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志

三山志

《三山志》明代以前曾名《長樂志》,是南宋梁克家創作的一部郡志類著作。

因福州曾在唐天寶元年(742年)名為長樂郡,故名。原書40卷,後人增訂2卷,現為42卷,分為地理、公廨、版籍、財賦、兵防、秩官、人物、寺觀、土俗九大類。各類之下又條分細目,體宏記博,正如作者所云:“上窮千載創建之始,中閱累朝興革之由。”記載當時福州所轄閩縣侯官、懷安、長樂、福清連江、羅源、長溪、古田、寧德等12縣的歷史、自然、社會、人文各方面情況,是我國較早的郡志之一。

作者簡介


梁克家(1128年-1187年),字叔子,晉江人。自幼聰敏,勤奮自勵。宋高宗紹興三十年中狀元,授平江府簽判,歷秘書省正字,著作佐郎。時逢災異屢見,社會不寧,他上書孝宗皇帝,請求廣開言路,下詔求直言,並自條六事:正心術、立紀綱、教風俗、謹威柄、定廟算、結人心。就是要端正思想作風,確立法律制度,改變民風民俗,不許濫用威福,必須選將領、練士兵、足財富,要收結人心,為孝宗所採納。乾道初,克家奉命出使金國,不辱使命而還。過不久,金派使者賀慶會節,克家主張維護朝廷尊嚴,令金使者由南門入朝,百官由北門入朝,隨從人員不得到殿門外,以整肅朝儀。這一建議為孝宗所採納,遂下詔以為定例。乾道五年(1169年),累遷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六年,拜參知政事,七年兼知樞密院事,協助宰相虞允文執政。他對內重用人才,發展經濟,對外主張固守邊防,整頓兵將,備足財用。八年,經虞允文推薦,入為右相兼樞密使,因對近戚權貴不予寬容,在議金朝使臣朝見授書禮儀時,與孝宗意見不合,被排擠出中央,以觀文殿大學士出知建寧府。淳熙八年(1181年),改知福州,在任政績顯著。在福州任上,他積極搜集當地人文、物事、風俗、掌故,於淳熙九年編纂成 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三山志》。

簡介


《三山志》所記載的五代閩國史實,彌補了正史中記載的不足,是研究五代閩國歷史的珍貴資料。陳衍《福建通志》稱它是“考究福建省會掌故者,要必以是者稱首選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該書的評價是:“其志主於記錄掌故,而不在誇耀鄉賢,侈陳名勝,固亦核實之道,自成志乘之一體,未可以常例繩之。”

創作背景


《三山志》作者梁克家
《三山志》的作者是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年)狀元、福建泉州府晉江縣的梁克家。宋孝宗淳熙年間,身居右丞相兼樞密使高位的梁克家在政治上失意,辭去右丞相職務赴福建建寧府任知府,淳熙六年(1179年)又改知福州。在福州期間,他深感福州的古志書散逸無存,而當時的志書內容單薄,無法令人滿意,於是就邀請上福州的其他文人共同編纂地方志。梁克家廣泛搜集了大量文獻資料,終於在淳熙九年(1182年)完成了《三山志》一書,其序言寫於淳熙九年五月八日丁丑。時任福州通判的永嘉人陳傅良也參與了該書的編寫,甚至有學者認為陳傅良才是三山志的主要作者。

內容


《三山志》得名於福州的別稱“三山”,因為福州在唐代天寶年間曾名長樂郡,因而在明代之前該書也被稱作《長樂志》。《三山志》原有四十卷,分為九門,分別是地理(6卷)、公廨(3卷)、版籍(7卷)、田賦(1卷)、兵防(2卷)、秩官(6卷)、人物(7卷)、寺觀(6卷)、土俗(4卷),在門之下還分為一百一十五項子目,其內容所覆蓋的地域包括當時福州府所管轄的閩縣、侯官、懷安、長樂、福清、永福、閩清、古田、長溪、寧德、羅源、連江一共十二縣,涵蓋了自然、社會、人文等諸多方面,文筆優雅,內容豐富,在宋元的地方志中算是比較龐大的。後來在淳祐年間,又有朱媲孫等人將進士題名續補編入第四十一、四十二卷。卷二十二里包含了直至嘉定十五年的郡守名字,這些也是後世增補的。《三山志》中所記載五代閩國的軼事很多都是梁克家所挖掘的舊史沒有記載的內容。

版本信息


《三山志》的南宋原版已經流失,近世的版本來自於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的《三山志》刻本和明清時期私人的手抄本,流傳於福建和江浙一帶,崇禎十一年刻本存世只有三部,分別在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福州市文管會和台灣,手抄本則有兩淮鹽商馬裕家藏本、福建省圖書館藏清抱山堂抄本、北京圖書館藏清乾隆間張德隆抄本等。

影響和評價


《三山志》內容廣博、體例周備、行文優雅,而且立場客觀、不像其他地方志那樣一味炫耀名人和名勝,頗受後世好評。它在清代被收編入《四庫全書》,並獲得“其志主於紀錄掌故,而不在誇耀鄉賢、侈陳名勝,固亦核實之道,自成志乘之一體,未可以常例繩也。”的評價,被認為在結構體例上要比後世如何喬遠的《閩書》之類的志書要優秀許多。現今仍然是研究福州古代史的重要文獻資料。但由於宋代地方志編纂尚未完善,《三山志》也同其他宋代地方志一樣在體例、取材、內容等方面存在著問題,有的學者認為其內容體例等都不夠詳細準確。也有批評指其中四卷的人物門僅僅收錄了科名,顯得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