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海洋大學二級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1984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1990年在國內率先設立環境海洋學博士點,2000年獲批我國第一批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同年設立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2001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列全國第7位,2013年“環境學生態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地質工程、海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5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環境科學、環境工程、環境地質工程、岩土工程等5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和環境工程專業學位授權點;能源與環保領域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是全國首批25個工程博士專業授權點之一;其中環境科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為國家特色專業和山東省重點學科。

學院擁有海洋環境與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重點實驗室,是“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獲批建設環境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院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山東省級教學團隊,與英國東英吉利大學中英中心簽署“2+2”聯合培養協議。

歷史沿革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廈門大學海洋系的理化組部分師生調到青島,與原國立山東大學海洋研究所合併,成立了國立山東大學海洋系。1959年成立山東海洋學院。1978年至1983年,經教育部批准,先後成立了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研究所、河口海岸研究所。這些研究所的部分科技人員,成了現在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幹。1984年經國家教委批准、成立山東海洋學院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1988年山東海洋學院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1992年成立海洋環境科學研究所,1998年成立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下轄海洋環境科學研究所、工業水回用技術研究所、資源與環境工程勘察設計檢驗中心和海洋生態動力學山東省重點實驗室,青島海洋大學環保中心也掛靠研究院合署辦公。2001年校內再次整合,成立了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形成了融教學、科研及服務三位一體的新的實體。
在教學方面,學院下設環境科學系和環境工程系,環境科學專業和環境工程專業均有學士點、碩士點和博士點,並有環境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以及“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科研方面有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海洋環境保護研究中心,海洋生態環境教育部重點開放實驗室等科研機構及其所轄研究人員和儀器設備。在為社會、經濟及國防建設服務方面,東方紅2號海洋調查船和衛星地面站,可提供從空中到海上現場監測海洋環境的技術平台,掛靠於學院的中國海洋大學測試中心擁有先進的監測、測試和分析儀器設備,持有全國甲級環境評價證書和全國甲級海域使用論證資質證書等高級別的資質證書,一大批資深業精的技術骨幹,共同形成了為社會、經濟、國防和地方建設服務的堅實後盾,在環境監測與污染治理、區域功能規劃與管理對策,環境健康與生態修復等方面有顯著的優勢。
早在1958年初山東省的沿海環境資源調查和1958-1959年的第一次全國海洋綜合調查中,學校的師生已經充任了主力和技術骨幹。到六十年代,則已開始了海洋環境水溫預報和海洋生態學的研究。七十年代以關注膠州灣的污染為契機,各相關專業的教師開展了更多的合作調查與研究,其後又進一步相互交叉、滲透,為創建我國的海洋環境科學學科做出了奠基性的貢獻。199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青島海洋大學設立了我國第一個環境海洋學碩士點和博士點。1994年環境海洋學成為山東省重點學科,199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評估驗收。199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環境化學為碩士點。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環境海洋學碩士點、博士后拓寬為環境科學碩士點和博士點,並批准設置博士后流動站。1999年經全國“長江學者獎勵計劃”評審委員會批准,設置“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崗位。作為環境工程學科主要源頭之一的海洋地質學,也可溯源於山東大學地礦系。1987年經國家教委批准,山東海洋學院地質系增設了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碩士點,1995年增設近海工程碩士點。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拓寬環境地質碩士點為環境工程碩士點,2000年升格為環境工程博士點,2001年整建制調入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設有環境科學系和環境工程系,現有教職工82位,有院士2人,“泰山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1人。教授和副教授58人,實驗教學人員8人。在站博士后9人,博士生190餘人,碩士生320餘人,本科生400餘人。已形成院士領銜,長江學者、千人、傑青、海外綠卡教授為學術帶頭人的教學科研隊伍。
迄今已主持和參加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和面上基金項目,國家“九七三”和“八六三”項目,國家攀登計劃B專項以及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項目超過200多項,累計科研經費2000多萬元。榮獲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成果獎一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一項,部、委、省級科技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項。榮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二、三等獎各2項。出版專著和教材16部,榮獲國家自然科學專著一等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各1項,1部列入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2部列入“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另外還有5部教材已入選國家級“十五”重點教材編著計劃。

學科建設


學院的科學研究和學科建設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海洋環境動力學的研究,特別是淺海環境及物質長期輸運理論的研究,為海洋污染物擴散、運移和海區自凈能力預測奠定了基礎;被美國重要學術雜誌“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和水利學進展”評價為一“重要進展”,並被應用於切薩匹克灣等許多海灣的水質、營養鹽輸運、富營養化及生態演化規律的研究中。依此理論框架,還開展了中德政府間環境海洋學合作研究;在國內則承擔了國家基礎科學發展規劃項目(即“九七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或重大項目以及部委省級重大或重點項目的研究。在海洋環境災害——風暴潮的研究方面,馮士筰的專著《風暴潮導論》是國際上同類專著的第一部;關於風暴潮動力機制及預報方法的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海洋水團分析與海洋水溫預報方面的系列成果也有自己顯著的特色。海洋生態系統動力學的研究,屬國內最早開展者之一,業已成為頗具優勢的研究群體,對膠州灣、渤海黃海東海河口生態系統及典型養殖水域的調查、研究和模擬取得了重大進展,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跨學科重大項目、中德國際合作研究等重大課題,發表論文100多篇,SCI收錄40餘篇。關於大氣—海洋污染化學的研究,在多沙河口的生物地球化學、大氣向海洋的物質輸送、化學污染物的海洋生物富集等方面的研究,有不少創新的成果,出版專著6部,發表論文200餘篇,SCI收錄50餘篇。
在海洋與工程環境的調查,監測、評價、規劃、治理與對策研究方面,既是國內最早開展的單位之一,也做出了顯著的成績和較大貢獻。例如關於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的原則與方法的研究,海洋環境評價的技術原則與方法的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起草諮詢,我國渤海和10個海灣2000年水質預測及物理自凈能力的研究,勝利油田灘海地區石油勘探開發對環境及生態資源的影響和控制對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