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齷齪的結果 展開

齷齪

漢語辭彙

齷齪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wò chuò。其釋義一是不幹凈、髒的意思;二是形容人品質惡劣,思想不純正;三是形容氣量狹小,拘於小節。出自《文選·張衡》:“獨儉嗇以齷齪,忘蟋蟀之謂何。”容易寫錯成“卧綽”,要注意辨別。

引證詳解


齷齪[漢語辭彙]
齷齪[漢語辭彙]
1、器量局促;狹小。
①薛綜 註:“《漢書》注曰:齷齪,小節也。”
②南朝 宋 鮑照 《代放歌行》:“小人自齷齪,安知曠士懷?”
③唐王勃 《秋日游蓮池序》:“人間齷齪,抱風雲者幾人。”
④清昭槤《嘯亭雜錄·重經學》:“故一時耆儒夙學,布列朝班,而漢學始大著,齷齪之儒,自蹍足而退矣。”
⑤ 唐孟郊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2、骯髒。
①元 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他見我風吹得齷齪,是這鼻凹里黑。”
②《古今小說·沉小霞相會出師表》:“賃房盡有,只是齷齪低洼,急切難得中意的。”
③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不管什麼衣服穿到他身上總不像樣,也不大合身,不等兩天,不是齷齪了,就是扯破了。”
3、卑鄙,醜惡。
①宋 方勺《青溪寇軌》:“當軸者皆齷齪邪佞之徒,但知以聲色土木淫蠱上心耳。”
②明歸有光《亡友方思曾墓表》:“與其客飲酒放歌,絕不與豪貴人通。間與之相涉,視其齷齪,必以氣陵之。”
茅盾《清明前後》第一幕:“這些政治社會上的黑暗齷齪,使得趙自芳近來更加常常動感情,更加躁急。”
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他們裡面的壞人,的確是天地間最壞的東西。背信棄義,殺人放火,橫搶武奪,卑鄙齷齪,什麼都幹得出來
4、過分謹慎,拘於小節。
①宋《宋史·趙普傳》《趙普》: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
5、形容牙齒細密

單字解釋


齷wò
〈形聲〉從齒,屋聲。雙音詞“齷齪”,本指齒相近,又指拘牽於小節,常用義為骯髒。
〈方〉①骯髒,不幹凈。②卑鄙。
齪chuò
〈動〉①整治;整頓。如:齪燈(持燈;持燈人);齪茶(送茶水)。②戒備。如:齪巷(街巷戒嚴)
〈形〉局促;拘謹。如:齪齪(拘謹的樣子)

英文解釋


(1) [filthy]∶骯髒,污穢
(2) [mean,despicable]∶品德行為卑劣、卑鄙齷齪
(3) [narrow]∶氣量狹隘,拘於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