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鄉

金波鄉

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距離縣政府駐地牙叉鎮約53公里,土地界域東鄰青松鄉,南鄰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接石碌水庫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北鄰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人口7927人(2020年)。

基本概況


名稱來歷

金波鄉(jinbo xiang),因歷史流傳而得名“心波”。解放后,按近音改為“金波。金波鄉位於白沙黎族自治縣的西北部。土地界域東臨青松鄉、南臨霸王嶺昌江縣七叉鎮、西與石碌水庫及昌江縣境內的國營紅林農場五隊相連、北臨七坊鎮,周圍跟國營金波農場交錯結連在一起。

區劃人口

全鄉現轄有白打、牙加、金波等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和一個鄉辦企業的鄉青年橡膠場。3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中共創建了11個文明生態村。2011年,轄區總人口4376人,其中以黎族為主,達3878人,佔88.62%;其餘為漢族人口498,佔11.38%。
2021年6月29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數據發布,截至2020年,金波鄉人口數為7927人。
鄉境主要聚居黎族、漢族,黎族人口有3878人,約佔89%,漢族及其它民族人口479人,約佔11%。全鄉有浪豐村、古弄村,金波新村、金波老村的少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

建制沿革

1972年原七坊人民公社劃出成立金波人民公社,1982年經廣東省委、省政府批准,決定將原來金波人民公社轄區內的牙表一、二、三生產隊等三個村莊劃撥併入國營金波農場管轄。1983年12月成立金波區公所,1986年成立金波鄉人民政府,1987年置金波鄉,1988年4月成為海南省白沙縣轄鄉,轄白打、金波、牙加3個村委會。

領導分工

吳 妹(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鄉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曾永軍(鄉黨委副書記、鄉政府鄉長):主持鄉政府全面工作。
王建兵(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分管黨務、團委、婦聯工作,主持紀委工作,掛鉤金波村。
徐瑞吉(鄉黨委委員、鄉政府副鄉長):分管黨政辦、農業、科技、統計、水務、扶貧、國土、住建、商貿、旅遊、節能減排工作,掛鉤牙加村。
詹珍彪(鄉黨委委員):分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工作,協助王建兵具體負責黨務工作、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掛勾白打村。
劉郁松(鄉黨委委員):分管宣傳、文化、教育、衛生、新農村建設工作、協助鄉長財稅工作、掛鉤白打村。
符仁安(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分管武裝、政法、消防、統戰、工會、安全生產。
符永偉(鄉人大副主席):負責鄉人大具體工作、協助劉委員美麗鄉村建設、沼氣,掛鉤牙加村。
符國莉(鄉政府副鄉長):分管計劃生育、民宗、民政水庫移民、危房改造工作、。
符彩英(副主任科員):具體抓關工委、老體協、掛鉤白打村。

地理環境


水文地貌

金波鄉
金波鄉
金波鄉是一個地處周圍環山的盆地之中,四周被有海拔高800~1400米的山嶺環繞著的一個鄉。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昌化江主、干支流之一的石碌河(在金波鄉境內又稱為南域河、南叉河),其發源於金波鄉境內南部山區,又是石碌水庫水資源主要補充河流,同時也是金波鄉、國營金波農場和昌江縣農業生產主要灌溉用水及縣城石碌鎮附近農場、農村群眾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供水河流。因此,採取加大法律宣傳、實行生態補償等長遠有效機制,切實保護好金波鄉境內森林資源、水資源等生態環境極為重要。

氣候條件

金波鄉屬於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區,全年無冬,四季如春,日照充足,生態環境好,氣候條件良好,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土壤屬於花崗岩變化形成的磚紅壤或赤紅壤,一般土層中多含礫質,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根據歷年來有關氣象資料反映,年均氣溫23.3℃,月平均最高氣溫27.6℃,最低氣溫18.1℃,極端最高溫40.1℃,極端最低溫1.4℃,年平均降雨量為2163.1毫米,雨日年平均158天,2—4月份多霧,每年在熱帶低氣壓影響下均有2—4次,一般風力7—8級的颱風,極少出現10級以上颱風。為了做好預防金波地區地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工作,2003年白沙縣建設局在金波鄉白打村委會白打村后的白打嶺建立了地震觀察台。

自然資源

根據縣國土局資料顯示金波鄉的礦產資源豐富,分佈較廣,主要的礦產有:金、鎢、黃蠟石、水泥灰岩、飾面花崗岩、銀、螢石、鐵礦等。目前,國家對金波鄉的各礦種只是進行了初步的勘探,還未進行開採。金波鄉資源豐富,擁有原始森林景觀、珍稀動植物資源和生態水資源,是海南省生態發展的核心區,其水資源較為豐富,大小溪流較多,是昌化江的源頭。

旅遊資源

金波鄉
金波鄉
目前,金波鄉有3個尚待開發的旅遊景點。一是位於石碌水庫上游旁邊國營金波農場二隊的山嶺,具有“小桂林”的美稱,是有可開發供旅遊的好地方。二是金波鄉境內的石碌水庫上游地區,每年8月份開始至次年2月份是颱風暴雨季節,石碌水庫庫容水位積蓄上漲,石碌水庫庫區更是一個乘坐遊船度假旅遊觀光山水的好地方,如能合理規劃開發利用好,更是別具特色,到此一游的客人還能吃上放養的口味佳美的水庫桂花魚和羅非魚等。三是金波十五隊附近有一個自然形成的長20米、寬10多米、坡度30o左右的大石塊,山水從此石塊流過,在石塊底下有一個小水潭,形成一個自然的滑梯。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全鄉有1所的金波鄉中心學校和牙加村、金波村兩所小學校。
金波的發展基礎在於教育,在於培養人才。一是鄉委、鄉政府高度重視關心支持教育工作,充分提高認識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的重要性,善始善終抓好鞏固和夯實教育基礎地位工作。2008年全鄉小學學生入學人數347人,入學率100%,升學率100%,中學生入學人數195人,入學率97%;升學率91%,在校教師47人,其中有4個特崗教師,去年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工作和加大教師隊伍培訓工作,著力改善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教育教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教學綜合質量有所提高

文化建設

全鄉有村級文化活動室有4間。鄉文化站現存書量5000多冊和電視機。每年根據本地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情都舉行“文化三下鄉”活動和黎苗族“三月三”活動及新興的廣場健身操等。黎族民族服飾技術悠久精緻,如牙加老村等一些村莊黎族同胞群眾編織有“雙鹿”圖案黎族服裝,2005年經省委宣傳部文體廳有關人士考察發現證明“雙鹿”黎族服裝仍在民間流傳和保存。同時,民族體育活動、老人健身活動也取得有所發展。

醫療衛生

全鄉積極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008年落實完成參合人數3807人,完成率占縣下達指標任務3775人的100.8%,農民上繳參合金76140元;其中特困、五保戶群眾31人、政府補貼620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全鄉應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非從業人員59人,實際參保人數65人,參保率達130%。

計劃生育

2008年,全鄉總人口4357人,已婚育齡婦女784人,佔總人口17.7%,初婚50人。全年共出生66人,其中男孩36人,女孩30人,符合法定生育人,符合法定生育率100%,男女性別比為120,全鄉死亡16人,人口出生率15‰,人口自然增長率11‰,人口計生統計準確率達100%,建檔率達96%以上,徵收社會撫養費3100元;完成“四術”任務48例,其中:結紮21例(二孩結紮15例),上環14例,取環10例,人流2例,引產1例。
積極落實國家對部分農村獎勵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生一個小孩或兩個女孩的夫婦,年滿六十周歲,國家給予每人每年900元的獎勵;農村獨生子女家庭戶、二女戶或少數民族三女戶,對子女上學給予補助,小學階段每學期補助100元,初中階段每學期120元,高中階段每學期150元;落實“少生快富”政策,對農村少數民族夫婦願意放棄生育三孩指標的結紮后一次性獎勵3000元;農村少數民族夫婦已生育兩個女孩,自動放棄生育第三孩並落實“吉妮環”並和計生部門簽訂計生協議書的一次性獎勵3000元。

社會發展

近幾年來,金波黎族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迅速,基礎設施得到完善。2011年全鄉通村公路已全部硬化,共42公里,建設文明村10個,環村硬化道路10條。修建了牙表、紅春打阜、金波老村攔水壩共3條,累計達120餘米,水泥硬化渠道5條,26.5公里。為整合教育資源,將金波中心校和金波實驗校合併,投入80萬新建教學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 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 9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846人,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人數2032人,參保率90%,城鎮養老保險參保44人,參保率100%。2011年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6戶,人數172人,支出159267元,比上年增長8.5%;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3人次,共支出5650元,比上年增長6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0人,支出 82800元,比上年增長43%。

經濟概況


農業

2011年農業用地總面積41190畝,其中耕地面積為12309畝,人均耕地面積為2.7畝,林地面積為 28249 畝,水產養殖用地面積為218畝。主要經濟作物有橡膠、木薯、甘蔗、生薑、竹子、瓜菜等;2011年全鄉橡膠面積達到17050畝(其中開割10872畝),干膠產量預計達到760噸;木薯種植面積3655畝,總產量9393噸;甘蔗3823畝,總產量18517噸;2011年農業總產值3825萬元,佔全鄉工農業總產值80%。

畜牧業

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全鄉發展專業養殖42戶,2011年生豬飼養量9427頭,年末存欄2760頭;家禽飼養量139976隻,年末存欄31000隻。畜、禽等林下養殖業逐步走向規範化和規模化,先後發展一家扶貧互助社,成立了金達、金珠兩家養殖專業合作社。

林業

金波鄉
金波鄉
金波鄉作為縣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試點鄉鎮之一,認真制定嚴密的林改工作保障機制,精心組織,依法規範操作,2008年,共投入林改工作經費16.8萬多元,林改工作取得穩步推進,全鄉已完成林改總面積 27767.67畝,其中生態林面積10340.77畝,商品林面積15807.5 8畝,非規劃林1855.4畝,規劃林登記發證率為96.7%,並健全檔案管理。通過省、縣有關部門考核驗收,廣大林農對林改工作滿意率達98.8%。今後全鄉注重於鞏固後續工作和完善健全林業工作發展機制,解決查漏補漏、林地糾紛問題,著力發展林下經濟,鞏固林改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