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佐鄉

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縣下轄鄉

齊家佐鄉,河北省保定市唐縣轄鄉,地處唐縣西北,東與順平縣接壤,南與白合鎮交界,西與軍城鎮相鄰,北與黃石口鄉羊角鄉相接。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6.6千米,總面積116平方千米。2018年末,齊家佐鄉戶籍總人口25893人。

1961年,建齊家佐公社。1984年,改為齊家佐鄉。截至2020年6月,齊家佐鄉轄2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北齊家佐村。齊家佐鄉境內有西勝溝青虛山旅遊景點,為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唐縣大棗的種植地。

2011年,齊家佐鄉農業總產值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4元,財政收入65萬元。2018年,齊家佐鄉有工業企業3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5個。

2021年,唐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9896人。

歷史沿革


齊家佐鄉
齊家佐鄉
1951年,建葛公鄉。
1958年,屬百合公社。
1961年,析出,建齊家佐公社。
1984年,改為齊家佐鄉。
1996年,葛公鄉併入。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齊家佐鄉轄北齊家佐、南齊家佐、葛公、西勝溝、北洪城、南洪城、范河、張合庄、全勝庄、楊家庵、栗元庄、更生、史家佐、閻莊子、豆鋪、三道崗、北庄、岑爾北、馬家峪、管家佐、北長峪、侯各庄、王各庄、葛庄24個村民委員會。
截至2020年6月,齊家佐鄉轄2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北齊家佐村。
齊家佐鄉區劃詳情
北齊家佐村張各庄村西勝溝村栗元庄村范河村北長峪村馬家峪村北莊子村
南齊家佐村北洪城村楊家奄村史家佐村葛庄村王各庄村嶺爾北村閆莊子村
葛公村南洪城村全勝庄村管家佐村豆鋪村侯各庄村三道崗村老姑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齊家佐鄉地處唐縣西北,距唐縣人民政府23千米。
地形地貌
齊家佐鄉地處海河流域平原西部,太行山東麓邊緣。境內山巒重疊,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髙峰青虛山,海拔998米。土壤類型有棕壤、褐土、水稻土等三大類。其中山地土壤多為褐土性土,耕地土壤多為碳酸鹽褐土。
氣候
齊家佐鄉處於中緯度地區,主要受季風環境影響,屬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徵是秋短冬長,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夏暑冬寒,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12.7℃,多年平均無霜期18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308.3小時。春冬季多西北風,夏季盛行偏東南風,年平均風速為2.0米/秒。
水文
齊家佐鄉境內唐河從東部自北而南穿過境內,流經5個村。唐縣革命大渠流經境內,東西乾渠流經境內。
自然災害
齊家佐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風災、低溫、霜凍、雷擊、洪災等。

自然資源


齊家佐鄉
齊家佐鄉
齊家佐鄉主要礦藏資源主要有赤鐵礦石英石高嶺土、石灰石等。水泥灰岩礦分佈在侯各庄和王各庄等村,其中王各庄儲量為2000萬噸。
齊家佐鄉野生動物有野雞野鴿山雞斑鳩、松鼠等;野生植物有酸棗、荊子、木拉葉和紅白草等。

經濟


綜述
2008年,齊家佐鄉生產總值完成6470萬元,增速12%;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1330元,增速6.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00萬元,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00萬元;民營經濟總產值完成8553萬元。
第一產業
2008年,齊家佐鄉糧食總產量達到7064噸,乾鮮果品產量達到2600噸,肉類總產量達到1640噸。
2011年,齊家佐鄉耕地面積25306畝,旱地19781畝,水澆地近2700畝。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水稻、穀子、甘薯、雜糧等。經濟作物有花生、棉花。2011年,齊家佐鄉糧食總產1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等為主,生豬存欄2100頭,牛1800頭,羊11500隻,雞10000羽。有各類農用機具2276台(輛)。
截至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林地10萬畝,森林覆蓋率19%,退耕還林7000畝,荒山匹配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3.1萬畝。林果產品主要有柿子、桃、蘋果等。葛公村種植桃樹1500餘畝,蘋果、柿子等500餘畝。
2011年,齊家佐鄉食用菌大棚2000個,涉及16個村,年產量達到3000噸,產值達到1920多萬元,是華北最大的杏鮑菇生產基地。
第二產業
2011年,齊家佐鄉工業有建築公司(隊)10個,從業人員1000人,年創收340多萬元。
第三產業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大小超市12家,熟食、蛋糕店6家;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0餘萬元。
截至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農村信用社1所,各類存款餘額1700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6200萬元。

交通


齊家佐鄉境內有保阜高速、保濟路,穿經8個村;縣道軍白、唐川線過境。2011年,齊家佐鄉有交通運輸車輛1109輛;村村可通公路,公路硬化52千米;3個村有“村村通”公交車通往唐縣縣城。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幼兒園14所,在園幼兒640人,專任教師30餘人;小學19所,在校生1787人,專任教師11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615人,專任教師8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9.3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2011年,齊家佐鄉教育經費585萬元,比匕年增長23.25%;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580萬元,比上年增長22.96%;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84萬元,比上年增長22.85%。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4個;圖書室1個,圖書5000冊;剪紙是傳統的藝術,跑旱船、跑驢和踩高蹺是村民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
體育事業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學校體育場1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衛生院1所,醫護人員16人;村衛生室24個;病床10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張;固定資產總值144萬元。
2011年,齊家佐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3萬人次;24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齊家佐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3戶,人數121人,支出1.88萬元;城市醫療救助41人次,救助資金7.35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7戶,人數854人,支出65.4萬元,月人均64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0.21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齊家佐鄉有有郵政網點1處,電信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戶1840戶,行動電話用戶9000戶,寬頻接入用戶500戶,新建通信信號塔10座。
基礎設施
2008年,齊家佐鄉打井4眼,建蓄水池8個,鋪設水管10000米。侯合庄、南洪城兩個文明生態村硬化村內道路7200米,安裝路燈80盞;張合庄村硬化村內道路1800米,安裝路燈20盞。

文化


● 名字由來
齊家佐鄉因鄉政府駐北齊家佐村而得名。
● 文物古迹
齊家佐鄉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

旅遊


風景名勝

● 西勝溝
西勝溝,位於唐縣城北38千米處,原名“西溝”,是一條7千米的峽谷。西勝溝景區為國家AAA級景區,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岩溶風林景觀。主要景點有龍潭飛瀑、二龍潭、三龍潭、通天峽、翠屏山、千峰山、天燭峰、南北天柱、南北天縫、南北天門、天橋、嘯天犬、登天石、雙龍戲珠、小洞天等,溝中有北檀峪、無影山、茅蘆庵、古山寨、洞真庵、無梁殿、摩崖碑等古迹。
● 青虛山
青虛山,又名葛洪山,為道教名山,為唐縣古代八大景之一,位於唐縣城北35千米處齊家佐鄉境內,因“四時之氣清而煦,界入虛無,超然物外”而得名。該山山體構成多為石灰岩,因久經風雨溶蝕,形成了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頭。乾隆皇帝去五台山朝聖路過此地,為其山勢而親手題匾“紫雲峰”、“鳳凰石”,鑲嵌在山崖上,保存完好。
青虛山有自遼代以來修建的寺、觀、庵、廟100多處,最高峰海拔998米,三座主峰和十幾座峰林構成了景區特有地貌景觀。

地方特產

唐縣大棗
唐縣大棗,河北省唐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齊家佐鄉為種植地。
唐縣被譽為紅棗之鄉,栽培歷史已有4000多年。唐縣大棗以個大、肉厚、核小、含糖量高,干棗含糖量高達60~70%,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
2010年0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唐縣大棗”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人口民族


總人口24405
12765
11640
家庭戶戶數6649
家庭戶總人口(總)24295
家庭戶男12690
家庭戶女11605
0-14歲(總)5130
0-14歲男2597
0-14歲女2533
15-64歲(總)17379
15-64歲男9173
15-64歲女8206
65歲及以上(總)1896
65歲及以上男995
65歲及以上女9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24378
2021年,唐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為198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