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

畫家

方向,1967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1988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中國畫系,1995年調入廣東畫院,任專職畫家。中國美協會員,廣東省美協理事,一級美術師

正文


本詞條為消歧義詞條。如果您所要找的“方向”在本詞條無介紹,請您添加。
方向,人的名字。在中國境內,叫方向的人不止一個,本詞條介紹幾位大家熟悉的方向。
1·廣東畫家 方向
2·江西畫家 方向

廣東畫家 方向


方向
方向
作品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銀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銅獎、“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金獎、“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第一回展“金獎”、“傅抱石獎·首屆南京水墨傳媒三年展”評委個人提名獎等獎項。作品被人民大會堂、中國美術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外交部等機構收藏。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人畫展。作品參加“深圳水墨雙年獎”、“百年中國畫展”、“上海美術雙年獎”、“新中國畫展”、“中國美術年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畫”等大型展覽。出版有《春風夏雨·方向》、《當代中國畫叢書·方向》、《理想家園》等畫集十餘種。

展出記錄


1993年參加首屆全國山水畫作品展並獲優秀獎(合肥);
方向
方向
1994年參加第八屆全國美展(北京);
1997年參加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第一回展並獲金獎(廣州);
1998年參加上海美術雙年展(上海),世紀之星-中國畫雙年展(南京,多倫多),首屆國畫家學術展(北京),98中國美術年——中國山水畫、油畫風景展(北京);
1999年參加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並獲銀獎(北京),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廣東省美術作品展並獲金獎(廣州);
2000年參加深圳水墨雙年展(深圳),世紀之光中國畫提名展(北京),中國藝術節國際水墨畫邀請展(常州),新中國畫展(上海);
2001年參加水墨本色-當代中國畫邀請展(北京),百年中國畫展(北京);
2002年參加大河上下-全國著名山水畫家邀請展(鄭州),深圳水墨雙年展(深圳)。
在廣州、深圳、倫敦、曼谷、菲尼克斯、路易斯維爾、墨爾本、三藩市、紐約、芝加哥、新加坡、香港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
拍賣數據統計:總拍品“153件”;預展中拍品“2件”;已成交拍品“106件”;未成交拍品“45件”;總成交金額“5,319,340元”,成交比率·70%
主要學術著述:《春風夏雨-方向》、《當代中國畫家叢書-方向》、《理想家園》、《當代中國山水畫新篇章-方向卷》、《靜園》、《舊夢新花》、《閑庭信步》、《當代中國畫精品集-方向》、《寧靜的南方》、《南方心境-方向》、《方向畫集》、《當代中國藝術家畫庫-方向畫集》。

作品評價


方向
方向
在廣東青年畫家方向的心中,始終有一片園子,用畫家自己的話來說,那是一個“時有微風吹拂,竹影婆娑圍繞著青磚瓦牆,伴有幾聲鳥叫蟬鳴的世界”,是他的“理想家園”。落在紙面上,則是一幅幅情與景的交融,墨與色交匯,洋溢著濃郁的唯美主義情調的畫面。作為一名受過系統的學院式美術教育的青年畫家,他的觀察生活的視角以及選擇的題材,令人想起中國文化中的一個傳統。
歷代文人畫士對園林多有偏愛,與園林有關的詩文不勝枚舉。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借景物描寫表述了恬靜的心境,雖然這只是一句田園詩,但其中關於“借景”的描寫,很是傳神。唐代詩人,畫家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所創造的輞川別墅也充滿著詩情畫意,可惜今天已經無法見到了。清中葉“揚州八怪”之一的鄭燮所營造的園子中僅僅有“十笏茅齋,一方天井,修竹數竿,石筍數尺”,雖然樸素無華,但充盈著別樣的情趣,也令人神往不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方向對園林以及田園生活的熱愛,是繼承了古人的傳統。然而,與古人的園林相比,方向的園林既與之有相通之處,亦有所區別,在審美價值取向以及表現形式上,方向有自己的選擇。在中國文化土壤里孕育產生的園林藝術,與中國傳統的田園詩歌、山水畫有著水乳交融的關係,他們所追求的意境,早在東晉就比較明確了。史載,東晉簡文帝游東華林,對侍者說:“會心處不必在遠,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間想”,這已道出了園林的意境。後世的倪瓚、計成、李漁等人在詩、文、畫、造園等諸多方面均有綜合的修養,但總的來說,古人鍾情於園林的目的在於寄託其出世的理想,抒發其隱逸的情趣,而文人們尤其喜歡借一石一木來表達孤芳自賞的情調。然而,方向筆下的園林卻充盈著強烈的入世情懷。嶺南地肥土暖,四季不乏綠色。方向常在綠蔭清流間徜徉,飲珠江水,吸嶺南風,他熱愛這片土地。他繪寫的園林不是一個孤立的院落,不是一座孤立的建築,不是一片有限的景觀,院牆、花窗、隔扇、迴廊、曲徑,里裡外外無窮無盡:廂房外邊是院子,走出院子連著小巷,小巷盡頭是石板橋。。。。。。這些被反覆利用的、極有意味的形象符號引人遐思,其中流露出來的是濃郁的生活氣息,換句話說,他所描繪的園林是溫暖的家居,散發出人間煙火氣。
歷代喜愛園林畫家很多,然而,在古代,直接以園林為描繪對象的繪畫卻不多見,在流傳下來的繪畫作品中,偶有涉及園林題材者,也多是工整嚴謹甚至有些刻板的“界畫”,而含有“寫意”成分的作品很少。而方向則以濃墨重彩寫園林,色彩絢爛奪人,色調與主題相吻合,而筆墨則與色彩結合起有機的整體。如在《春雨》中,他以粉綠、翠綠為基調,表現出南國草木春雨後的昂然生機,難過草木蔥蘢、空氣濕潤的特色得到了充分表現。在《秋庭》中,他以赭黃為基調。作品如同一首清麗的小詩,出色地表現出南國鄉居生活的樸實與靜謐,和諧與安逸。從用色之大膽來看,方向似乎繼承了嶺南派的傳統,可是,他的色彩更接近西畫,其布局也流露出西方某些現代主義繪畫的影子,帶有裝飾趣味。不過,方向在借鑒外來語言的同時不忘傳統的文脈,力圖用鮮活的筆法描述他所熟悉的環境。看他的畫,往往能有一種溫暖與怡和的感覺。
方向的作品亦不象某些傳統的作品那樣大面積留白,他的作品是“密”為特徵的,但這種“密”並非是造型元素的繁複堆砌,而是以實寫虛,院牆迴廊、格窗、花木或隱或現、或藏或露,布局中不乏空靈之氣。他的作品中一般不出現人物形象,但通過某些細節暗示出人的活動,如《待奕》中描繪了棋盤,雖然空室無人,卻能使境生象外,突出了安閑隨意的生活。
方向
方向
遠離現實的喧囂而遁入自我構想的田園詩中尋求慰籍,當然也可被看作是對現代快節奏生活的一種消極因素,那就是對顯示社會中不斷膨脹的物慾的反撥,其中,畫家必然要重視感性,有意識的排斥“科學”與“理性”的東西。其實,這類做法在西方美術史中已經出現過,早在9世紀中葉,英國的拉斐爾前派就以唯美的創作信念。反駁了工業文明的弊端。此外,強調主觀情感的重要性,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們從異國情調中汲取營養,特彆強調作品的形式感。或許是因為一直生活在領改革開潮流放廣東之緣故,方向對人被“異化”的現象有著更為直接的體驗。他曾經感慨道:“藝術領域已非一片凈土,藝術品和工業產品的距離在逐漸減小,藝術的獨立性逐漸式微。先進的科技在人和自然界中築起了一道屏障,燈光代替了太陽,飛機代替了雙腳,空調代替了戶外的新鮮空氣,人的思維進一步趨向精密,邏輯有序,藝術中感性成分不可避免地在悄悄隱退,明星不斷被創造又不斷地墜落,藝術家在顯示和理性中苦苦掙扎。”他自稱“生性愛靜”,“隨大流”,自認“沒有資格充當現代大潮的弄潮兒”。這些看似謙卑的話語實際上表明了一種明朗的態度——既遠離種種光怪陸離的“實驗美術”潮流,又與狹義的“傳統派”保持著足夠的距離,他從身邊的生活入手,不能感賦予傳統的園林題材、田園題材以新的魅力。
明代戲劇作家湯顯祖在他的名作《牡丹亭》中借杜麗娘之口,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我們也可以說,不到方向筆下的園子一游,怎知在年輕一代的廣東畫家心底居然還保留著這樣一片寧靜安適、讓人陶然忘機的角落。
方向將民間藝術與文人畫融為一體。實現了“俗”與“雅”的有機結合,從而解決了高雅藝術缺乏可愛可親,民間藝術又缺乏“詩情畫意”的問題。同時,方向意在追求中國畫筆墨與色彩的融合,并力免重蹈前人“忽左忽右”的通病,即往往在色彩上有所突破,就忽略或淡化了筆墨,或在筆墨有突破時又忽略了色彩。
方向的畫就像田園詩,其實是他對十分熟悉的潮汕農莊的凈化話語,寄寓著一個懷鄉者的原始情感,他對一幅幅記憶中的圖象賦予虔誠的原初感覺,讓他們升華到自已的精神性高度。一位當代詩人說,鄉村生活,構成一個生命中“溫柔的部分”,方向把記憶中對故土的依賴、眷戀,經由他的筆轉化成隨時隨地置身其中的精神家園,方向營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園,一個陶淵明式的“桃花源”,這種東方文化的冥幻區別於西方文化的體行,區別於高更的“塔希提島”或者已逝詩人顧城的“激流島”,精神的漫遊在中國宣紙特殊的材質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江西畫家 方向


方向(1920—)美術界人士。字奕志,江西遂川人。江西立風藝專畢業。曾任報社記者、編輯、主編,國民黨軍十一師政治部秘書等職。1949年隨軍赴台.退役後轉任金門《正氣中華日報社》副刊主編,1953年入政工幹校藝術系執教,累升教授,兼任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教授,版畫學會理事長。專攻木刻、版畫,頗多成就,曾獲書畫會金爵獎,文協文藝獎章等。

個人生平


方向
方向
1955年,參加巴西聖保羅市雙年國際畫展;1956年,出版《方向木刻選集》上下兩冊;1957年,參加巴西聖保羅市雙年國際畫展;1959年,出版《木刻研究》理論書一本;1962年,代表台灣赴日本東京參加第三屆國際版畫展;1963年,參加巴西聖保羅市雙年國際畫展;1964年,參加羅馬國際畫展;1965年,參加中日美術交流展,出版《初中美術教材》六冊;1969年,參加西班牙國際畫展,參加秘魯國際版畫展;1970年,參加日韓香港百人畫展,出版《版畫研究》理論書一本;1971年,參加法國二十世紀版畫展,1971年,參加第一屆全國版畫展;1972年,參加當代百人展,參加第二屆全國版畫展,參加第二屆全國書畫展,參加韓國漢城國際版畫雙年展。1973年,參加第三屆全國版畫展,第二十二屆台灣省全省美展;1975年,第四屆全國版畫展;1976年,美國聖若望大學邀請赴美參展中國當代版畫展,第二十三屆台灣省全省美展1977年,第五屆全國版畫展,中韓現代版畫交流展,出版《論中國人物畫》理論書一本;1978年,著有《論點、線、面、色》;1981年,《論中西繪畫之比較》;1984年,著有《調色盤》散文;1950年,在台灣省宜蘭縣舉行方向個展;1962年,在日本東京、橫濱舉行個展,1969年,在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個展;1987年,方向版畫個展;1988年,歷史博物館,方向七十回顧展(歷史博物館主辦並並贈獎牌一面);1992年,創作五十年回顧畫展。著有《方向木刻選集》,《木刻研究》、《版畫研究》、《飛論中國人物畫》,《初中美術教材》等。

參考資料


(1)http://www.trueart.com/channel/artist/detail/index.asp?id=82
(2)http://blog.voc.com.cn/sp1/liuxinhua/14341921729.shtml
(3)http://www.boyie.cn/news/articleview/2006-8-14/article_view_16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