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丕廉

趙丕廉

趙丕廉(1882—1961),字芷青,號麓台,五級村人。父兄均業木作,家稱小康。趙幼入私塾受業,學業優良。舉拔貢。繼入山西大學堂中齋攻讀。目睹清廷腐敗辱國,遂立反清大志,1906年在日本毅然參加中國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

人物生平


1911年辛亥革命太原起義后,忻代寧公團成立,趙任糧台,協助續桐溪率眾攻佔大同。清廷聞訊大驚,急調武衛左軍統領陳希義率師圍攻。續、趙等鼓舞士氣,沉著應戰,雖彈盡糧絕,仍閉門固守。藍收集生鐵水壺,內裝火藥碎鐵,點燃投城下,與清軍塞戰,堅守月余。1912~-中華民國建立后,趙丕廉任豐鎮知事。后又調太原任職。1914年袁世凱任金永為山西巡按使。金趁閻赴京述職之時,搜捕山西革命黨人,趙丕廉被名列首要,在逮押解途中,經馬駿說情,始得釋放,任其自由禹省。趙即赴南方,就職於安徽教育廳。袁世凱死後,趙回晉,辦平民工廠。後任警務廳科長,旋又在山西日報、山西官書局任職。1 918年調任屯留縣長,復調任潞澤遼沁營務處長兼長治縣長。該處撤銷后,改任督署參議。
1925年,趙丕廉任省立國民師範學校校長,增聘知名人士執教,並創辦了教育學院,革新改進教育。國民師範學生多系貧寒子弟,刻苦勤學,要求進步,遂成為山西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活動基地,趙亦不加深究。
1927年,國民黨實行清黨,趙當機立斷,將國民師範提早放假,學生早日離校,使學校師生免道無辜迫害。山西法學院教授胡遽然等多人因言蕭左傾,被省黨部逮捕,趙曾奔走營救,始得保釋。1926年參,國民革命軍北伐進佔武漢,廣州革命政府派代表到太原,希望閻派人去武漢研究參加北伐大業,閻即派趙丕廉前往,趙曾與鄧演達、蔣介石會面,經軍委會批准,授閻錫山以北方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趙即回太原。1927年7月,山西省政府改組,趙任委員兼農工廳廳長,遂后閻又委他籌建軍事政治速成科,培養軍事政工人員。1928年,趙被派往南京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代表。三月被任命為內政部次長。其時,趙與邵力之、葛天明等創設文化大學。
1929年春,國民黨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趙丕康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1930年閻馮反蔣期間,國民黨擴大會議在北平召開,趙丕廉出席會議,宣讀聯名宣言,藍代表閻錫山簽字。1931年,趙赴廣州參加非常會議,1932年,趙任蒙藏委員會副委員長,長達15年之久。抗戰勝利后,趙改任行政院顧問。因不滿蔣介石繼續內戰,故一直閑居北平,與友人集資經商為業。

成就及榮譽


1948年,國共和談,趙丕廉協助章士釗等,奔波於傅作義與和談代表之間。為促進和平解放北平,貢獻了一份力量。1949年,全國解放后,趙丕廉任北京文史館館員及山西省政協委員。1961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