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
皮瓣
皮瓣是一具有血液供應的皮膚及其附著的皮下脂肪組織所形成。在皮瓣形成與轉移過程中,必須有一部分與本體(供皮瓣區)相連,此相連的部分稱為蒂部,以保持血液供應,其他在面及深面均與本體分離,轉移到另一創面后(受皮瓣區),暫時仍由蒂部血運供應營養,等受皮瓣區創面血管長入皮瓣,建立新的血運后,再將蒂部切斷,始完成皮瓣轉移的全過程,故又名帶蒂皮瓣,但局部皮瓣或島狀皮瓣轉移后則不需要斷蒂。
1、按供瓣區與受區的遠近距離,可分為局部、鄰位、遠位皮瓣。
(1)局部皮瓣:取自缺損周圍組織形成的皮瓣,包括推進皮瓣、旋轉皮瓣、易位皮瓣等;
(2)鄰位皮瓣:取自缺損鄰近部位的皮瓣,如用於鼻再造術的額部皮瓣。
(3)遠位皮瓣:取自距缺損較遠部位的皮瓣,包括直接遠位皮瓣、間接遠位皮瓣、遊離皮瓣。
2、按皮瓣的供血模式劃分,有隨意型、軸型皮瓣。
(一)隨意型皮瓣:1、局部皮瓣(滑行推進皮瓣、旋轉皮瓣、交錯或易位皮瓣
2、臨位皮瓣:3、遠位皮瓣(包括直接皮瓣、直接攜帶皮瓣、管形皮瓣、遊離皮瓣)
(二)軸型皮瓣 1、一般軸型皮瓣 2、島狀皮瓣 3、肌皮瓣 4、吻合血管的遊離皮瓣
5、含血管蒂的皮膚複合組織遊離移植(包括骨肌皮瓣、組合皮瓣、預製的軸型皮瓣)
3、按照組成成分劃分,有單純皮瓣、筋膜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等。
4、按皮瓣的轉移方式劃分,有旋轉、推進、易位、翻轉、交叉、即時與延遲、直接與間接轉移等皮瓣,和通過吻合血管的遊離皮瓣;
5、按皮瓣的形狀劃分,扁平皮瓣、菱形皮瓣、三角形皮瓣、袋狀、島狀等皮瓣,和Z成形術、W成形術、V-Y手術、Y-V手術等所形成的皮瓣。
6、按蒂的情況劃分,有單蒂、雙蒂、皮下組織蒂、血管蒂、血管神經蒂皮瓣等;
此外,還存在以功能命名皮瓣,如襯裡皮瓣,及按供皮區部位命名的皮瓣,如用於指端外傷修復的魚際皮瓣。
(1) 心理護理 皮瓣移植術雖然效果佳,但是其手術要求高,風險大,一旦失敗將造成新的皮膚及軟組織(供區)的畸形和缺損。而且部分皮瓣轉移術如遠位皮瓣、管狀皮瓣移植術,由於手術次數較多,療程長,需要經過成形或延遲→轉移→斷蒂等階段,而術后又常需姿勢固定,給患者造成痛苦和生活不便。因此,術前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做好充分解釋工作,使患者了解手術方案,認識手術的優點及可能出現的併發症,說明術后姿勢固定所引起的不適,並指導患者模擬術后姿勢,以提高適應能力和在床上的生活習慣,減少術后的痛苦和情緒波動。
(2)協助完成必要 術前檢查,以排除潛在疾病及手術禁忌證 除外科常規術前檢查外,根據皮瓣移植術的特點,還必須行:A。術前照相;B。皮膚準備,包括供皮區及受皮區;C。軸型皮瓣轉移術前應以多普勒超聲血流聽診器探測血管位置及走向並做好標誌。
(3) 病室準備 為避免感染,為皮瓣成活創造條件,對病室紫外線消毒,每日3次;消毒液拖地,擦洗全室;各用物消毒備用。床單被套高壓滅菌。控制室內溫度,使溫度恆定在25℃-28℃,溫度過高,患者不適,溫度過低,局部血管痙攣,影響血運。
(4) 禁止吸煙。
(1) 嚴密觀察皮瓣血運 可通過皮溫、皮膚顏色、腫脹程度、毛細血管反應等指標,耐心細緻地全面觀察,綜合判斷,及早發現問題,以求早期處理。
(2) 皮膚顏色 主要觀察移植組織膚色是否紅潤、蒼白、紅紫。因人體各部位膚色不一樣,觀察時注意既要與供、受皮區周圍膚色相比,又要與受皮區膚色相比。若皮膚顏色變淺或蒼白,提示動脈血供不足,有栓塞或痙攣。相反,顏色大片或整片變深應考慮靜脈血迴流受阻。隨著血栓加重,繼而變為紅紫或黑紫。本組4例皮瓣邊緣小面積壞死,因當時使用局部烤燈照射,而影響皮膚顏色觀察,未引起護士注意,最終導致皮瓣邊緣壞死。
(3) 皮溫 注意與鄰近正常組織相比較。一般移植皮瓣溫度與健側皮溫相差0.5℃-2℃,若比正常皮溫相差低於2℃,提示將發生血液循環障礙。如皮溫突然增高超過正常範圍,且局部有刺痛感覺或疼痛持續加重,提示有感染可能。移植的皮瓣常用多層紗布覆蓋,以防受外界溫度影響。本組2例術后4天開始皮溫升高,疼痛加劇,最終由於皮瓣下感染延期癒合。
(4) 腫脹程度 術后皮瓣均有水腫過程,3-4天後靜脈逐漸溝通,皮瓣靜脈迴流即可迅速改善而消腫。根據腫脹程度可出現皮紋存在、皮紋消失、水泡。動脈血供不足皮瓣塌陷,皮紋增多;靜脈迴流受阻,皮紋消失,張力增大,表面光亮,有水泡或皮紋出血,如動靜脈同時栓塞時,腫脹程度不發生變化。
(5) 毛細血管反應 用棉簽壓迫皮瓣皮膚,使皮膚顏色變白后移去棉簽,皮膚顏色即轉為紅色。這段時間為毛細血管充盈時間,正常為1-2s,如果毛細血管充盈緩慢或消失,則可能是血液循環中斷,應立即引起注意。筆者認為觀察毛細血管充盈時間應與其他指標綜合分析考慮。
(6) 判斷皮瓣生長情況 可用釘頭刺入皮瓣內5mm,拔出后輕輕擠壓周圍組織,若有鮮紅血液溢出,說明正常。若反覆針刺后仍不見血液溢出,說明可能存在動脈危象;若暗紅色血液溢出,說明靜脈血流受阻。發現上述情況應及時通知醫生處理,以免肌皮瓣壞死。早期發現,早期處理是關鍵。
(7) 保溫護理 術后保溫尤為重要,皮瓣局部給60W烤燈持續照射7-10天,烤距為30-40cm。用無菌巾遮蓋燈罩和皮瓣,使之保暖,但要注意烤燈距皮瓣不要太近以免燙傷,夏季間歇照射。
(8) 術后體位 術后體位的安置是保證皮瓣的血供和靜脈迴流、促進皮瓣成活的重要措施之一。術后保持患肢高於心臟,抬高患肢10°-15°,維持功能位或根據手術部位適當調整。以保證動脈供血又利於靜脈迴流。
禁止患側卧位,防止皮瓣受壓或牽拉,避免皮瓣痙攣導致皮瓣缺血壞死。盡量採取滿足患者的體位,要經常巡視患者,特別是熟睡患者,注意保持體位,同時向患者解釋體位固定的重要性,使其密切配合治療,及時糾正不正確姿勢。
(9) 疼痛護理 疼痛可使機體釋放5-羥色胺(5-HT),5-HT有強烈縮血管作用,不及時處理可致血管痙攣或血栓形成,故術后應及時給予止痛。局部包紮固定,保護肢體,避免活動時損傷皮瓣,引起疼痛,包紮不要過緊以防壓迫。術后所有治療護理操動作輕柔,如注射、輸液、換藥、拔引流管等,盡量減輕疼痛。
(10 )維持有效血液循環血容量不足可引起心搏量減少,周圍血管收縮,從而影響皮瓣血供,威脅再植組織存活,故術后應注意觀察生命征及全身情況,補足血容量。同時遵醫囑予抗痙攣、抗血栓等治療,注意觀察藥物療效及副作用。
(11) 預防傷口感染 早期及時合理應用抗生素,嚴格無菌技術操作,保持敷料清潔乾燥,保持皮片引流通暢,觀察引流液顏色、量、性質做好記錄,防止皮瓣皮空隙處積血、影響皮瓣成活。給予飲食指導,囑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增強抵抗力以利組織修復。同時加強基礎護理,預防壓瘡、病室每日進行空氣消毒,定時開窗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