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填倉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傳統節日
- 傳統習俗
填倉
中國傳統節日
老北京俗傳正月二十三日為“小填倉”,二十五日為“大填倉”。清代,京師各大糧商米販均祭祀倉神,鞭炮很盛。一般人家雖不致祭,但都要買些米面、煤炭來充實自家的生活儲備。正如清·《帝京歲時紀勝》載:“當此新正節過,倉廩為虛,應復置而實之,故名其日曰填倉。”此外,全家人還要吃頓“□勞”。諸如薄餅卷“盒子菜”之類,亦謂之“填倉”。
其實,真正的“填倉”活動是在農村。在我國華北農村及北京郊區。農民們流傳諺語“填倉,填倉,小米乾飯雜麵湯。”平日農民生活很苦,填倉節時吃頓小米乾飯雜麵湯(雜麵,指綠豆面的切條,老北京切面鋪有售),就算改善生活了。
所謂填倉活動就是於正月二十五日黎明,家家戶戶都在院里或打穀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撒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著糧囤。在裡邊放些五穀雜糧。有人說,這是祈望五穀豐登、糧食滿囤的意思。
但是關於填倉節卻另有由來。相傳在很早以前,我國北方遇到連年旱災,赤地千里,顆粒未收。可是封建帝主不顧黎民百姓死活,同往年一樣,橫徵暴斂,弄得怨聲載道,餓殍遍野。卻說有個看守糧倉的官吏,目睹這一慘景,於心不忍,便將糧倉打開,救濟了百姓。他知道這觸犯了王法,皇帝絕不會饒恕他。於是他讓百姓把糧食運走後,就放把大火把倉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這件事正發生在正月二十五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個好心的官吏,重補被燒壞的“天倉”,就決定這一天為填倉節。不過,後來填倉的意義擴大了,人們又賦予了其它各種不同的含義。
期貨中的“填倉”
當你買入某股票后被套,你只有在此股票的低位買入股票補倉(填倉),攤低成本。
填倉節
介休用糕面捏成元寶、包袱、鍋、雞、狗等各種形狀的燈盞,盛滿食油,到晚上點燃放置室內各處,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興旺,五穀豐登。和順、榆社蒸谷麵糰。祁縣是家家戶戶蒸一種包有豆、棗或糖餡的口袋狀麵食。左權是蒸制一種叫“倉谷連”的麵食埋入糧囤內。昔陽縣是用黃米面蒸成五穀(谷穗、高粱穗、玉茭、瓜果等)、碾、磨等形狀食品,並要蒸一個人形倉官。平遙縣是用白麵包紅糖蒸成口袋狀或元寶狀的麵餅,俗稱“布袋袋”。蒸制食品方法不同,目的一致,都是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糧食滿囤,豐衣足食,人丁興旺。
填倉節填倉節分為小填倉、大填倉兩個節日。小填倉為正月二十日,大填倉為正月二十五日。不少地方,如今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併過填倉節。
填倉節大部分地區晚間點燈以祀倉神。凡是與飲食有關的地方均要置燈。俗稱“點遍燈、燒遍香,家家糧食填滿倉”。呂梁地區最為典型。按照家庭人口數,各人屬相,用面捏成相應的本命燈。然後再捏上兩條狗、一隻雞、一條魚,以及人口盤子、倉官老爺,酒盅、酒壺、銀錢、元寶、馱炭毛驢等等。夜晚,再將這些面燈注油點燃。本命燈置家中炕上,狗置大門口,雞放院中,魚浮水缸、驢站畜圈,倉官老爺掛在天窗,其餘均在家中。置放面燈時,口中還要高呼相應的吉利發財語言,如“倉官老爺送糧來”!“雞娃雞娃多下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