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中線

台灣海峽的一條無形界線

所謂的“台灣海峽中線”或稱“台海中線”,是台灣海峽的一條無形界線,從北緯26度30分、東經121度23分-北緯24度50分、東經119度59分至北緯23度17分、東經117度511分,為一條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圓弧線。

台灣當局與美國簽訂“美台協防條約”后,美國軍方出於控制衝突規模、明哲保身的考慮,要求台軍所有戰機和艦艇必須在台灣“海峽中線”以東活動,否則就得不到美軍安全保障。因此,所謂的“海峽中線”是美國在冷戰時期劃定的一條“互不侵犯的假想中線” 。

由於這條中線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軍官戴維斯劃定的,因此台灣“海峽中線”又稱“戴維斯線”。從此以後,台灣空軍即以"海峽中線"規劃出自己的所謂“防空識別區”。

但是這條線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海峽兩岸都同屬於中國,台灣海峽屬於中國內水,所謂的“台灣海峽中線”是個“偽命題”,祖國大陸從來不承認這條所謂的中線存在。

介紹


簡稱 台海中線、海峽中線

概況


所謂“海峽中線”海域圖
所謂“海峽中線”海域圖
按照比較準確的說法,台灣海峽的西岸北起福州市,南至汕頭市,而東岸則由台灣島北端的富貴角一直到南端的貓鼻頭,整個海峽是一條呈東北—西南走向的狹長水道,大致上南寬北窄,長205海里(約380公里)左右,平均寬102海里(約189公里),海峽最窄處只有70海里(約130公里)。兩岸相對兩點之間的連線自然都有中點,把這些中點連起來就是所謂的“台海中線”,這條線延伸到空中,就是台灣海峽上空的“中線”。因此,台海中線純粹就是一個地理概念,從理論上講,任何地域都可以有這麼一條中間線,但對所謂“台海中線”,從來不曾有過任何法律、政策或者軍事上的宣示,換句話說,地理上的“台海中線”根本沒有法律約束力,只不過在台海原先沒有出現分裂危機的和平狀態中,兩岸為了保持穩定,避免麻煩,大家出於習慣達成了一種不公開的默契,無論捕魚還是軍演,都盡量不跨過“中線”。

三條中線


台灣《全球防衛雜誌》指出,台海中線的雛形最早可追溯到半個世紀前。1955年,美國空軍第13特遣隊正式參與“協防”台灣,並在海峽上空劃定一條防空警戒線,該線後來以美國空軍首任駐台司令戴維斯准將命名。美軍1958年9月17日頒布的作戰條令就曾規定:“經判定為敵機,且若該機飛越‘戴維斯線’以東時,即認為存在敵對行為,將予迎擊並殲滅之…”
然而,台軍多年來對台海中線卻一直刻意迴避。直到2004年5月間,時任“國防部長”的李傑接受“立法院”質詢時,才首次公布這條線的具體位置。事實上,台海中線又分為空軍與海軍使用兩種:前者由北緯27度、東經122度至北緯23度、東經118度兩點間的連線;後者由北緯26度30分、東經121度23分至北緯23度17分、東經117度51分,中段還帶有一定彎折(北緯24度50分、東經119度59分)。
台灣軍方公布的上述坐標,源於當初的台美共同防衛計劃“樂成聯盟作戰計劃”,該計劃根據《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制訂,並隨時間推移定期更新,1979年才告廢棄。所以嚴格說來,今日的台海中線已非“戴維斯線”,而是台美雙方根據原始的“戴維斯線”,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經逐步修訂所得。
另外,美軍“交戰規定”中對“戴維斯線”的定義為,自北緯21度、東經119度,至北緯23度30分、東經119,至北緯26度、東經121度,再至北緯26度向東延伸的一條線。
由上可知,“台海中線”並非只有一條,而是三條。

虛擬線


從歷史的角度看,台海中線並不是一條雙方都恪守的界線。比如公布戴維斯線之後,正好是20個世紀50年代末,大陸方的海空力量為了避免無謂的損失,解放軍海空軍的活動都局限在自己的12海里領水線之內。而當時東南沿海尚有大量島嶼控制在國民黨軍隊手中,台灣除了禁止漁船及商船跨越戴維斯線作業之外,台方的海空軍幾乎每天跨過中線活動,甚至直接深入內地偵查也是很普遍的事情。隨著解放軍逐步收復東南沿海島嶼,到1958年爆發舉世矚目的金門炮戰,台軍對陸路的入侵突襲活動才被遏制住,但是海空軍氣焰仍然囂張。
到了1965年,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年8月6日,爆發了一場解放軍海軍成立以來最大的海戰,當時台軍的“劍門號”和“漳江號”組成的特遣編隊抵近東南沿海活動,被大陸沿海雷達發現后,組織多艘以魚雷艇組成的海上突擊集群進行圍剿,終於擊沉了“漳江號”。當時並未想到的是,這場海戰對台海後來的局勢具有重大的影響。根據後來解密的台方文獻顯示,當時“劍門號”編隊的任務其實是一場登陸行動前的武裝偵察行動。1965年,蔣介石趁大陸剛剛經過三年困難時期等天災人禍的洗禮,有了“反攻大陸”的決心,準備發動反攻登陸行動,這次武裝偵察活動直接影響了蔣介石的反攻決心。因此,在這場海戰之後,台軍作戰指導方向也從“反攻大陸”轉為防禦本島。

迫台接受


根據前述美軍作戰條令,可知“戴維斯線”在1958年金門炮戰時即已存在,台灣海空軍也對此知情。不過,美軍當時沒有刻意限制台軍戰機和軍艦的活動範圍。換言之,此時的“台海中線”並非台軍在海峽活動的西界。否則,就不會有1965年5月1日的“東引海戰”、同年8月6日的“八六海戰”乃至1967年1月13日在金門附近爆發的“一一三空戰”,這三次戰鬥均發生在中線以西靠近大陸一側。自“113空戰”之後,台海上空再也沒有發生任何空戰。也就是從1967年之後,台灣方面除了例行對金門、馬祖地區的補給增援之外,其他的軍用機艦一律限制在台海中線以東活動。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台海中線才真正成了台海雙方的活動習慣界線。
1967年的“1.13”空戰,台灣國民黨空軍四架F-104G遭遇解放軍兩架殲-6戰機。國民黨方面聲稱用“響尾蛇”導彈擊落兩架殲-6,而一架F-104G失蹤。而事實上,解放軍殲-6毫無損失,而台灣方面楊敬宗少校駕駛的F-104G卻被擊落。
195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國民黨空軍戰機一直掌握著大陸沿海的制空權。但1958年大空戰以後,儘管台灣空軍不斷聲稱取得“重大戰果”,但卻逐步全線退至“海峽中線”以後。
196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國民黨當局一直以“光復大陸”為戰略目標,積極組織海空軍對大陸局部襲擾,但紛紛遭到失敗。

未來


台灣海峽中線
台灣海峽中線
2004年,台方在“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中程階段中提到,共同簽署“台海中線東西區域軍事信任協定”,規範台灣海峽共同行為準則。台灣中線東西特定距離內,划設“軍機禁、限航區”或“軍事緩衝區”。
2008年台灣政黨輪替,但2005后“胡連會”時已經曾就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取得共識。另外,海協、海基兩會復談。但要和解仍需要慢慢增溫,才有可能觸及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議題。到那時,關於“台海中線”的位置、定義和角色等相關議題會進行協調商議,會成為一個焦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