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蟲
寄生在竹筒內的一種蟲子
竹蟲的外表,肥肥白白、長約3厘米、身子紡錘形,滾圓滾圓、有細眼小黑嘴,有人贊它可愛、有人厭其噁心。但竹蟲甘香,似有奶油之味。竹蟲也是基諾族的美食。
竹蟲是竹象的幼蟲,而竹象是一種危害竹林的害蟲。它在嫩竹內產卵孵化,幼蟲靠吸食竹內壁之肉質和水分生長,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不能生長成材。竹蟲呈白色,形狀似蟲草,人們把竹蟲拿來用開水氽後用油煎炸香后食用,十分香脆可口。成群寄生於巨竹屬竹類的當年生竹筍上,竹蟲的食用蟲態為幼蟲,幼蟲每年10月至次年2月出現。
竹蟲
竹蟲
酷似冬蟲夏草,以中越甜竹纖維為食,含豐富蛋白質和10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具有養脾健胃之功效,是理想的健康食品之一。由於生長在甜竹心中,來之不易,雲南哈尼、壯、布依等族均喜食善捕很美味。營養價值很高。
竹蟲
成蟲6月飛出,在竹林內飛舞,尋找2-8cm粗枝產卵。卵產於小枝空洞內,每節1-5粒。在每1節中所能成活的幼蟲,一般只有1頭,個別為2頭。幼蟲將口器插入節內吸食養份。幼蟲老熟后,在空洞內化蛹。成蟲羽化后在節間肉薄的凹入部位蛀直徑約1.5mm的小孔而爬出。受害新竹在當年外觀上與健康竹毫無差別,但是,到來年春季一部分竹葉乾枯,到第2年冬季,受害重的竹子葉片幾乎全部落空,直至枯死。該蟲僅為害2年生以下的竹子。
要實行“分類治理”的原則:對有蟲株率低、蟲害
輕的竹林,以蟲源清理為主要措施,全面伐除蟲害較嚴重的毛竹、並將蟲枝運出林外燒毀,以徹底清除傳染源;對中等發生的竹林,採取逐步伐除蟲害較嚴重的毛竹、剪除蟲枝進行燒毀,輔以施肥撫育等營林措施和藥物防治措施,實施綜合治理;對有蟲株率很高(毛竹普遍感蟲),趨於衰敗的竹林,以施肥撫育等營林措施作為首要措施進行綜合治理,恢復竹林長勢后再根據新竹量的多少和立竹密度大小,逐步伐除老竹,形成健康竹林。
1、秋冬季砍掉受害嚴重的竹子,把枝條燒毀。
2、用化學藥劑防治。即在4月份至6月份,利用“竹蟲靈”或菊脂類葯進行“竹腔注射”3—5毫升。
竹蟲
製法:
1,將竹蟲入盆,翻揀乾淨,用70℃的熱水將其燙死,晾乾水份。
2,鍋上火注入菜籽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竹蟲炸3分鐘,呈深黃色發出響聲時,撈出裝盤,撒上椒鹽即可。
竹蟲
第二種是原汁原味的清炒竹蟲。這是吃竹蟲的最基本做法,尤其適合那些不敢吃生蟲,但又想嘗到原始風味的食客。這可跟在廣州吃到的很不同,據介紹,廣州的做法是先將竹蟲用溫水浸熟,這樣貯存一個星期,不用腌,直接烹飪即可。但在廣寧,你絕對不會吃到那些經過泡水加工的竹蟲,最新鮮的才最地道。清炒竹蟲,只有些許的蔥絲做調味品,本來飽滿的竹蟲經過清炒之後,仍然保留著比較原始的鮮美。
第三種是燜竹蟲。調料和味覺都更加豐富一些,當然做法還可以更加多變一些,但是主角永遠是竹蟲,誰都不能搶到它的風頭。跟清炒相比,這種做法會使竹蟲體積縮小,因為體內的水分被“燜”了出來,所以外觀上似乎乾癟了,但不影響其風味。
第四種是椒鹽竹蟲。據廣寧碧翠湖酒店的大廚介紹,這是外地遊客最喜歡也最容易接受的菜式,當然本地人也是非常喜歡。
竹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