【苗葯】劉寄奴:根、嫩葉、全草用於血崩,筋斷,牛皮癬,產後流血,四肢,浮腫,產後惡露未盡,月經不調,不孕,跌打腫痛《桂葯編》。
【侗葯】馬少Mal Saol:花治內痔。
【壯葯】劉寄奴,法策:功用同苗族《桂葯編》。
【仫佬葯】媽丁介:功用同苗族《桂葯編》。
全草(鴨腳艾):甘、微苦,平。理氣,活血,調經,利濕,解毒,消腫。用於月經不調,經閉,慢性肝炎,肝硬化,水腫,帶下病,癮疹,腹脹,疝氣。

植物名錄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
門拉丁名Angiosperms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
綱拉丁名Dicotyledons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科號232
種拉丁名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
種中文名白苞蒿
引種地點湖北五峰
引種時間20040412
引種號43107
引種材料
鑒定人王慶
Id3058
栽培地點葯園
引種數量3株苗
栽培方式盆栽
生長性狀草本

變種


細裂葉白苞蒿(變種)
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var. incisa (Pamp.) Ling et Y. R. Ling in Bull. Bot. Res. 8(4): 42. 1988. ——A. lactiflore Wall. ex DC. f. incisa Pamp. l. c. 34: 675. 1927; Hand.-Mazz. in Act. Hort. Gothob. 12: 280. 1938; S. Y. Hu l. c. 18 (2-3): 238. 1965.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中部葉二(至三)回羽狀全裂,小裂片先端具長尖頭,邊緣常有不規則的細裂齒或深尖鋸齒,葉柄基部具明顯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一至二回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邊緣均有細鋸齒。
產陝西(南部)、湖北(西部)及四川;生於中、低海拔地區的林下、林緣、山谷等地。模式標本采自四川。
含揮髮油,成分有黃酮苷、酚類,還含氨基酸及香豆素等物質。全草入葯,廣東、廣西民間作“劉寄奴”(奇蒿)的代用品,有清熱、解毒、止咳、消炎、活血、散瘀、通經等作用,用於治肝、腎疾病,近年也用於治血絲蟲病。
本種分佈廣,生態適應性較強,在東部及中部與南部省區的濕潤及陰蔽地區通常葉形大,裂片也大,中部葉一至二回羽狀全裂,稀深裂;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而在略為乾燥環境及在西南省區的中海拔地區,其葉略小,裂片也小,中部葉二回羽狀全裂;頭狀花序在莖上排成中等開展、稀為狹窄的圓錐花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