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濤,1900年4月生,山東泰安人。20年代畢業於山西大學土木工程系。曾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書記,顧問,河南省第5屆人大常委。1980年因病逝世。
抗日戰爭爆發后,從
南方回到家鄉組織抗日救亡活動,任
范明樞領導的泰安縣民眾抗敵總動員委員會副主任。1937年底至1938年初,積極籌集經費物資,參加了
徂徠山起義。1938年9月,到魯中沂蒙山區工作。1939年1月加入
中國共產黨。8月,任
中共沂水縣委委員、政府工作部部長。12月,任北沂蒙辦事處主任。1940年3月,沂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被選為縣長。1941年2月,任沂蒙區行政專員公署秘書主任兼民政科長。1942年5月,任魯中行政聯合辦事處
秘書長,後任魯中行政公署實業處長。為鞏固、建設
魯中抗日根據地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於1946年6月任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局長。1949年6月,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兼山東省黃河河務局局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書記,顧問,河南省第5屆人大常委。1980年8月10日,因病在鄭州逝世。
1946年初,渤海區行署主任李人風向
山東分局彙報工作時,談到治理
黃河對根據地建設具有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大意義。山東分局對李人風的意見十分重視,經研究決定調
魯中行署秘書長江海濤負責治黃工作。1946年5月14日,
山東省政府主席黎玉簽署山東省政府命令總字第76號,任命
江衍坤(字海濤)為山東河務局局長。江衍坤接到命令后,迅速交待了原來負責的工作,帶領部分幹部從魯中行署駐地出發,穿越
國民黨佔領區及
膠濟鐵路封鎖線,長途跋涉三百餘公里,到達渤海區蒲台縣城的修治黃河工程總指揮部。
在渤海區行政公署直接領導與親切關懷下,成立了以江衍坤為局長、
王宜之為副局長的黃河河務局,沿
黃河故道,濟南以下
齊河、
濟陽、齊東、
惠民、青城、
高苑、
濱縣、
蒲台、
利津、
墾利10個縣建立了以縣長或副縣級領導的治黃辦事處,從
縣直機關多方抽調幹部,並招收曾在黃河上工作過的老河工,住在沿黃農村,積極謀划,開始籌備料物,實施修復殘破不堪的大堤和防護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