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
亨利希·曼(Heinrich·Mann,1871年3月27日-1950年3月12日),也譯作海因里希·曼,德國作家,德國小說家,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著名作家托馬斯·曼的哥哥。因此,通常文學史研究當中也習慣將這對兄弟作家合稱“曼氏兄弟”。
與弟弟托馬斯·曼
1893年首次去法國旅行,後去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後,往返於慕尼黑與柏林之間。1925年定居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同弟弟托馬斯關於擁護還是反對戰爭問題的爭論,幾乎導致手足之情的破裂。1942年托馬斯在祝賀亨利希71歲壽辰時,終於承認自己過去誤入歧途,哥哥是在為民主、為反對帝國主義戰爭而鬥爭。
亨利希·曼當之無愧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德國最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之一。他一生辛勤耕耘,寫下了大量文學作品。亨利希·曼是大小說家,主要從事長篇小說的創作,但他從開始寫作起,一直到晚年,從來沒有停止過創作短篇小說。他先後發表的短篇小說將近六十篇,幾乎篇篇都廣為流傳,一直深受著包括我國讀者在內的歡迎.
1911至1914年間,他完成代表作《臣僕》。小說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自幼欺軟怕硬,在強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他是帝國主義階段德國資產階級的典型,也是德意志帝國忠順臣僕的典型。《臣僕》是亨利希·曼《帝國三部曲》的第一部(另兩部為《窮人》和《首腦》),也是最成功的一部。
從1924年起,他十分關注蘇聯社會主義制度的發展,從中看到了實現他的民主理想的希望。
1931年被選為普魯士藝術科學院主席。隨著納粹的崛起,他對魏瑪共和國的幻想逐漸破滅。
1935年和貝希爾率領德國作家代表團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作家保衛文化大會”。
1938年在巴黎任“德國人民陣線”主席。
1940年到美國加利福尼亞,直至逝世。流亡法國期間,他完成了長篇歷史小說《亨利四世》(1935—1938,包括《亨利四世的青年時代》和《亨利四世的完成時代》)。小說取材於16世紀法國宗教戰爭,以現實主義手法描寫了法王亨利四世順應人民願望、統一法國的業績,塑造了一個代表人民利益的君王形象,與當時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形成鮮明對比。作品以人道主義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歷史小說創作的範例。
1940年前往美國,定居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1949年被選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主席,並獲國家一等獎金。在即將啟程返回德國之前,於1950年3月12日逝世。
亨利希·曼一生共創作19部長篇小說,55篇中、短篇小說,11部劇本和大量政論、散文。
藝術上深受斯丹達爾、福樓拜、法朗士和左拉的影響;思想上從資產階級的叛逆的立場出發,轉向激進民主主義,對資產階級社會持批判態度,最後轉變為從政治和道義方面肯定社會主義制度的立場。1911至1914年間,完成了他的傑出的長篇小說《臣僕》,最初部分發表在慕尼黑《時代畫報》上,因諷刺德意志帝國而遭審查,直到1918年才得以出版。小說主人公狄得利希·赫斯林是造紙廠老闆的兒子,自幼怯懦殘忍,欺軟怕硬。在強者面前是奴才,在弱者面前是暴君。他的性格是帝國主義階段德國資產階級的典型性格,他是德意志帝國忠順臣僕的典型。小說還通過老布克和費舍爾的形象,表現了自由主義的沒落和社會民主黨人的機會主義路線。《臣僕》是《帝國三部曲》的第1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另外兩部——《窮人》(1917)和《首腦》(1925)在藝術上薄弱得多。在第2部中作者描寫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表現工人階級未能阻止戰爭爆發的原因。第3部描寫德意志帝國的當權者與資本家之間的勾結。亨利希·曼的散文與政論在他的創作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他的《論左拉》(1915)在當時一片沙文主義的戰爭喧囂中,預言了帝國主義戰爭失敗的結局,表達了對於民主的信念。在魏瑪共和國時期,他先後出版了《權力與人》(1919)、《理性的獨裁》(1923)、《七年》(1929)以及《精神與事業》(1931)等政論、散文集。流亡時期又出版了《仇恨集》(1933)、《勇氣集》(1939)和自傳《對一個時代的觀察》(1946)等。這些政論和散文繼承德國啟蒙運動文學批判、戰鬥的傳統,表達了他對革命與社會主義的嚮往。在他的11部劇作中,以描寫藝術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地位的《偉大的愛》和描寫法國大革命的《勒格洛斯女士》為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