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艋舺的結果 展開

艋舺

台北市西區地名

艋舺是台北市一個古老的城區,位於台北市西區,是台北市發展的起點。地名是因平埔族徠獨木舟聚集在此地並稱呼此地“艋舺”而來,少數民族語為“Moungar”,來台的福建泉州人聽到,就以艋舺漢字的閩南語發音Monga為諧音作為地名。當時他們除了射魚為生外,還以獨木舟載運所產的蕃薯,苦茗順淡水河而上,和漢人進行物物交易,淡水河濱群舟蝟集,以此景象稱為“艋舺”。

歷史沿革


艋舺是台北最早形成的街市,是一個因河運而開始發展的內港。歡慈市有最早的碼頭和台北最初的市集,原來的名稱叫蕃薯市,百年老店:新協和藥行,艋舺教堂,青山宮均位於此;西昌街224巷內聚集數十家草藥店,因而有青草巷的名稱。廣州街,西園路的發展,都源於龍山寺的興建,西園路上仍留有佛具店,綉庄等宗教性質店鋪。廣州街上除龍山寺外,另有艋舺隘門,淡北育嬰堂碑,黃氏宗祠等著名景點。環河南路在艋舺商業興盛發達的年代,是各家勢力較勁,風雲際會的碼頭區,還有展現艋舺文風的學海書院。桂林路57巷,65巷的舊貨市場,據說其中充斥不少來路不明的貨品,因此“賊仔市”之名不脛而走;華西街一帶因巷道彎曲,形如人腹凹狀,故名為“凹月斗仔”。日佔時期,被划入“游廓”(風化區),高張艷幟,聲名遠播;光復后,改名“寶斗里”,1997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廢除公娼,才使得華西街特種營業消寂下來,現在每到夜晚便湧入大批人潮,以中華民俗藝品和台灣小吃為主,從海產,燒酒蝦,羹湯到最具特色的蛇肉,蛇湯,成為目前本區最繁華的地段之一。在碼頭形成之前,蕃薯是最主要的交易貨品;在碼頭形成之後,娼妓便隨之而生。
蕃薯市改名歡慈市后,日本新統治者為了因應大批單身來台就業的男性,便劃出了游廓區(即風化區)。
艋舺經過一百多年的變遷,現在僅有直興市場街道兩側留有大正時期的紅磚樓房,緊臨歡慈市的入船町。進入歡慈市的古街名原稱媽祖宮口,本來路中有座媽祖廟,但在日據時代晚期因拓寬道路遭拆除,而另在十字路口興建一棟歐風白樓。

旅遊景點


艋舺 2張
艋舺

龍山寺

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創建,在當時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無論是祈福消災,集會議事,甚至昔日械鬥郊拼,都以龍山寺為指揮中心,而凡是蓋上龍山寺印的文件,也都具有相當正式的效用,可想見該寺和艋舺的歷史發展真是息息相關!
列為台灣地區二級古迹的龍山寺,最引人注目的是供奉分屬佛道的眾多神明和精彩的建築,正殿主奉觀世音,但也同祀道教的媽祖,文昌,關帝君 央A方便當時來自不同區域的移民,同聚在此祭祀。在建築特色方面,龍山寺繼承了中國南方的傳統,又兼受外來風格影響,相當具有觀賞價值,前殿及正殿結構奇巧的藻井,精雕細琢的石雕,轎頂式屋頂造型的鐘鼓樓,琳琅滿目的書法和詩句,以及各種姿態,神情變化豐富的神像,出自名將手工的前殿銅鑄龍柱,皆是令人讚歎的藝術瑰寶。

青山宮

青山宮位在昔日蕃薯市街附近,建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供俸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由泉州惠安人奉請來台,一般相信青山王具有清除瘟疫的威靈,同時和城隍爺一樣掌理陰間司法。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二日為青山王誕辰,祭典於兩天前展開,青山王神輿與所屬部將,於晚間七時開始繞行艋舺街巷,稱為“暗訪”。加上民間遊藝陣頭及來自各地的信徒,將整個祭點活動點綴地熱鬧非凡。

蕃薯市街

艋舺的發展,由淡水河畔開始,往內地呈“廿”字形。三百多年前,今日的貴陽街二段就已發展為街肆,初期開墾的漢人常與平埔族人在此交易,由於交易物多數是蕃薯,因此就以“蕃薯市街”稱之,此即台北的第一條街道。日據時期更名為“歡慈市街”,與鄰近的凹月斗仔街(今華西街)同被划入“游廓”,居民多為日本人。至今,街道上仍遺留著仿洋樓式的日據建築,和傳統雜貨小販,糕粿店,香鋪等,供後人回味往日時光

艋舺教堂

艋舺祖師廟旁醒目的艋舺教堂,為來自加拿大的馬偕牧師所建立。清光緒三年(1877年),馬偕來到艋舺傳教,建教堂,遭遇相當多的挫折,排外的居民甚至將教堂拆得片甲不留!1879年,馬偕選擇較偏僻的八甲庄(即現址)重建教堂,中法戰爭時(1884年)又遭毀損,馬偕於是爭取官方賠償再次重建,恰巧當時艋舺有三人高中秀才,地方人士認為是"比廟宇更高"的教堂尖塔帶來好運,馬偕才得以順利傳教。

新協和藥行

位在貴陽街二段的新協和藥行,建於清光緒年間(約1875年),已有百餘年的歷史,自當年創立者~張乞食,迄今已歷四代,受惠於這家“百年老店”者不知凡幾,甚至有遠自東南亞地區聞名而來的顧客!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昔日的中藥材店也掛起藥商許可執照,繼續以正規方式弘揚仁心仁術的醫德。

艋舺隘門

系清嘉慶年間所建,做為入暮后或緊急事故時管制出入之用,主要用來防禦北方大龍峒的同安人,門內狹窄曲折的九曲巷,龍峒的同安人,門內狹窄曲折的九曲巷,有便於埋伏突襲的作用。在治安不安定的移民社會,隘門可說是民間社群用以自保的防衛措施。這座艋舺僅存的防禦設施遺跡,原以磚石砌成,后因年久失修,當地居民改用鋼筋水泥重修,並在頂層供奉福德正神,舊時原貌已不復見。1975年列為台灣地區古迹,並撰撰文記之,緬懷過去先民的一頁開發史。

淡北育嬰堂碑

廣州街原名“育嬰堂邊街”,系當時此街道上有一間育嬰堂,(類似現今孤兒院),舊址在今仁濟醫院內。同治年間,艋舺已發展為相當繁華的都會,時有棄嬰,孤兒,甚至溺殺女嬰的惡習,當地縣丞與富紳不忍見此現象,乃聯合募捐購地興建育嬰堂,收容無依幼童,堂內設有乳婦房,供乳母育嬰。而經費的來源主要有二:一是向淡水進出口貿易的船隻抽取部分稅收;一是在台北城內建屋十間,向承租店家收取租金,以維持育嬰堂的運作。

黃氏宗祠

黃氏宗祠全名“江夏黃種德堂”,一般簡稱種德堂,建於清咸豐年間,原為艋舺富商黃祿的私宅,后捐出作為黃氏宗祠,黃氏原為江夏望族,居於艋舺的黃姓族人另加"種德"二字,期勉自己與後世子孫,祠中供奉列祖列宗牌位,逢固定節日,宗族便聚集在此舉行祭祖典禮,不僅是傳統社會重視家庭倫常的表現,也帶有承先啟後的意涵。

西門町

現在一般所指的“西門町”範圍大概是東起中華路,西到康定路,北起漢口街,南至成都路二段,包括昆明街,西寧南路,漢中街,峨眉街,武昌街二段,衡陽路,寶慶路等。在西元1885年“新起街”闢建之前,這一帶還是野草蔓生的荒冢公墓,西門町之名源於西門,西門是台北城的五座城門之一,但早在日據時期就被拆除,而“町”則是日據時的行政單位。

艋舺清水岩

清水岩俗稱祖師廟,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8),列入台灣地區三級古迹,在當年的“頂下郊拼”械鬥中,是一關鍵地點,對艋舺,大稻埕歷史發展有絕對的影響性。該廟所祀奉的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蓬萊祖師,為泉州安溪人的地方信仰,相傳清水祖師是宋代高僧俗名陳昭(一說其名叫應),生前行醫濟世,祈雨救旱,鄉民深受其惠,逝世后被泉州人奉為守護神。台灣的清水祖師像都是黑臉造型,因此又有“烏面祖師”的稱呼。
參觀艋舺清水岩,可在內殿,中殿和前廳發現三個不同年代的石柱,匾額,這是因為祖師廟曾歷經兩次大幅翻修。一次是嘉慶年間一場暴風雨造成嚴重摺損,由富商翁有來捐款修繕;而咸豐三年的“頂下郊拼”卻使得祖師廟幾乎毀於一旦。當年安溪人的聚落,正好介於積怨頗深的三邑人與安溪人之間,械鬥發生時,三邑人取得安溪人的同意,燒毀祖師廟沖入同安人居住的八甲庄,寡不敵眾的同安人於是將其所信奉的城隍爺帶出,舉庄逃往北方的大稻埕。這次的破壞,一直到同治六年才由安溪茶商集資重建。

青草巷

西昌街224巷內聚集了十多家草藥店,隨處可見蔥綠蒼翠的藥草,是艋舺地區最富傳統古風的專業巷道。移民初來開墾之時,流行疾病盛行,而專業醫療人員又相當稀少,於草藥店就成為一般民間的診療機構,藥店老闆雖多數不諳診療治病之道,但民間口耳相傳的藥方,還是可在藥草店購得所需藥材,並諮詢服用方法,久而久之,各家藥店倒也都發展出幾帖"祖傳秘方"來。這裡供應的藥草種類多達一,兩百種,產地大都在台灣本島,來自北部地區的多為新鮮的藥草,南部地區供應的則是乾燥過後的藥草。走一趟青草巷,在熱絡穿梭的人群中,彷彿又回到那民風古樸的年代,一如冬天藥材進補,夏日青草退火的生活哲學,依舊流傳在今日民間。

地藏王庵

地藏王庵創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供奉地藏王菩薩,列為台灣地區三級古迹。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慶祝地藏王誕辰的慶典儀式熱鬧而隆重。
該寺的興起與艋舺地區的開發息息相關,當時死於天災,病疫及械鬥的移民不在少數,協助亡靈前往西方極樂世界的地藏王菩薩,於是成為非常重要的信仰。日據時代,日人曾想將地藏王庵收歸官有,引起民眾強烈反彈,最後在信徒的大力奔走下,決將該廟隸屬於龍山寺,藉著龍山寺強大的勢力,阻撓了日本當局。此後,地藏王庵的重要慶典都會有龍山寺的法師參與主持。

學海書院

學海書院系現今台北市唯一現存的書院古迹,建於清道光十七年(1837),列為台灣地區三級古迹。書院落成時,采艋舺諧音取名“文甲書院”,"學海"則是後來的名稱,著名的大龍峒舉人陳維英曾在此主講,大廳上仍留有他所撰的對聯。書院主要由講堂,祭祀廳和學舍組成,講堂是院長授課的所在;而其後方的祭祀廳,供奉著宋儒諸子等先賢牌位,頗有警惕學子見賢思齊的用意;地基較低,隔間狹窄的廂房,則是供學子起居閱讀的學舍。

今日艋舺


概述

1920年,日人將台北改製為台北州,施行地方制度,將“艋舺”改為“萬華”,取其“萬年均能繁華”之意。
今日的萬華區經過幾度的行政區調整,早已把範圍擴張許多了,中華路以西迄新店溪,忠孝西路以南,都包括在萬華區內,在這片土地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故事,伴隨著台北市的發展。
依據台灣堡圖,舊艋舺的範圍北至忠孝西路,東至中華路一段(台北城西城牆),西至淡水河,南至三水街。現代一般人將三水街以南至縱貫鐵路(鐵路地下后變成艋舺大道)之間也當作艋舺的一部份,但是三水街以南至大排水溝(加蓋后變成西藏路)的地段是 下崁庄。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貴陽街的地段本屬艋舺,現代一般人卻視為‘西門町’(這裡戰後屬城中區,1990年划入萬華區)若說台北的繁榮始於萬華,一點也不為過。
‘一府、二鹿、三艋舺’正是最好的鐵證,在當年連黃口小兒都朗朗上口。今日的貴陽街二段更是台北市的第一條大街,當年凱達格蘭平埔族駕著獨木舟,蒞此與漢人大量交易蕃薯,因而稱為蕃薯市街,更是台北市的商業行為濫觴,也造就了今日的繁榮台北。

發展

萬華區目前的發展定位為結合流通商業、傳統人文景觀、現代化交通樞紐、優質居住機能以及休閑生態保育等新艋舺意象。就整體發展方面而言,首以大眾運輸為導向建立全區完整的生活機能以及台北市西區發展的重心。南北向發展主軸為康定路及萬大路,藉由南北向軸線之連接,北萬華之行政、文化、商業休閑及金融活動與南萬華的居住、休憩活動互相串聯。東西向發展主軸為和平西路,配合捷運站的設置,提升土地使用機能。加以萬華火車站雙子星BOT案正式啟動將帶動附近地區商業發展,而西門商業區則發展為台北市西區辦公及商業中心。

構想

在分區發展方面的構想,西門中心商業區為購物娛樂、商業、電影藝術文化中心為導向。龍山寺傳統街區為歷史、寺廟街區,傳統美食及觀光夜市特色商業街區等。以及河濱工商產業區、萬華火車站商業特區。再加上西南住宅休閑區,以青年公園、堤外親水公園為中心。現今本全區交通便捷,四通八達,更是旅客及貨物及集散地。並有農產、漁產、畜產運銷公司、環南家禽市場、環南綜合市場等,堪稱為本市民生物資供應之大本營,是在地人安身立命的好地方,也是外地人的新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