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桂山

自然風景區

五桂山是廣東省中山市唯一的山系,也是廣東省重點旅遊開發區。其古稱“香山”,因盛產沉香而得其名,方圓三百平方公里的“五桂山”孕育了國內一半以上的野生土沉香。2011年,中山市榮獲“中國沉香之鄉”稱號。

南宋時期,香山五桂山出產的沉香是貢品,亦是與海外交往的重要禮品,需通過港口轉運,因此就有了與香有關的香山場、香洲、香江、香港等地名。

五桂山轄區內青山聯綿、溪水常流、四季花香。“五桂雄峰”是珠江口最高峰,也是中山十景之一。獨特的自然條件,為發展旅遊業提供廣闊的空間間。

轄區內青山聯綿、溪水常流、四季花香。“五桂雄峰”是珠江口最高峰,也是中山十景之一。獨特的自然條件,為發展旅遊業提廣闊的空間空間。

建設背景


五桂山
五桂山
中山市人民政府五桂山辦事處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脈腹地,毗鄰港澳和珠海經濟特區,東鄰南朗,西接南區,南連三鄉,北枕東區,西南面與板芙接界,轄4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居民委員會。以客家人為主,省市駐本區大、中專院校師生近30000人。境內群山連綿,層巒疊翠,飛瀑流泉,乃中山市之天然氧吧,有中山“市肺”之美譽,是廣東省著名的革命老區和中山市唯一的生態保護區。
五桂山交通便利,城桂公路貫穿南北,是聯結中山、珠海、澳門的交通要道。長命水、石鼓、龍塘、南橋、桂南等村如長藤結瓜之狀分佈在城桂、馬石、翠山公路兩旁,公路沿途風景如畫,曾得到過國家領導人的熱情讚譽。
五桂山人文薈萃,在800年前已經有史跡可尋,客家文化獨具特色,其中,客家白口蓮山歌被列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多次參加省市大型活動表演,屢獲獎項。教育事業發達,擁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完整教育鏈條,被評為廣東省教育強區。
今日的五桂山,經濟繁榮,人民富裕,環境優美,社會和諧。2005年,五桂山辦事處全境被劃為生態保護區之後,五桂山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致力於環境保護。優越的自然環境先後吸引了廣東藥學院廣東理工學院、中山中專等大中專院校的入駐,一個現代化的教育園區正在五桂山形成。雅居樂、碧桂園等房地產龍頭企業紛紛投資五桂山,看好五桂山。泮廬山莊、陽光翠苑、嶺東上築、山水豪庭、萬鑫花園、寶豐翡翠園、雅居樂御龍山等高檔住宅區先後興建。
2010年,五桂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以下簡稱增長)12.2%;工業總產值50億。

地理環境


五桂山
五桂山
五桂山故稱"香山",《太平環宇記》載:東莞縣香山在縣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因此,這裡乃中山、珠海兩市的屋脊。而歷代相傳,五桂山區有大花園和小花園的天然景物,有奇岩怪石,異羽奇禽,流泉飛瀑,景色可與嶺南勝景西樵山、羅浮山媲美,引人入勝。五桂山腹地是石瀅橋村和檳榔山村,這是英雄的村莊。

資源開發


五桂山
逍遙谷的首期開發以銀坑山谷為軸心,投資1000萬元,對處於原始狀態的山、水、林、石進行恰到好處的開發和修整,使之成為更加賞心悅目的景點。目前已有金溪、竹溪、桂池、石林、藍池、天然草藥園等近四十個特色景點可供遊玩,並有天然山泉旅遊池,購物商廊、餐廳、文化廣場等設施以及攀岩、體能活動、茶藝、燒烤、野戰等遊樂項目相配套。第二,三期的開發將以“度假”為主題,包括旅業、多功能會議中心、度假區、中西餐和會所式俱樂部;增建生態區內的植物標本園、奇花異卉園等植物生態學習、教育點;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為中山第一高峰,登臨可遠眺中山大地及珠江口海面,景區擬開設登山纜車建設山頂公園;還將依託自然獨特的地形,開設露營、越野自行車、森林探險等戶外體育項目。
逍遙谷內山脈連綿,溝谷縱橫,泉清石奇,林蔭蔽日,氣候宜人。景區內常綠植物達160多種:有油松、雲杉、白皮松、陰香、青果榕、劍葉灰樹、山杜英等植物以及眾多名貴中草藥。茂盛的森林,使具有“空氣維生素”之稱的負離子在景區空氣中含量極高,每立方厘米達二萬五千個以上,比一般城區的負離子高出千倍。人們在吸收后除直接有益於呼吸和肺機能外,還能夠加速全身細胞的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和心臟活力。旅客步入景區就可享受到“森林浴”、“天然草藥浴”和“負離子浴”,在如此清新的環境區內運動休閑,能夠穩定精神,清醒頭腦,增強運動能力,使人充滿活力。

主要景觀


逍遙谷

風景區,成為輻射到省港澳的獨特旅遊熱點,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一山一水一河”的支柱景區之一。經過專家的實地考察和研究論證,制定出了完備的開發計劃:十年之內,建成東起五桂山主峰石仔廟,西迄城桂公路入口,北達港口林場,南抵船窩水庫,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逍遙谷森林生態景區”。
逍遙谷得天獨厚的是依託了粵東南沿海的重要山脈、三百平方公里的五桂山。五桂山系北寬26公里,南寬15公里,主峰海拔541.6米,屬花崗岩地貌,南坡五公里長的斷層崖雄偉險峻,北坡山脈青翠綿延起伏。景區四圍有大磨山(341米)、石寨山(417米)、芋子排(496米)、馬填嶺(319米)、白墳頭(254米)……在最高峰上,用望遠鏡可以眺望珠江三角洲好多城市,還可以看到澳門和香港的新機場,大有“一覽眾城小”的感覺。八十年代,鄧小平曾徒步攀登過五桂山,留下了“不走回頭路”的名句。

文化活動


城市之肺

五桂山
五桂山
五桂山逍遙谷是在中山市森林公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景點,是中山市旅遊規劃重點項目之一,位於中山市五桂山腹地的銀坑,是一個集休閑、度假、健身、娛樂與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自然生態景區,是中山市“休閑逍遙遊”的典型代表。
五桂山逍遙谷的開發意向是要使之成為珠江三角洲一個著名的丘陵森林風景區,成為幅輻射省港澳的獨特旅遊熱點,成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山“一山一水一河”的支柱景區之一。經過專家的實地考察和研究論證,制定出了完備的開發計劃:十年之內,建成東起五桂山主峰石仔廟,西迄城桂公路入口,北達港口林場,南抵船窩水庫,總面積8平方公里的“逍遙谷森林生態景區”。

三姐油茶

瑤族、壯族主要分佈在廣西,毗鄰的湖南、廣東、貴州、雲南等山區也有部分分佈。瑤族的飲茶風習很奇特,都喜歡喝一種類似菜肴的咸油茶,認為喝油茶可以充饑健身、祛邪去濕、開胃生津,還能預防感冒,對一個多居住在山區的民族而言,咸油茶實在是一種健身飲料。
做咸油茶時,很注重原料的選配。主料茶葉,首選茶樹上生長的健嫩新梢,採回后,經沸水燙一下,再瀝干待用。配料常見的有大豆、花生米、糯粑、米花之類,製作講究的還配有炸雞塊、爆蝦子、炒豬肝等。另外,還備有食油、鹽、姜、蔥或韭等佐料。
制咸油茶,先將配料或炸、或炒、或煮,製備完畢,分裝入碗。爾後起油鍋,將茶葉放在油鍋中翻炒,待茶色轉黃,發出清香時,加入適量薑片和食鹽,再翻動幾下,隨後加水煮沸3-4分鐘,待茶葉汁水浸出后,撈出茶渣,再在茶湯中撒上少許蔥花或韭段。稍時,即可將茶湯傾入已放有配料的茶碗中,並用調匙輕輕地攪動幾下,這樣才算將香中透鮮、咸里顯爽的咸油茶做好了。
由於咸油茶加有許多配料,所以,與其說是一碗茶,還不如說它是一道菜。如此一來,有些深感自己製作手藝不高的家庭,每當貴賓進門時,還得另請村裡的做咸油茶高手操作。又由於咸油茶的製作費工化時,操作技藝高,給客人喝咸油茶,是一種高規格的禮儀。因此,按當地風俗,客人喝咸油茶,一般不少於三碗,這叫“三碗不見外”。
逍遙谷配合《逍遙劉三姐》演出,也引進了這個少數民族的特色茶,歡迎大家來品嘗。運氣好的話,還會碰到主在演員三姐(將玲玲飾)親自給你斟茶,給你一個驚喜。

歷史文化

五桂山
五桂山
早在1942年初,為了抗日鬥爭形勢需要,決定開闢五桂山革命根據地,1944年10月,在石瀅橋村召開了中山縣民主政權成立代表大會,宣布成立中山縣行政督導處,1945年1月,在檳榔山古氏宗祠成立珠江縱隊第一支隊。珠江三角洲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司令部就設立在古氏宗祠。這些政治軍事組織的成立,開展了如火如荼的對敵鬥爭,並取得最後勝利。今天,古氏宗祠已修葺一新,前庭置植花木,祠中有珠江縱隊事迹文獻及實物,村前有烈士紀念碑,供遊人憑弔追憶,激發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

流傳故事

五桂山
五桂山
五桂山區還流傳著曾哥潭的故事:當年一雙夫妻曾哥曾嫂,來到這個水潭邊定居,他們勤勞智慧,受水流衝力的啟發,創造了減輕勞力的碓米器械,他們生活過得很好,不料一次山洪暴發,把他們辛苦造成的水礁沖走了,為了挽救勞動成果,曾哥跳入潭中,曾嫂亦隨之奮不顧身跳進去,最後雙雙緊抱犧牲潭中,人們為了紀念他們,便將此處取名曾哥譚……五桂山中盛產吊鐘花、杜鵑花、蘭花和沉香木,每年迎春花市上,都有采自五桂山的吊鐘花,中山蘭友也採得珍貴的五桂山蘭,但更大面積的,是建國以來人工種植的松林、桉林、杉林和相思林。它們鬱鬱蔥蔥,覆蓋群山,保持廣大區域的水源。所以這一帶水源充足水質好、空氣清新。五柱山區工農業生產蒸蒸日上。
暢通的公路,新建的樓群、山區面貌煥然一新。如果你有機會登上山巔,就可看到一項重大工程,即在此建成的電視轉播台,通過電波溝通各地電視廣播信息,為中山的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在此縱目環顧,天氣晴朗之際,還可見到浩瀚的南海,珠海市以及澳門景色,令你心懷豁朗。近年開設的中山市森林遊樂莊園,利用了森林資源和優美環境,有游泳池、燒烤、釣魚等遊樂項目,是接近大自然、舒展身心的綠色旅遊之所,在市區享有盛名。它是中山市新設的森林旅遊和健身活動相結合場所的良好的嘗試。

飲食文化

五桂山客家人從中原黃河邊遷移到江西贛南以及粵東廣東梅縣、惠陽等地,然後分期分批從粵東遷到珠三角一帶,明崇禎末年遷來中山,在千多年的遷徙過程中,融洽主流社會,既吸收了南北方的飲食特色,又積累了各個歷史時期的飲食精髓,創造了自己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一是客家飲食注重四季氣候變化調養身體,春天時選在三月三食用三孖苦糕,家家採摘三孖苦葉熬成汁,混合糯米粉揉成團,放在蒸籠里炊熟,蘸些糖料佐口食用,起到清熱解毒的功效。夏天製作土茯苓糕,又稱米仔頭糕,村民上山採集土茯苓磨成粉,然後用蒸籠炊熟,加些糖漿佐口食用,起到清肝潤肺的作用。秋高氣爽之時,將收成蘿蔔切絲製作蘿蔔糕,據說起到通腸消滯效果。寒冬到來用腊味煮芋頭糕或焗糯米飯,有暖胃增加熱量的功效。
二是客家飲食注重清淡平和,平日家庭餸菜多有腌制花生米,山水豆腐,白灼腐竹,蘿蔔乾之類。若擺宴席時,總有腐竹、豬皮膠、竹筍三種菜色,而且煮得特別多,食完可以再加。過去還有一種叫食盆菜的酒席,把家禽魚類菜蔬統統放在一個盆里,放進佐料一起炊熟,一齊圍住盆來食,客家人十分好客,任何人一旦經過宴席旁邊,都會有人招呼一起進食。宴席坐滿十人就開席,食完便可離開,不須一齊開席一齊散席。同時,客家人平時十分注重製作和儲存餸料,如炒熟花生用瓦缸密封好,夏秋精曬菜甫、欖角,北風起曬臘鴨,春節前腌制咸雞等等,專等客人到來熱情款待之用。
三是客家飲食注重補充營養。如雞煮酒,就是將光雞切成塊,與同等的薑片放進油鍋里炒,待以發出香味后,放入一定數量的燒酒,攪拌多次後放入清水煮熟,便是香辣味撲鼻、食慾倍增的雞煮酒了。又如客家炒飯,將姜粒放在油鍋里炒香,放入米飯,待炒至干水時放些洋蔥之類,便成香噴噴炒飯了,據說是產後婦女的滋補佳品,昔日人稱月婆酒飯,現在已成大眾菜色。又如瀨粄湯是大眾津津樂道的家常食品,先將米粉用水攪成糊狀,再把半鍋開水煮開,然後將粉糊淋在鍋邊,待粉糊成塊后鏟入鍋中,如此重複多次,最後放些腊味肉食及姜蔥之類佐料,就成為獨特可口的美味了。
此外,客家人善於就地取材製作滋補飲品,平日上山採摘山果浸製藥酒,據說萬字果可滋陰養顏,金英子酒可壯陽,山冬稔酒有益於婦女等。總之,客家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品種既保留了歷史傳統,又不斷推陳出新,因而在中華飲食舞台上佔有一席之地,廣泛受到人們的青睞。

客家山歌

在中山的民歌中,客家山歌是第二大和流行較廣的民歌歌種。客家人源於黃河流域地區,其原居住地是在中原,而中原地區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發祥地,從原始文化產生的同時,開始就有客家民歌的流行。五桂山客家山歌分為採茶調、嘆情調、白口蓮、順口溜(兒歌)等4種。採茶調音調柔揚、易學易唱,適宜表達各種主題的內容,老少皆宜,是山區客家人最普遍傳唱的歌種;嘆情調音調低沉悲凄,感懷身世,哀怨纏綿,多在女子出嫁或哭喪時,邊哭邊唱;順口溜則多為客家兒歌歌謠,順口顯淺,易學易記,唱時猶如念書一般,內容上,洋溢童趣且富有教育意義,多為長輩教小孩傳唱的歌謠。
而白口蓮山歌與採茶調、嘆情調、順口溜等歌調完全不同,接近於沙田區的鹹水歌調。相傳,在很久以前,中山有一小山村,鄰近著河涌交錯的一條沙田圍村,由於當時的沙田圍村所吃、用的水都是鹹水,而那條小山村卻有一條泉水山溪。因此,因日常用水的問題,造成這兩個鄉村經常發生爭執和械鬥,小山村居住的客家人,訂下鄉規族約:“女不嫁沙田圍,男不娶艇家妹”。這一鄉規族例世代沿襲,直至有一年,客家村的一位男青年出海捕魚,在回村途中,不慎被海蛇咬傷而中毒暈倒在沙田圍村的堤圍上。此時,剛好一位“艇家妹”從田裡除草收工路過,見此情況,動了憐憫之心,不顧男女授受不親和鄉規族約的禁示,將其背回家中,讓其父親(當地一位鄉土蛇醫)幫忙救治。受蛇傷的男青年在沙田圍村昏迷數天,其家人四處尋找未見,都認為已死於海潮之中。山村青年經沙田圍的蛇醫父女悉心照顧,經過半個月的治療后康復,康復后經常在農閑之時,自覺去幫“艇家妹”的父親上山采草藥,拜師學藝。從此山村青年與“艇家妹”互生愛慕之情。在古代,談情說愛多以對歌的形式進行,由於艇家話和客家話的差異,山村男青年就採用了鹹水歌的旋律來唱山歌,兩位不同語系又互相愛慕的年青人用鹹水歌曲調的山歌來傾吐心聲。兩人的戀情被山村客家人發覺,便用歷代沿襲的族規戒律來阻止他們自由戀愛和結婚。這兩位情人逼於無奈,只有以“私奔”的方式來反抗,最後從沙田圍和小山村一帶輾轉出逃到當時還是人跡稀少的五桂山區安居,並繼續以同化了的艇家話(白話)形式唱山歌,從而逐漸形成了白口蓮山歌,在五桂山區的客家村中流行至今,成為廣泛傳唱的客家山歌的另類韻律。
建國初期,五桂山人唱山歌風氣最為興盛,歌唱內容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建國前及建國初期多以歌唱生活,傾訴對生活的看法以及歌唱愛情,表達對愛情的渴望為主。歌唱形式上,有獨唱,有對唱、有盤唱等。歌唱的場面十分熱烈和感人,尤其是在月朗之夜,村邊山頭擠滿了人。未婚年青男女,也有30~45歲左右的已婚男女,這裡一堆,那裡一群,亮起歌喉唱出悠揚而充滿激情的山歌。有時是一個村中分成幾組對唱,更多的是一個村落與相鄰較近的另一個村落的人對唱,還有從一個村跑到另一村去唱的,對唱者多為一男一女。每一組都由若干人組成,組中推選出歌喉較好的幾個代表輪流唱,其他人當參謀幫忙想歌詞。更有大批人在場聽歌助興。整個夜晚,歌聲此起彼落,聲聲相連,環繞山間田園,直到盡興方休。那時山歌唱得好的人,自然受到別人的讚譽和青睞,許多青年男女從唱山歌中認識,到加深了解,互相愛戀,最後結為終身伴侶。但也有已婚男子唱山歌欺騙女性的,據傳,馬溪村中有一個男子家中貧窮,靠結髮妻子辛勤耕種維持家中生活。他山歌唱得好,但很花心,每到夜晚就穿戴著妻子買的草鞋、黃衣帶,上山唱情歌,欺騙那些不經世面的小姑娘。妻子知道此事後,感到很氣憤。於是,在一個晚上,丈夫出門后,她就緊跟著丈夫上山。當丈夫吹起口哨的時候,她就唱起山歌,訴說他身上穿戴的來歷,家貧與花心。丈夫聽后,知道自己的一舉一動已被妻子識破,就羞愧地下山,再也不敢上山唱情歌了。
建國后至70年代初,農村經歷了個體到集體化的改變。歌唱的內容多以新生活為主題,表達對共產黨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以及對幸福婚姻的祈求。如“積肥幹勁大”、“鋤頭歌”、“採茶歌”、“興修水利歌”、“哥妹心雄似座山”等群眾創作的歌謠應運而生。有在田間、會上唱的,也有在夜晚約上幾伙人唱的。80年代之後,社會文化生活不斷豐富,人們的觀念也逐漸改變,年青一代已不大願意傳唱客家山歌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在文藝會上或在家裡偶爾唱唱傳統的山歌。
傳統的客家山歌圍繞人們生產和生活的需要,主要是口頭創作,隨意而出,出口成歌。在傳唱之中,湧現出周金泉、周錫良、劉永榮、萬潤好、陳玉池、邱家仁、呂華基、周慶基等一批優秀民歌手。其中周金泉的山歌曾在省民間文藝匯演中演唱,其子周錫良因山歌唱得好而被中山文化局所招聘,劉永榮、萬潤好的山歌還被錄入《中山文藝》CD片中。

古氏宗祠

古氏宗祠位於石岐南偏東11公里、距鎮政府6.5公里的檳榔山村古氏宗祠,是鄉紳古騰芳兄弟於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為紀念開村先祖古琪勝而捐資興建,光緒癸末年(1883年)重修。
宗祠為硬山式頂,前進為磚木結構,中間天井,兩邊有迴廊連接。後進為台梁式木架構。祠堂兩旁有偏殿,為兩進三間布局,祠堂門前有大塊空地和池塘,佔地面積1062平方米,建築面積360平方米。兩旁偏殿後因蟲蛀蝕嚴重已倒塌。
1941年9月,中共南番中順中心縣委作出“發展中山,經營番禺”的決定,決定開闢五桂山區抗日根據地,發展壯大部隊,堅持獨立自主的游擊戰爭。1943年2月,為加強對各地游擊隊的領導,成立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指揮林鏘雲,政治委員羅范群,副指揮謝立全,副指揮兼參謀長謝斌,政治部主任劉向東(后劉田夫)。1943年9月,南番中順游擊區指揮部從禺南轉移到五桂山區,指揮部設在檳榔山村。1944年1月23日,指揮部在古氏宗祠召開軍事會議,針對日軍準備向五桂山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制訂“全面牽制,殺敵要害,攻其一路,動搖敵陣”的應戰策略。
1944年10月1日,省委、省軍政委員會在古氏宗祠召開幹部會議。林鏘雲、羅范群、劉田夫、謝立全、謝斌和珠江、粵中、西江3個特委的領導梁嘉、謝創、馮燊參加了會議。會上羅范群傳達中央指示和省委土洋會議精神,研究部隊挺進粵中的行動計劃和準備工作。並宣布成立中區縱隊,司令員林鏘雲,政治委員羅范群,副司令員謝立全,參謀長謝斌,政治部主任劉田夫,副主任劉向東。1944年10月20日,中區縱隊領導率機關和挺進粵中主力大隊近500人告別五桂山區,向粵中挺進。
中區縱隊主力挺進粵中后,經中共中央批准,將原中區縱隊一分為二,在珠江地區的部隊成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1945年1月15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珠江縱隊(以下簡稱為珠江縱隊)在五桂山區正式公開宣布成立,司令員林鏘雲,政治委員梁嘉,副司令員謝斌,參謀長周伯明,政治部主任劉向東。司令部設在古氏宗祠,縱隊向外界發表了《珠江縱隊成立宣言》,縱隊政治部發布了《中國共產黨在珠江三角洲敵後前線地區實施各項政策問題》的通告。珠江縱隊成立后,統一領導和指揮珠江三角洲的抗日游擊戰爭。珠江縱隊下轄第一、第二支隊和獨立第三大隊。第一支隊是在原義勇大隊的基礎上改編,活動在中山,支隊長歐初、政委梁奇達、副支隊長羅章有,政治處主任楊子江,支隊下轄10個中隊和政治處及後勤單位。
1980年後,中山縣人民政府多次撥款對古氏宗祠進行修繕,並在室內陳列中山縣革命鬥爭歷史資料。1984年,被列為中山市革命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95年3月,確立為中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4年6月,古氏宗祠全面修葺完畢,新設“中山人民抗日鬥爭展覽”,並定為中共中山市黨史教育基地。每年均有不少的黨員和學生及各界人士到此瞻仰,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

十六烈士犧牲地

[五桂山] 緬懷革命 烈士
[五桂山] 緬懷革命 烈士
劏人石位於鎮政府東面6公里,檳榔山村南面,石瑩橋村西北面的跳石橋(又名石瑩橋)邊,該石在山坡底,約120平方米,是抗日戰爭時期16烈士英勇就義的地方。
1945年5月9日,日、偽軍及國民黨頑固派經過秘密協商后,糾合4000餘人,從燈籠坑、長江、欖邊、翠亨、石鼓垯、白石分兵6路對五桂山區抗日根據進行大規模“掃蕩”,矛頭直指五桂山心臟地帶。所到之處,燒殺搶掠,殺害無辜百姓,瘋狂搜捕游擊隊員、軍屬和抗日群眾,30餘所房屋被燒毀,無辜百姓100多人被害。珠江縱隊第一支隊奮起反擊,在激戰中,16名被打散的游擊隊員從石鼓垯等地突圍,來到石瑩橋附近相遇,自動集結,由於敵人搜索嚴密,游擊隊員被困於石瑩橋附近的大石托山上的一個破炭窯里,斷糧整整7天。為了查明敵情,他們派出1名隊員下山偵察,順便找點糧食。這名隊員剛下山就不幸被捕。敵人立即派出大隊人馬嚴密搜山,另外15名隊員因多日未曾進食,身體極度衰弱,無法轉移而全部被俘。日軍將16名游擊隊員押解到石瑩橋溪邊的一塊大石上,進行酷刑審訊,游擊隊員們英勇不屈,守口如瓶,拒不透露半點情況。敵人無計可施,惱羞成怒,將張少攸等16名游擊隊員全部殺害,並慘無人道地進行碎屍,烈士的鮮血染滿了大石,染紅了溪流。烈士犧牲的第二天,活動在石瑩橋村的游擊隊員潘澤得知敵人的暴行后,強忍悲痛,與石瑩橋鄉長鐘太元一起發動古伯球等10多個民兵集結隊員趕赴現場,將烈士的碎骸從溪水中撈起,葬於檳榔山之側。建國后,縣人民政府在翠亨南側建立革命陵園,烈士遺骨被移葬於陵園內。
群眾為紀念十六烈士,把烈士被殺害的大石稱為烈士石(俗名劏人石)。

旅遊信息


在市區乘坐216、213路公交車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