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克蘭

沃克蘭

沃克蘭,生於卒於埃貝托。農民之子沃克蘭從小就在田間勞動,村裡的牧師發現他有學習的天賦,就幫助他在一間藥店謀了個事,後來又資助他到了巴黎。沃克蘭經他的東家---巴黎的一位藥劑師的介紹,頗得福爾克拉*的看重。他讓沃克蘭當了他的助手。沃克蘭對此終生不忘。後來,他向另一位農民子弟泰納爾*也主動表示了同樣的好意。

個人信息


國家或者地區:法國
學科:化學家
沃克蘭(Vauquelin,Louis Nicolas)法國化學家。

人物生平


1793年至1794年法國大革命恐怖時期,他暫時離開了法國。這是一次深謀遠慮的舉動。因為他搭救過一名肇事的士兵,留下來,很可能會給送上斷頭台。1797年沃克蘭做出了若干發現因而大出其名。他在西伯利亞的一個礦區里發現了一種新金屬,起名為鉻。這是根據福爾克拉的建議,用一個表示顏色的希臘字來命名因為鉻的化合物具有許多種顏色。沃克蘭正是在這方面略勝克拉普羅特*,因為克拉普羅特在幾個月里也是獨立地反覆地做著這項研究。沃克蘭還在綠玉寶石和翡翠上確認出有元素鈹的成分,雖則他並未真正地將它分離出來過。關於這方面的興趣他是受到阿雨*對這兩種晶體所作的研究而激發聘為來的。三十年後,韋勒*才真正地分離出這種金屬。另一方面,沃克蘭於1806年從天門冬這種植物上分離出天門冬酢的化合物。事實證明,它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包含在蛋白質里后各氨基酸。1811年福爾克拉去世,沃克蘭接任他的化學教授職務。福爾克拉的幾個年老未婚的姊妹的留下來的沃克蘭一起過日子。沃克蘭年輕的時候得到過她們的照料,現在在她們年老的時候,為報答她們,沃克蘭擔負起贍養她們的責任。1828年沃克蘭當選為法國議員。
沃克蘭教授是18—19世紀之交的法國知名化學家。他生活在法國社會結構及學術思想都發生劇烈變革的偉大革命時代。
“一個學者的歷史,就是他所從事的事業的歷史”(A.W.霍夫曼),我們在這裡介紹沃克蘭教授的生平和他的工作,即反映那個時代化學發展的部分面貌。

從農村少年成長為化學家

路易·尼克拉·沃克蘭(Louis NicolasVauquelin)於1763年5月16日生於法國北部卡爾瓦多斯地區(Calvados)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尼克拉(Nicolas Vauquelin),母親卡特琳(Catherine Le Chartier)。幼年在本鄉學校讀書,十分勤勉,頗受當教師的教士的喜愛。
十三四歲到魯昂(Rouen)的一家藥店做學徒。藥店主人辦了一個講授化學知識的學塾,沃克蘭也私自聽了主人的並授,而且記了筆記。為此事受到店主人的申斥,乃離開魯昂赴巴黎謀生,時為1780年。
在巴黎的前三年,曾經在幾家藥店工作,業餘時間學習拉丁文,植物學。有一位藥店主人很賞識沃克蘭的人品和才幹,把他介紹給當時初任皇家植物園化學教授的富克勞①(AntoineFrancois de Fouroroy)的實驗室做工人和助手(始於1784年)。在這裡,沃克蘭繼續勤奮地學習物理學、化學、哲學,1790年已能以合作者身份與富克勞聯名發表研究報告了。
沃克蘭於1791年進入巴黎科學院,1793年7月31日當選為院士,但未及政府任命,科學院即於8月8日被解散。沃克蘭離開科學院奉派到默倫(Melun)擔任軍事醫院藥房主任,1794年下半年重返巴黎任礦業視察員並任新建的綜合工藝學校教授(至1797年)及礦業學校試金教授。
1795年,沃克蘭被選舉為重新組建的法國研究院院士。1801年起任法蘭西學院教授,1802年被任命為國家造幣廠試金師,1803年任新建的藥物專科學校校長,1804年離開法蘭西學院任巴黎植物園化學教授。
1811年接替富克勞任醫學校化學教授至1822年解職。1823年退休回到久別的故多定居,還從事一些學術活動。1827年曾被推選為卡爾瓦多斯地區的議會代表,能盡心儘力為社會謀利益,受到人們的信任和尊敬,后經長期卧病,於1829年11月14日逝世。

為近代化學的發展而奮鬥

沃克蘭教授勤畜求實,埋頭苦幹,在40多年的學術生涯中,通過自己的教學科研活動,為近代化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這裡是一個學者的搖籃,不少有志青年在他的教育指導下,走向科學攀登之路,成為知名的化學家,把前人的事業發揚光大。其中著名的如泰納(J.Thenard,1777—1857),席佛羅維(M.E.Chevreul,1786—1889),毒物學家奧爾非拉(J.B.Orfila,1787—1835),以及德國的斯特羅邁耶(F.Stromeyer,1776—1835),L.格梅林(L.Gmelin,1788—1853),格梅林(C.G.Gmelin,1792—1860)等卓有成就的學者。
其次,沃克蘭教授這裡還是一個試劑工廠,生產銷售優質合用的化學品,為精確的科學研究提供物質保證。
沃克蘭教授有如下幾種專著:⑴《植物燃燒指導》(1794,1799,1803),⑵《植物液汁試驗》(1798),⑶在“化學記事”上發表了指導化學分析的論著(1799),1800年出了德文單行本,⑴《財政部審定試金手冊》(1812)。
沃克竺教授是一位技術高超的實驗化學家,一生中共發表研究論文376篇,研究內容涉及化學的計多領域。擇其要者例舉如下:
硝酸鋇製得氧化鋇(1797);以硫與亞硫酸鈉共沸製得硫代硫酸鈉(1799);研究鈰化合物並製備金屬鈰(1805);以鉛丹與稀硝酸共沸製備純的地氧化鉛並研究其組成(1807)……
屬於有機化學領域的工作有:對果膠的研究(1790),對滑榆膠(1797)、苯六甲酸鹽(1801)、植物白蛋白(1802)的研究,從天冬屬植物種芽中發現後來被稱為天冬醯胺的物質(Asparagine,1805),研究了金雞納樹皮並製得奎尼酸(1806),研究過顛茄(1809),從白瑞香皮製得後來叫做瑞香苷的物質(Daphuin,1812)。對精液(1791)、羊毛粗脂(1803)、頭髮(1806)、大腦物質(1811)、關節液(1817)進行研究,從母羊的羊水中發現一種後來叫做尿囊素的晶體物質(1800),從鳥糞中發現尿酸(1822)……
在沃克蘭教授的全部工作中,對岩石礦物的分析研究占很大比重。他曾發現玄武岩(1797)或冰晶石(1801)等不同礦物中含有鈉的成分;研究隕石的成分(1802—1803);分析過硅鈹釔礦(1801);證明金紅石與銳鈦礦同屬二氧化鈦的變種(1802—1807);分離鉑、鈀、銠、銥、鋨,有了“沃克生鹽”[Pd(NH3)4][PdCl4](1814);證實瑞典學者阿爾費得松(J.Arfvedspm,1792—1841)發現鋰土的工作,對鋰的發現做出有力證明(1817);分析過墨西哥產的天然碘化銀。化學史家柯普教授(H.F.M.Kopp,1817—1892)評價他的工作是始終處在科學發展的前沿當代科學水平這上,認為克拉普羅特(M. H. Klaproth,1743—1817)與沃克蘭的礦物分析,大大有助於定組成定律的確立。
最不朽的成就是他分析紅鉛礦發現鉻並對其比合物的主要特徵所做的研究(1797),再就是分析祖母綠(綠柱石)而發現鈹(1798)。
據文獻記載,對西伯利亞紅鉛礦(又名鉻鉛礦,PdCrO4)最早的分析是1766年進行的,以鹽酸溶解紅鉛礦,溶液呈美而綠色,併發與其中含有鉛。此後,莫斯科的賓海姆(Bindheim)以及沃克蘭教授等也分別做過分析,但幾份結果不一致。
1797年,沃克蘭教授重新進行精確的分析。他取粉碎的紅鉛礦樣品與兩份碳酸鉀共沸,得到碳酸鉛沉澱和含有一種未知酸的鉀鹽的黃色溶液。此溶液與汞盆溶液生成美麗的紅色沉澱,與鉛鹽溶液生成黃色沉澱,加氯化亞錫則溶液交成綠色,沃克蘭教授報告認為:它不似前人宣稱的那樣含有砷,或含有鉬酸、鈷、鎳和銅,也不含鐵,而是含有一種新金屬,其性質與所有其他金屬都不同,他繼續對鉻酸鉀、重鉻酸鉀、氧化鉻、鉻酸鉛等鉻化合物的性質做了認真的研究,由於鉻的許多化合物都有顏色,按富克勞及礦物學家阿雨(R.J.Hauey,1743—1822)的建議,命名此新元素力“Chromium”(中譯名鉻,是徐壽於1872年譯出的),是一種有廣泛工業用途的重要元素。克拉普羅特驗證了沃克蘭的這一發現。一種與紅鉛礦共生屬於次生礦物的磷鉻銅鉛礦(Pb2Cu(PO4)(CrO4)(OH)),西文即以沃克蘭教授的姓氏命名為Vauquelinte。不久,沃克蘭教授證實,祖母綠和紅寶石因分別含有不同價態的鉻化合物而呈不同色澤。同年,他以炭粉述原氧化鉻的方法製得灰色針狀的金屬鉻
分析祖母綠及綠柱石而發現新元素鈹,充分顯示了沃克蘭教授分析化學家的素養:周密的思考,嚴謹的態度,過細的觀察,嫻熟的技巧。在18世紀中後期,人們還不知道祖母綠就是略含鉻的低價化合物達到寶石等級的綠柱石,學者們分別做過不少研究。直到阿雨比較研究了二者的晶體結構、硬度、密度之後,才認定二者實乃同一種礦物,並請沃克蘭教授再做進一步化學分析。1798年2月15日,沃克蘭教授向法國研究院報告了他化學分析的結果,指明二者的化學組分相當一致,還進一步指明原來認為是鋁土的組分中,都含有一種新的土質,它的性質與鋁土不同:不能溶於過量的苛性鉀溶液,但可溶於碳酸銨,它的硫酸鹽也不能與硫酸鉀形成明礬,前人分析時未發現這一差別。由於此土帶有甜味,當時著名的化學家們建議名之為glucina(意力甜土)。後來克拉普羅特為了與也有甜味的釔土相區別,以Beryll(綠柱石)為根名之為“earth Beryllia”,新元素即命名為beryllium(譯名為鈹)。沃克蘭教授這一發現,曾經克拉普羅特及J.F.格梅林(J.F.Gmelin,1748—1824)證實。
1828年,德國化孛家維勒(F.Woehler,1800—1882),法國化學家伯塞(A.A.B.Bassy,1791—1882)以鉀還原氯化鈹的方法分別製得金屬鈹。純鈹的製備、鈹的工業化生產,則是以電解氯化鉀(鈉)與氟化鈹的混合物(1898),或氟化鋇與氟化鈹的混合物(20世紀20年代)的熔鹽的方式實現的。
由於鈹在機械工業、核工業、航天工業上的廣泛用途,現已被視力重要戰略資源,綠柱石仍不失為鈹的重要來源之一,綠柱石的化學組成是Be3Al2(SiO3)6。

結束語

沃克蘭教授一生未婚。從年輕認識富克勞之時起直到晚年,都由富克勞的兩位姐妹照料他的生活。對沃克蘭教授個人的其它記載不多,但做為科學院院士的形象,曾被著名作家巴爾扎克(Honors de Balzac,1799—1850)寫入描述19世紀初年巴黎市民生活的小說《賽查·皮羅多盛衰證》(1837年出版)中。對我們了解沃克蘭教授或可有一定參考價值。
巴爾扎克筆下的這位化學家,是“真正的哲人”並記下了他的助手和關於頭髮的研究工作情況。巴爾扎克以他“老是呆在書房裡或實驗室里。”“學者們只知道做學問”,學者們“只有頭腦、沒有別的”這樣的筆觸,描述了這位學者的勤奮和專註。
對這位化學家的平易近人,儉樸隨和,小說記下了他認真接待來訪者,耐心地向他們講述頭髮的組織和生長過程,贈給化妝品商人新的化妝品配方,也接受他們懇切的邀請,等等。巴爾扎克還寫道:“真正的學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是暗暗做了許多偉大的工作而生前並不因此而著名,但他們對頭腦簡單的人,差不多都和顏悅色,樂於相助”。
沃克蘭教授“是一位真正的化學家,他把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天中的每一刻都奉獻給了化學”(G.居維葉)。他本人的成就是巨大的,他還為後來人開拓了前進的道路,促進了近代化學的發展。今天已經是例行操作的化學分析技術,有些是那時的創造發明,當時從動植物體分離提純有機物還比較困難,化學試驗的條件還比較原始,科學的分子原子學說等重要化學理論尚待形成,他還不能如我們今天這樣運用科學概念進行思維,可知沃克蘭教授完成上述工作的艱巨性。
①富克勞(AntoineFrancois de Fouroroy),1755年6月15日生於巴黎。1785年,進巴黎科學院,先從事自然歷史和解剖學研究,后從事化學研究。有50多項論著(如對多種亞硫酸鹽、笑氣、氯酸鉀的氧化反應、天然鉑的王水殘渣的研究、製備過磷酸鈣,從尿中製得尿素、對多種體液的研究,對於醇生成醚的反應以及尿石和多種有機物組成的分析研究等等)是共同完成的。1809年12月16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