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當戰役
色當戰役
發生於1870年9月1日普法戰爭時期。戰鬥的結果是普軍俘虜了法皇拿破崙三世及其麾下的軍隊,雖然普軍仍需要與新成立的法國政府作戰,但此戰實際上已經決定了在普法戰爭中普魯士及其盟軍的勝利。
色當戰役
普奧戰爭結束以後,普魯士日漸強大,但是,緊靠法國南部的四個小國還仍然沒有被俾斯麥統一,而俾斯麥是下決心要統一除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國家。
所以要實現德意志的最後統一,必須統一這幾個小邦國。可是,俾斯麥知道,這四個小國緊靠法國,不願喪失對這四個小邦的影響力,一旦普魯士強行佔領,法國豈會善罷甘休?更何況,法國佔領著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德語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德國民族主義者(非俾斯麥本人)早想收復那裡了。
對於正處高峰時期的俾斯麥來說,找個借口與法國打一仗,既統一了南部四小國,又佔領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是再合適不過了。可是,與法國開戰的機會遲遲未到,俾斯麥等得手痒痒的。
再說法國一方,當時是拿破崙的侄子路易·拿破崙·波拿巴當皇帝,史稱拿破崙三世。這個人是個政治陰謀家和軍事冒險家。1848年法國革命失敗后,他竊取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大權,又於1851年12月發動政變,恢復帝制,建立了歷史上所說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崙三世是個陰險,狡猾,殘忍之徒,總希望通過戰爭解除維也納體系對法國的束縛,當時皇后歐仁妮就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
這樣一個人,當然不會坐視普魯士的強大而不顧。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該統一,應分成三個部分,南北德國應該對立起來。這樣法國才可以從中漁利。”
不僅拿破崙三世如此,當時法國的另一位大臣梯也爾也哀嘆:“奧地利的失敗意味著法國400年來遭到的最大災難。從此,失去一張阻止德國統一的王牌!”
這樣,普、法雙方各懷鬼胎,開始了明爭暗鬥,都在尋找挑起戰爭的契機。
法國率先一步,普奧戰爭剛結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魯士兌現戰前許下的諾言,要求普魯士同意法國侵佔比利時和盧森堡。並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國的領土劃分問題。這無異要從普魯士身上咬去一塊肥肉,"鐵血宰相"俾斯麥當然不會同意。不過他使了個心眼兒,沒有明確予以拒絕,而是要求法國把這事寫成備忘錄,"我好回去給我們國王商量"。法國大使不知是計,就照辦了。
俾斯麥拿到備忘錄,沒有去見皇帝,而是把它送給了同樣想稱霸歐洲的英、俄,試圖挑起英、俄與法國的矛盾。拿破崙三世知道了俾斯麥的做法,火冒三丈,決心與普魯士決一雌雄!
儘管如此,法國並未立刻動武。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終於使戰爭爆發了。
原來,西班牙女王伊沙貝拉被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女王流亡國外,王位空缺,俾斯麥看到有利可圖,就派人收買了新成立的西班牙臨時政府,提議讓普魯士國王威廉的堂兄利奧波德親王去繼承西班牙王位。俾斯麥的意圖很明顯,普魯士的親王做了西班牙的國王,法國腹背受敵,打起仗來,普魯士前後夾擊。
拿破崙三世也看到了這種危險,隨即就把抗議書遞到了普魯士國王手中,抗議書說,西班牙王位應由西班牙人去坐。否則,法國也可派去一個國王!對此,俾斯麥非常氣憤。同時,法國政府內部議論紛紛,不少人要求普魯士收回成命,否則將把這件事視為戰爭的原因,雙方劍拔弩張。突然,事情卻有了轉機,利奧波德親王在別人勸說下,宣布放棄西班牙國王候選人資格,他說:"本來,只要西班牙人擁戴,我可以去作他們的國王。但我不想為此引發一場歐洲戰爭。"
於是,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就告結束。可是,拿破崙三世看到事情這麼簡單就完結了,認為普魯士害怕他,所以他得寸進尺,提出更進一步的要求。
他令法國駐柏林大使去面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要求普魯士作出書面保證,保證今後決不再派任何普魯士國王家庭的人去任西班牙國王。
1870年7月13日,威廉一世在度假地埃姆斯會見了法國大使。對法國的要求,威廉一世也感到無理,所以斷然予以拒絕。然後威廉一世把會談結果用電報告訴俾斯麥。
俾斯麥本來對法國這種節外生枝之舉十分不滿,如果沒有法國干預,恐怕利奧波德親王已經成為西班牙國王了。正在俾斯麥難以咽下這口氣時,威廉一世的電報到了。電文的內容主要有:法國大使提出的無理要求不能接受,我已經予以拒絕;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已經通告了法國大使,由此引出的矛盾已經過去;關於此事,我不準備再接見法國大使了。
俾斯麥饒有意味地仔細閱讀著電文,突然他抬起頭來問身旁的參謀總長毛奇和陸軍總長房龍:"如果與法國開戰,我們能否取勝?"
這兩個人也是"鐵血政策"的得力執行人,立即說:"一定取勝,我們會全力支持您的。"
"好!"俾斯麥喜形於色,立刻手指電文,"我們可以……"說完,三人哈哈大笑。
第二天,報紙公布了威廉一世的"埃姆斯急電",但內容已經變味了。原來俾斯麥為了挑起戰爭,故意激怒拿破崙三世,他把電文作了改動,然後拿去發表。
法國人看了電文,感到普魯士國王如此無禮,非常氣憤。尤其是拿破崙三世,認為普魯士是在讓自己出醜。這樣在議會的支持下,拿破崙三世終於忍耐不住,於1870年7月19日,宣布對普魯士開戰。狂妄的拿破崙三世還說:"我們這隻不過是到普魯士作一次軍事散步!"
戰爭開始時,拿破崙三世充滿了信心,他把號稱40萬的大軍調到前線,準備採用先發制人的策略一舉沖入德意志境內,打敗普魯士。於是他自封司令,在7月28日到前線視察。可是,當他到前線后卻發現,前線只有20萬軍隊。軍事要塞麥茨的兵力不足10萬,而且裝備不齊,物資不足,編製混亂。作戰命令已經下達了,不少官兵還未找到自己所屬的部隊。根本無法投入戰爭。戰機一個個失去了。
法軍坐失良機,普軍卻贏得了時間。
8月2日,法軍闖入德境,立即遭到普魯士軍隊的迎頭痛擊。
8月4日,普軍轉入反攻,向法軍發起凌厲的攻勢,攻入法境內法軍前哨陣地維桑堡,法軍敗退。拿破崙三世大怒,急忙電令麥克馬洪奪回他丟失的陣地。8月6日,麥克馬洪率軍來到維桑堡西南的維爾特村。被普軍攔截,雙方展開激戰,結果,法軍全線潰敗,繼續撤退。普軍乘勝追擊,戰場全部移入法國境內。
拿破崙三世看到情況不妙,立即打退堂鼓,他把元帥印交給元帥巴贊,自己乘上一輛馬車向西逃竄。8月14日,巴贊又被普軍嚴密包圍在麥茨要塞孤城,已無反抗之力。
拿破崙三世見事不妙,又隨麥克馬洪所率的12萬大軍逃向東北,到8月30日,不得不退守色當。普軍隨即也向色當集結。
9月1日,色當會戰開始了。普軍700門大炮猛轟法軍營地,炮彈像雨點一樣落向法軍陣地。色當全城一片火海,硝煙瀰漫。法軍死傷無數,餘下的急忙鑽進堡壘。麥克馬洪幾次受傷。
接著,普軍20萬人向色當發起猛攻,下午3時,法軍終於支撐不住,在色當城樓舉起了白旗,拿破崙三世還向普魯士國王寫了一封投降書,竟無恥地說:"我親愛的兄弟,因為我未能死在我的軍中,所以我只得把自己的佩劍獻給陛下。我希望繼續做陛下的好兄弟,拿破崙。"
9月2日,拿破崙三世會見德國首相俾斯麥,正式簽署了投降書。拿破崙三世、法軍元帥以下的39名將軍,10萬士兵全部做了普軍的俘虜。650門大炮也被普軍繳獲。
9月3日,拿破崙三世向巴黎發電:"軍隊已被擊敗,全體官兵和我本人都已成為俘虜。"
色當戰役中的戰亂場面
拿破崙三世下令麥克馬洪元帥打破普軍包圍,但看起來唯一可能的突破點就只有控制拿·蒙薩勒鎮,而該鎮側面由防禦工事保護。但普軍亦挑選了拿·蒙薩勒鎮作為突破法軍防守的一點,薩克森的佐治親王和普軍第六軍團被指派執行此行動,而馮·達·鄧恩將軍被下令進攻位於右翼的巴薩利斯鎮。
鄧恩將軍的進攻是這場會戰中雙方第一次交戰,法軍第一軍團已在巴薩利斯鎮的街道建築了防衛工事,並得到鎮民的支持。在早上4時,鄧恩將軍派了一旅士兵橫過浮橋,並遭遇猛烈抵抗,該旅只能佔領巴薩利斯鎮的南面一端。戰鬥吸引了更多士兵加入戰鬥,法軍第一、五及第十二軍團的數旅士兵亦到達作戰。8時,普軍第八師到達,鄧恩將軍決定是時候發動決定性的攻勢。當時,因火炮長途運送需時,他讓他的最後一旅士兵發動猛攻,接著讓梅斯另一方面的炮兵進攻。9時,炮兵終抵達了巴薩利斯鎮。
戰鬥中的攻守陣勢
但戰鬥至11時后,當有更多普軍到達戰場的同時,普軍的炮兵令法軍造成了傷亡。在普軍強烈的炮火轟擊、西北和東面普軍進攻、和西南面巴伐利亞軍進攻之下,夏隆法軍退至波爾斯·德·勒·加里寧,並被包圍。法軍騎兵由馬格列堤將軍率領,向鄰近普軍第六軍團所在地科林村拚死地發動了三次進攻。馬格列堤將軍在第一波進攻被殺,其餘兩次騎兵遭受重大損失,但仍沒有改變戰局。
該日完結的時候,知道已經沒有機會突圍,拿破崙三世下令停止戰鬥。法軍17,000人傷亡、21,000人被俘。普軍報稱陣亡2,320人,5,980人受傷、700人被俘或失蹤。
之後一日的9月2日,拿破崙三世下令懸起白旗,將自己和全體法軍向毛奇和普魯士國王投降。皇帝被俘令普軍沒有了一個敵對的政府去維持法國的和平。果然,當兩日後皇帝被俘的消息傳到巴黎之後,一場非流血的革命爆發,推翻了法蘭西第二帝國,建立一個新臨時政府,他們希望多抵抗五個月,改變法國的命運。
但是法軍在色當的大敗和皇帝被俘,已經象徵著法國不能改變命運。由於法蘭西第二帝國被推翻,拿破崙三世被准脫離普軍的拘留,流亡到英格蘭。同時,在兩星期之內,普軍第三軍和梅斯的普軍進行了巴黎之圍。
色當戰役是世界近代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這次戰役標誌著法蘭西第二帝國的滅亡和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更標誌著日耳曼民族成為了一個整體,並以獨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波拿巴三世
1808年4月20日生於法國首都巴黎。第一帝國崩潰后,隨母居住瑞士,就學於該國軍校,后成為炮兵中的軍官。1831年支持義大利燒炭黨運動,並參與羅馬地區起義。1832年拿破崙一世之子賴希施塔特公爵夭折后,成為波拿巴家族奪取王位的覬覦者。1836年他在斯特拉斯堡發動軍隊暴動,反對七月王朝,失敗后被流放到巴西、美國。不久回到歐洲,1839 年留居英國。1840年在布洛涅再次冒險發起暴動,被判終身監禁。1846年越獄成功,出逃英國。1848年革命爆發后,回到法國。9月當選制憲議會議員。12月10日主要依靠農民選票當選為共和國總統。1851 年12月2日他發動政變,解散議會,並通過公民投票使政變合法化,逮捕一切反對他的議員,稍後,又血腥鎮壓了巴黎無產階級的反抗。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黃袍加身,號稱拿破崙三世,建立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執政期間,多次對外發動戰爭。利用民眾對拿破崙一世的迷信,依靠工商業與金融資產者的支持,大力促進法國工業革命,使他得以執掌第二帝國政權長達十九年之久。執政期間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又與奧地利開戰,並發動侵略清朝、安南、敘利亞和墨西哥的殖民主義戰爭。1870年7月19日,1870年普法戰爭中親臨前線,同年9月2日在色當戰敗投降,被俘於威廉堡大牢,時年62歲。《法蘭克福條約》簽訂后被釋放,隨即流亡英國,1873年1月9日病故於英國肯特郡的奇澤爾斯特,享年65歲。
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勞恩堡公爵,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年—1871年),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1871年—1890年),人稱「鐵血宰相」(德文:Eiserner Kanzler)、「德國的建築師」及「德國的領航員」是19世紀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任普魯士首相期間通過一系列成功的戰爭統一了德國,並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一任總理。
奧托·馮·俾斯麥是德國近代史上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作為普魯士德國容克資產階級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統一德國(踢出奧地利)的代表人物。俾斯麥 於1815年4月1日出生於普魯士勃蘭登堡阿爾特馬克雪恩豪森莊園一家大容克貴族世家。幼時受過良好教育,曾經在哥廷根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歷史和外語。大學期間,他曾與同學作過27次決鬥。畢業后服兵役。俾斯麥體格強壯、個性粗野,為了追求目標可以不擇手段,持現實主義態度。1839年以後,他回到自己的領地,經營莊園經濟,採用新的耕作方法,改進農具,作物輪種,進行商品生產。1847年,俾斯麥成為普魯士議會議員;1851—1858年被任命為普魯士邦駐德意志聯邦代表會的代表,1859年任駐俄公使,1861年改任駐法公使。1862年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極力推行“鐵血政策”,主張通過戰爭,由普魯士統一德國。他相繼發動了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戰爭,逐步實現了德國統一。1871年俾斯麥出任新成立后的德意志帝國宰相,並受封為公爵。此後的20年間,他權傾朝野。對內加強普魯士和帝國政府的權力,促進容克和資產階級的聯盟和經濟收益,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採取現實主義態度,爭霸歐洲,並向海外積極擴張,他本人成為19世紀下半期歐洲政治舞台上的風雲人物。1890年,他被新皇威廉二世命令辭職,回到莊園。1898年去世。 。
毛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