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朗孜庫木
巴朗孜庫木
巴朗孜庫木,是塔吉克族彈撥弦鳴樂器。流行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歷史較悠久,形體較大。
巴朗孜庫木
巴朗孜庫木:塔吉克族彈弦樂器。歷史較悠久,具有宏亮、渾厚和深沉的音色,過去為宗教樂器,使用範圍很窄,現已用於合奏及歌舞伴奏中。流行於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族地區。
它的外形和熱布普十分相像,但形體較大。據說它是維吾爾族多朗熱瓦普的前身,它們的形制有著明顯的一致。原來多朗熱瓦普就是從帕米爾高原地區流傳到麥蓋提一帶去的。在漫長的舊社會,封建迷信為巴朗孜庫木罩上了一層宗教色彩,不論是喜慶、婚禮的歌舞,還是在日常的娛樂中,人們都不能彈奏巴朗孜庫木,而只能在為死者送葬時,演奏一種叫作《泰勒肯》或《卡素依》的哀樂時才能彈奏。按照迷信傳說,巴朗孜庫木代表“胡大”的聲音,在它的伴奏下,才可以把去世的人送入天堂;20世紀50年代以後,塔吉克人破除迷信,才把巴朗孜庫木用於歌舞伴奏中,它屬於中音彈弦樂器。
巴朗孜庫木是中音彈弦樂器,外形和熱布卜十分相像,形體較大。據說它是維吾爾族多朗熱瓦甫的前身,是從帕米爾地區流傳到麥蓋提一帶去的。舊社會人們不能在喜慶、歌舞和日常的娛樂中彈奏巴朗孜闊木,只能在送葬奏哀樂時才能彈奏。按照迷信傳說,巴朗孜闊木代表“胡大”(上帝)的聲音,在它的伴奏下,才可以把去世的人送入天堂。解放后塔吉克人破除迷信,才把巴朗孜闊木用於歌舞伴奏。演奏時,右手用木製撥片彈奏,發音宏亮、渾厚,音色較熱布卜柔和而低厚。目前這種樂器使用範圍還很小,隨著塔吉克族民間樂隊的發展,巴朗孜闊木將是很有前途的中音樂器。
巴朗孜庫木,杏木製,長92厘米。共鳴箱呈扁葫蘆形,上半部與較寬的琴頸相連,上面開有幾個圓形小音孔,也有將音孔拼成各式圖案的。
琴箱的下半部為圓形,上面蒙以牛皮、馬皮或驢皮。琴頭部分呈半圓形向後彎曲,兩側分別設有3個弦軸。琴頸無品,並在左側設一高音弦軸。
傳統的巴朗孜庫木,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合而成,琴身用一整塊杏木製成,全長92厘米。共鳴箱呈扁葫蘆形,上半部與較寬的琴桿相連,其上開有6個~9個圓形小音孔,也有將音孔拼成各式圖案的,兩側設有與鷹翅形相似的裝飾物。共鳴箱的下半部呈扁瓢形,上面蒙以氂牛皮、羊皮、馬皮或驢皮,面徑24厘米。琴頭部分呈半圓形向後彎曲,中間開有弦槽、不通透。六個弦軸分列兩側(左右各三)。琴桿較長,約佔琴長的3/4,上窄下寬,正面平直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桿的背面呈圓弧形,在琴桿的左側面設有一個高音弦軸。木製橋形琴馬,置於琴面正中。琴的底部設有縛弦。張有七條琴弦,過去多用羊腸弦,後來才改為用絲弦。
演奏時,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木製撥片彈奏。經常將兩條相鄰弦定為同音,以外弦作為主奏弦,其餘各弦為共鳴弦。民間有兩種定弦法,其中一種定為:b1、A、A、e、e、b、b。另一種定弦法為:#d1、#f、b、b、#f、b、b。發音洪亮而渾厚,音色較熱布普柔和而低厚。在民間傳統的送葬音樂中,除一人用巴朗孜庫木伴奏外,還有兩人吹奏鷹笛,一人敲擊達卜,一人演唱。由於歷史原因,這種樂器在民間的數量還不多,使用的範圍也較小。
新中國成立后,巴朗孜庫木得到了改革,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文工團的民間音樂家,在傳統巴朗孜庫木的基礎上,製成改革巴朗孜庫木。琴身杏木製,全長82厘米。共鳴箱呈扁葫蘆形,琴桿與琴箱相接處的兩側,不再設鷹翅形裝飾,琴箱的上半部與上窄下寬的琴桿相接,下半部呈扁瓢形,正面蒙以氂牛皮或羊皮,面徑22厘米。琴頭呈半圓形向後彎曲,九個T 形弦軸分列兩側(左四右五)。琴桿較短,並在左側面設有一個高音弦軸。置木製橋形馬,琴底設縛弦。張十條絲弦,定弦為:d2、G、C、c、e、e、a、a、d1、d1,外弦d1為主奏弦,其餘九條為共鳴弦。改革巴朗孜庫木在塔吉克民族樂隊中,已用於合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隨著塔吉克民族樂隊的不斷發展,改革巴朗孜庫木定將成為很有發展前途的中音樂器。
我國的塔吉克族主要分佈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其餘分佈在莎車、澤普、葉城和皮山等縣。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塔吉克族人口數為41028。使用塔吉克語。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帕米爾語支;莎車等地的塔吉克族也使用雛吾爾語。普遍使用維吾爾文。
巴朗孜庫木
http://yyjy.com/yybk/yqcc/zgyq/lx/200312/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