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門蘭

藥物

紅門蘭,中藥名。為蘭科植物寬葉紅門蘭Orchis latifolia L.的全草。分佈於東北、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具有補腎養陰,健脾益胃之功效。常用於陰虛癆熱,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歸心、腎、胃經。

功效


補腎養陰,健脾益胃。

主治


陰虛癆熱,煩躁口渴,不思飲食,月經不調。

相關配伍


治虛癆貧血,頭暈,眼花:紅門蘭、盤龍參黃精何首烏各9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2g。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2-40cm。塊莖粗大,肉質,圓柱狀,下部3-5掌裂。莖直立,粗壯。葉3-6枚,互生;長橢圓形、披針形至線形,先端鈍、漸尖或長漸尖。花葶直立,粗壯,數朵至20餘朵花排成總狀花序;小苞片披針形;花紫紅色或粉紅色,不偏向一側;花被片橢圓形或狹卵狀長圓形,萼片近等大,長6-8mm,寬3-4mm,花瓣較萼片稍短;唇瓣寬卵形,前部不裂或微3裂;距圓筒狀,末端稍變狹,與子房平行;子房扭曲,合蕊柱短。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30-3800m的山坡、林下、灌叢下或草地上。分佈於東北、內蒙古、甘肅、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相關論述


《內蒙古中草藥》:“強心,補腎生津,止渴,健脾胃。主治煩躁口渴,不思飲食,陰液不足,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