軹城鎮
河南省濟源市下轄鎮
軹城鎮,隸屬於河南省濟源市,地處濟源市南部,東與梨林鎮和孟州市趙和鄉、槐樹鄉接壤,南與坡頭鎮和孟州市石庄鄉毗鄰,西與承留鎮搭界,北與沁園街道和玉泉街道相連,鎮人民政府距濟源市2千米,總面積138.5平方千米。
春秋時期,軹城鎮境域為軹國;1990年10月,撤鄉建鎮;截至2018年末,軹城鎮有戶籍人口88964人;截至2020年6月,軹城鎮下轄6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西軹城村。
2011年,軹城鎮財政總收入7666.3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2.9%,人均財政收入995.6元,比上年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9756元;2018年,軹城鎮有工業企業132個,規模以上企業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春秋時期,軹城鎮境域為軹國。
戰國時期,先為韓都,後為魏之重鎮。
秦朝時期,置軹縣。
西漢至南北朝時期,四度封為侯國,
唐朝初期,廢縣為鎮。
清代時期,分屬樂安鄉及玉川鄉。
民國時期和1949年,屬二區。
1955年9月,撤區建鄉。
1958年8月,由軹城、留養;添漿3個鄉合併成立軹城公社。
1983年12月,改鄉
1990年10月,撤鄉建鎮。
軹城鎮
軹城鎮地處濟源市南部,東與梨林鎮和孟州市趙和鄉、槐樹鄉接壤,南與坡頭鎮和孟州市石庄鄉毗鄰,西與承留鎮搭界,北與沁園街道和玉泉街道相連,鎮人民政府距濟源市2千米,總面積138.5平方千米。
軹城鎮地勢南高北低,以丘陵、平原為主,南部黃土丘陵面積約佔全鎮總面積的60%,北部為平原。
軹城鎮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溫暖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乾冷少雪。
軹城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有桑榆河、葦泉河、泥溝河、雙陽河等河流,除葦泉河自西向東流入蟒河外,其餘河流均自南向北注入溴河或葦泉河,最終匯入蟒河。
軹城鎮有耕地面積10.2萬畝、林地面積1萬畝。
截至2020年6月,軹城鎮下轄69個行政村:東軹城村、西軹城村、桐花溝村、東添漿村、周樓村、河岔村、南冢村、西添漿村、中王村、趙村、綺里村、南郭庄村、南河口村、西留養村、東留養村、金河村、石板溝村、王虎村、小王莊村、柏林村、南李庄村、庚章村、宋溝村、源溝村、嶺頭村、背坡村、張金村、彭庄村、紅土溝村、衛溝村、黃龍廟村、翟庄村、泗澗村、雁門村、丁斗村、柿花溝村、南王莊村、澤南村、澤北村、棗樹嶺村、聶庄村、泥溝河村、柏樹庄村、橋凹村、柏坪村、王禮庄村、毛田新村、富源村、大郭庄村、牛家莊村、南孫村、北孫村、宏泉村、曹凹村、齊莊村、戰天洞村、洪溝村、趙莊村、許峰村、曹廟村、槐灘村、長泉新村、張嶺新村、交兌新村、良安新村、新峽村、新安村、西灘新村、金橋村;鎮人民政府駐西軹城村。
行政村 | |||||||
東軹城村 | 西軹城村 | 桐花溝村 | 東添漿村 | 周樓村 | 河岔村 | 南冢村 | 西添漿村 |
中王村 | 趙村 | 綺里村 | 南郭庄村 | 南河口村 | 西留養村 | 東留養村 | 金河村 |
石板溝村 | 王虎村 | 小王莊村 | 柏林村 | 南李庄村 | 庚章村 | 宋溝村 | 源溝村 |
嶺頭村 | 背坡村 | 張金村 | 彭庄村 | 紅土溝村 | 衛溝村 | 黃龍廟村 | 翟庄村 |
泗澗村 | 雁門村 | 丁斗村 | 柿花溝村 | 南王莊村 | 澤南村 | 澤北村 | 棗樹嶺村 |
聶庄村 | 泥溝河村 | 柏樹庄村 | 橋凹村 | 柏坪村 | 王禮庄村 | 毛田新村 | 富源村 |
大郭庄村 | 牛家莊村 | 南孫村 | 北孫村 | 宏泉村 | 曹凹村 | 齊莊村 | 戰天洞村 |
洪溝村 | 趙莊村 | 許峰村 | 曹廟村 | 槐灘村 | 長泉新村 | 張嶺新村 | 交兌新村 |
良安新村 | 新峽村 | 新安村 | 西灘新村 | 金橋村 |
截至2011年末,軹城鎮轄區總人口7.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500人,城鎮化率34.4%,另有流動人口13460人,總人口中,男性40040人,佔52%;女性36960人,佔48%,人口出生率7.35‰,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長率0.87‰。
截至2018年末,軹城鎮有戶籍人口88964人。
2011年,軹城鎮財政總收入7666.3萬元,比上年增長19.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12萬元,比上年增長12.9%,人均財政收入995.6元,比上年增長13.5%,農民人均純收入9756元。
2018年,軹城鎮有工業企業132個,規模以上企業2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0個。
2011年,軹城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人均1.1畝,農業總產值7.3億元,比上年增長11%,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豆類為主,生產糧食9903噸,其中小麥4950噸,玉米4147噸,豆類36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作物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家禽為主。
2011年,軹城鎮有工業企業300餘家,其中限上企業18家,形成機械加工、化工、玻璃製品、建築材料四大產業,工業總產值達到47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3.1%。
2011年末,軹城鎮有商業網點2600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2億元,比上年增長2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6億元,比上年增長13%。
軹城鎮,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軹是指古代馬車上車軸的末端,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晉文公擁立周襄王有功,周襄王把陽樊之地封給他,晉文公率領軍隊準備接收城池時,陽樊守城大夫蒼葛只願意交出土地,不願意交出民眾,晉文公答應了他的要求,蒼葛帶著陽樊的百姓,一直退出20里以外,在此地駐紮下來,他們擔心晉文公追來攻打,想出用戰車列衛,車與車相依,軹與軹相連,當作臨時的防護屏障,繼而築土為城,軹城名稱由此而來。
軹城鎮境內有有大明寺、聶政墓、關帝廟、軹國古城等,其中大明寺、軹國古城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軹城鎮境內有焦枝鐵路、太澳高速公路、濟運高速公路、207國道、省道獲軹線過境,其中境內設有焦枝鐵路軹城、武村車站及濟運高速濟源南站。
2011年末,軹城鎮有幼兒園(所)20所,在園幼兒2500人,專任教師290人;小學14所,在校生3200人,專任教師25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2500人,專任教師24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000人,專任教師160人。
2011年末,軹城鎮有文化藝術團體8個,會員420個,其中團體會員8個;文化專業戶10個文化站1個;農村圖書室67個,藏書1.5萬冊。
2011年末,軹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0個,其中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點69個;病床52張,專業衛生人員18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7.2萬人,參合率99%。
2011年,軹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0戶,人數2169人,支出176.6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17.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30戶,人數2169人,支出176.6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長17.6%;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1.5萬元,比上年增長4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9人,支出16.6萬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臨時救濟132人次,支出3.5萬元,比上年增長16.7%,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1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3.7萬元,比上年增長9.4%,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4萬人,參保率56%。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軹城鎮有郵政網點3個,投遞點300個,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4家,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9000戶,行動電話用戶3.7萬戶,寬頻接入用戶6500戶。
● 供電
2011年末,軹城鎮鎮區擁有35千伏、110千伏、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3座,主變壓器388台,總容量65870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9條,總長度168千米,用電負荷9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83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2%,供電可靠率97%。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軹城鎮鎮區有公園6個,公園面積70公頃,園林綠地面積108公頃,其中公共綠地55公頃,綠化覆蓋率18%,人均綠地1.4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