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社會化
金融社會化
金融社會化是金融機構和社會成員共同形成有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金融環境和金融行為的過程:後者是社會行為遵循金融方式和規則的過程。
(1)金融社會化反映金融與社會之間的共生關係。金乃貨幣,融即通達。金融形成於社會成員間的貨幣流通、信用交易等經濟活動,其發展必須立足國情、世情,在促進社會發展中實現自身的長足發展。金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繫的。“金融社會化、社會金融化”,就是既要用社會建設的目標和方法來加強發展金融,又要以金融發展的成果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內生動力。
(2)金融社會化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金融社會化契合了中國先秦以來富民、惠民的“民本”思想。通過金融的社會化建設,支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逐步縮小社會階層問的收入差距,尤其是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削弱馬太效應影響,對於實現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金融社會化指明了金融發展的重要方向。現階段,中國發展面臨最大難題和制約就是市場體制落後,應該運用社會化方法把政府、企業、金融、社會各方力量聚合起來,形成金融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把國際先進的金融原理與中國國情結合起來,走有中國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
一是,金融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目標更好地結合。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金融沒有自己的目標,只是作為實現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出納”而存在,積累了巨大的金融風險;亞洲金融危機以後,金融業開始強化風險控制,強化自身利益最大化,基層融資業務被邊緣化,淡化了社會發展目標和社會責任。現在看來,只有將社會責任看成是金融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才能實現金融和經濟社會共同發展。
二是,金融服務要把“錦上添花”和“雪中送炭”更好地結合。金融既要為經濟效益好的領域“錦上添花”,也要為社會瓶頸領域“雪中送炭”,大力支持政府解決社會瓶頸領域融資難的問題,尤其是支持中西部、“三農”、縣域經濟、中小企業等融資瓶頸領域的發展。
三是,金融工作要把融資權與監督權更好地結合。融資權也是一種基本人權,通過正規金融渠道獲取發展生產、致富創業所需的信貸資金支持,是社會各階層,尤其是中低收入階層應有的權利。這是體現公平正義、平等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金融體系是社會公共資源的一個組成部分,要突出其社會性,就要把公平正義延伸到金融領域,體現社會公平正義、金融公平正義、機會平等,為一切有勞動能力、創業能力、發展能力的勞動者提供服務,使他們擁有平等的社會發展機會。當前金融市場的建設重在基礎制度建設,積極發揮金融在促進社會公平中的作用,不僅需要實現公眾參與、公眾受益,還要把社會主義金融建設成為惠及全體人民、使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權的新的社會發展工具,覆蓋全體人民,推進社會穩定繁榮。在推動建設“人人享有平等融資權”融資體系的同時,還要把社會監督作為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手段。中國是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社會,通過金融社會化的方法能夠凝聚政府、專業組織、企業等各方社會力量,給力市場建設、信用建設和制度建設,有效控制銀行經營中的信用、操作等風險,開創依託社會共建、低成本防範金融風險的良性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