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坑客家小鎮
國家AAAAA級景區
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深圳本地客家語中,“坑”是指小溪流、小水溝,客家人常把坑和瀝連用,有“坑坑瀝瀝”一詞,甘坑泉眼遍布,溪水甘甜,故稱謂甘坑。
甘坑客家小鎮是華僑城集團打造的薈萃深圳本土客家民俗、客家民居建築、客家民間藝術、客家傳統美食、客家田園風光為一體的文化旅遊景區。
起源於明清時期的甘坑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老村莊,與觀瀾版畫村、鶴湖新居、麻磡村、大萬世居等一同被譽為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徠350多年前,甘坑村的開基始祖,梅州的客家人謝文明、卓美髮看中了這裡的自然環境便在此定居並繁衍生息。如今,這裡不僅是探索深圳客家文化的體驗基地,也是全國客家語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心。
甘坑村裡,客家民居,眾多古建,依山傍水,房連巷通,錯落有致,猶如畫卷。更有古炮樓、清新巷、狀元府、鳳凰谷等風情建築融于山水之中,與幾百年的客家排屋形成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載體。
2016年,政府與華僑城集團簽訂協議,華僑城將投資500億元,把現有的甘坑客家小鎮擴大一倍,屆時,甘坑客家小鎮將成為擁有六張國家級名片的特色小鎮(即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新興產業示範區、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特色小鎮)
2017年7月,甘坑客家小鎮入選首批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2019年10月,入選首屆“小鎮美學榜樣”名單。
深圳本地村民以客家人為主,客家村遍布深圳各個角落,但隨著深圳經濟的高速發展,很多原住民的村莊早已經變成高樓大廈,或者已經遭到人為破壞,只留下少數一些村落還保持著歷史原貌,甘坑古村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為了留住深圳的客家文化,留住深圳人的根,2012年由北京大學研究院開始總體規劃並立項,決定在原來古村落的基礎上開發成旅遊景點,於2013年開始動工修繕並建設。客家小鎮總面積311.2公頃,是深圳市2013年和2014年重大項目,項目共分四期建設,一期工程——文化休閑區,已基本完工,正在進行二期建設並改造周邊路段,深圳地鐵10號線甘坑站也正在建設中。
2017年7月,中國文化旅遊高峰論 壇”上,國家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17年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試點名單,全國僅8家特色小鎮入選,甘坑客家小鎮榮列其中。
華僑城甘坑客家小鎮老爺車車展
來到客家小鎮,你可以戴一頂客家涼帽,嘗一口客家盆菜或客家艾粄,秀一把客家話歌曲對唱;還可以細細品味小鎮特有的古驛道、老虎洞、妃子村等傳奇故事。
廣東省深圳市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文化節
村子里世襲村長在蘇州有一富甲一方的親戚,村長家孩子到了讀書的年齡,都會送到蘇州讀書。
村長有個女兒,名曰慧玲。從小聰慧過人,極富靈性,只要哥哥從蘇州回家來,總鬧著要哥哥教她識字讀書,而且過目不忘。村長見此,破例讓女兒隨同兒子一起到蘇州讀書。
時光荏苒,一晃就是10年。原來的小女孩出落為貌美如花的少女。不但 飽讀詩書,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是一個四山環抱、活水長流的小村莊。甘坑之甘者,甜也。什麼甜?水甜。甘坑曾經遍布泉源,泉水清涼透澈,如甘露一般,客家先民們無論在哪裡勞作,都可以就便找到泉眼,在勞累口喝之時,順手掬一捧泉水,解渴提神、沁心潤肺,真是一種奇妙的享受!
生態公園
甘坑客家小鎮
七都116村
據《新安縣誌》記載,明、清時期實行縣、鄉、都(社)、圖(里)制度。明末新安縣分3鄉7都57圖509村,甘坑屬七都116村。每一條巷子,都具一個特色:古味巷以客家美食、風味美食、特色美食為主;古悅巷以手工DIY為主,現場製作,有人現場製作紀念品,體驗現場製作紀念品的樂趣;古坊巷以手工藝品製作作坊,體驗原始的古樸的手工製作;古井巷以文化藝術創作為主,包括創意設計、工藝設計製作。
狀元府
具有兩百多年的狀元府,可進府內參觀,分前廳、中堂、後院。府內寸木皆為藝
術結晶,千餘木刻,美輪美奐,幅幅皆為故事。
南香樓
步步尋往跡,有處特依依。到甘坑客家小鎮,人們自然要到南香樓,南香樓整棟房屋樓中有樓,畫中有畫。雕梁畫柱,生動有趣。大小几百幅雕刻物件,無不體現中華民族的智慧。
景觀湖——酒吧街
甘坑
炮樓院
甘坑客家小鎮
鳳凰谷
鳳凰谷
客家語
客家民俗文化
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為主,深圳民間活躍著多支麒麟隊。
麒麟舞在深圳有著大範圍的分佈,足有上百支麒麟舞隊伍。2006年,羅湖區黎圍舞麒麟、觀瀾松元廈麒麟舞,入選深圳市首批非遺保護名錄。2007年後,黎圍、觀瀾、坪山和龍崗龍城麒麟舞,入選廣東省省級非遺保護名錄。2014年,坂田永勝堂、大浪大船坑麒麟舞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深圳有五支表演隊伍都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船坑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還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甘坑客家小涼帽
史籍記載客家婦女戴涼帽,可追溯到宋朝蘇東坡在惠州任職時期,有近1000年風俗。深圳甘坑涼帽製作的歷史有200多年,經歷了6代人。清朝年間,深圳甘坑涼帽村的開村始祖張錦超,學到涼帽手藝后,傳給子子孫孫,全村均以織涼帽為生。解放前後幾十年,甘坑村民通過外遷把涼帽手藝帶到了深圳龍華、大鵬等地。
客家舞龍
客家民間舞蹈源遠流長,枝繁葉茂,在廣東乃至全國的民族民間舞蹈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客家民間舞蹈品種繁多,多數為風俗道具舞,較為著名的有船燈、鯉魚燈舞、採茶撲蝶、席獅舞、杯花舞等。
深圳沙頭角魚燈舞便是客家鯉魚燈舞的一類,沙頭角吳氏客家人來自梅州大埔縣,他們在下海划船捕撈過程中,將原鄉的“鯉魚燈舞”進行加工,客家語中,"吳"、"魚"諧音,故“吳燈舞”也就成了“魚燈舞”,這一濱海遊藝民俗,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客家打蘸
昔日深圳客家人保持著客家的傳統習俗,“女子哭嫁”便是其中很有特色的一例。每個女子在出嫁前,有七天以上的“哭嫁期”。哭這麼長的時間,淚水也流了不少,眼睛也稍現紅腫,而這使得新娘更顯楚楚動人,可能正應了“經常性地流點眼淚有助於美容”和“姑娘在出嫁前顯得最漂亮”的俗話。完婚之日,當迎親隊伍臨近待嫁姑娘所在的村莊時,村中男子就在路中燃火“避邪”,新郎帶領迎親隊伍經火“避邪”之後,方可進村正式迎親。拜見過岳父母之後,村中長老即宣布良辰到了。此時,新娘即嬌婉纏綿地哭辭父母,輕移蓮步,款款出門,頻頻回望,之後即登轎起行,陪嫁女亦隨轎送行至夫家。迎親隊伍一路上笙歌不絕,鞭炮、煙花不停地放。陪護新娘的伴娘每隔十來步路程就在路旁撒一根寸把長的紅繩,意為完婚後新娘首次回娘家探望而“引路”。隨著時代的變遷,深圳女子哭嫁習俗現已不很流行。
客家小吃
艾粄,是一種美味的客家特色傳統小吃,古時候,在清明時節,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做艾粄。用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做成,因加有艾草,故具有一定的藥用保健功能。
宋陳元靚在《歲時廣記》一書中記載了寒食節食品“青隋飯:楊桐葉、細冬青,臨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葉染飯,色青而有光,食之資陽氣。謂之楊桐飯,道家謂之青精飯、石飢飯。”
明郎瑛在《七修類稿》卷四十三提到寒食節吃“青糰子”。“這種青糰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麥、草汁舂合而成,餡料多為豆沙或棗泥。放入蒸籠之前,先以新蘆葉墊底,蒸熟后色澤翠綠可愛,又帶蘆葉清香,是很受歡迎的清明節食品。”
雞屎藤粄
甘坑客家小鎮
甘坑客家小鎮
最初的客家盆菜是客家人在過年過節時,各人帶自備的食物相聚一堂,但古代交通不便,相聚時食物已冷卻,翻熱時把所有食物倒在一個大盆中煮熱,就成了盆菜的雛形,客家人紅白二事,過年慶祝都會在客家圍屋內大擺盆菜宴。
客家茶果
“雞屎藤”是一種藤草植物,雖然名字聽來很不雅觀,但是它卻可食用。每年過了立春,萬物更新,清明前後,草葉新綠,人們上山將“雞屎藤”採摘回來,洗乾淨,晾乾水,搗碎,拌在糯米粉、粘米粉中,按比例摻上紅糖搓勻,捏成一個一個,放在蒸籠上蒸熟,製作成甜“雞屎藤粄”,顏色黑黑的、清香可口,風味獨特。民間的說法,吃了清明“雞屎藤”,清祛濕毒,在來近的夏天,不會生瘡。“雞屎藤”除了自家吃外,還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客家三及第湯
客家人,尊儒重教,耕讀傳家,人文濃厚。據傳,古代客家地區的讀書人在每次應試之前,家裡人必會做一道三及第湯給他們,預兆他們三連及第,連中秀才、舉人、進士,榮宗耀祖。
豬肚包雞
相傳在清朝時期,宜妃剛生完太子,因為宜妃有胃病,產後身體虛弱,乾隆吩咐御膳房燉補品給宜妃吃,可是她吃什麼都沒有胃口,鳳體日漸消瘦。宮裡的太醫想盡辦法做種種名貴補品給宜妃吃,還是無濟於事。乾隆召集太醫和御膳房,把旨意傳下去,無論用何辦法,都要醫治宜妃的病。御膳房想到“葯補不如食補”的方法,於是把民間傳統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把雞放進豬肚裡加上名貴藥材燉湯,宜妃吃後果然胃口大開,經過一段時間飲食調理,宜妃的胃病已痊癒而且膚色也紅潤有光澤,美艷動人。這道菜不僅去病強體,也有養生保健之功效,從此乾隆把這道菜叫做“鳳凰投胎”,就是豬肚雞火鍋,便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
客家黃酒
在客家人的飲食中,飲酒是很普遍的習俗,客家人年長的會飲,年小的也會飲,有的客家地區在盛夏時還以酒代茶,普遍飲用。至於節慶佳日、喜慶壽誕上、酒是缺少不了的助興飲品。
甘坑
家家釀黃酒,人人喝黃酒,黃酒的普遍性可以說是客家農村中極為獨特的一種社會現象。黃酒由糯米製成,糯谷在客家農村極易種植,且價格低廉,只比普通稻穀貴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數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簡單,客家婦女人人會做。熱情好客的客家人,逢年過節或婚嫁喜慶設宴“請酒”時,黃酒是必需品,席間一人一碗,邊喝邊斟、邊斟邊喝,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相互敬酒,你來我往,推杯換盞,為宴席增添了熱鬧歡樂的氣氛。
客家釀豆腐
客家釀豆腐久負盛名,是客家名菜之一。
製作時,把豆腐斜切成約一寸見方的三角塊或者直接在豆腐中間切開,然後,投入油鍋中炸一會,再橫切開,在裡面塞入豬肉、糯米、大蒜、五香、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吃時再撒上些胡椒面、蔥花,其味鮮美無比。正月期間有客來訪,這個菜被作為整個酒席的頭道送酒菜,獻給親友。釀豆腐鮮嫩滑香、營養豐富,是客家人過年的保留菜式。
釀苦瓜
苦瓜身上一粒一粒的果瘤,是判斷苦瓜好壞的特徵。顆粒愈大愈飽滿,表示瓜肉愈厚;顆粒愈小,瓜肉相對較薄。選苦瓜除了要挑果瘤大、果行直立的,還要潔白漂亮,因為如果苦瓜出現黃化,就代表已經過熟,果肉柔軟不夠脆,失去苦瓜應有的口感。挑選苦瓜時,要選那些表皮看上去青綠有光澤,摸起來光滑,紋理清楚的,新鮮好吃;如果是繁忙的上班一族,可以到超市購買已經調好味的肉沫,既節省時間又方便,而且超市上有很多不同口味的肉沫提供。釀苦瓜可以根據個人的喜好製作餡料
釀春
徠客家民居是廣東,福建,台灣等省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
深圳客家圍屋
客家圍屋又稱為圍龍屋、圍屋、客家圍等,是中國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築。
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圍屋結合了客家古樸遺風以及南方文化的地域特色,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只要在客家人聚居之處,都能見到圍屋的蹤跡,包括中國大陸南部的廣東、江西、福建省、香港新界以及台灣的屏東、雲林、台中東勢等。改革開放以前,客家圍屋在深圳隨處可見,保存下來已經不過數百座。保存完整的如鶴湖新居、大萬世居、茂盛世居、正埔嶺世居等更是少見。
甘坑客家小鎮
客家土樓
甘坑客家小鎮
會上,文化部藝術發展中心發布了2017中國文化旅遊融合先導區試點名單,遼寧大連冰山集團冰山慧谷、江蘇蘇州高新區蘇綉小鎮、浙江嘉興梅花洲小鎮、山東淄博琉璃古鎮、陝西扶風全域文化旅遊融合、廣東深圳華僑城集團甘坑客家小鎮、新疆瑪納斯馬術紅酒森林小鎮、新疆布爾津沖乎爾小鎮等8個地區入圍。
這入選的八個景區都被冠為國家級文旅特色小鎮,代表著中國以後特色小鎮發展的方向。
賴恩爵
龍崗大鵬半島的賴氏家族是深圳歷史上的最旺家族,“三代五將”為中國歷史之罕見,有“宋朝楊家將、清代賴家幫”之美譽。
甘坑客家小鎮
曾生在地方先後任中共海軍黨委委員、南海艦隊第一副司令員、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副省長兼廣州市市長等職。
袁庚
袁庚是招商局集團原常務副董事長、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和招商銀行、平安保險等企業創始人、百年招商局第二次輝煌的主要締造者、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重要探索者。為表彰袁庚致力促進中港關係及香港與中國內地之間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對香港的航運事業貢獻良多,2003年被香港特別行政區授予金紫荊星章。
2016年1月31日凌晨,袁庚因病醫治無效,在深圳蛇口逝世,享年99歲。
甘坑客家小鎮
劉起龍一生致力於巡洋緝盜,在抗禦番夷與平定盜寇、守護我東南海疆的“前後十八戰”中屢建功勛。道光皇帝為他親筆撰寫《御祭文》,贊曰:“爾劉起龍,性行純良,才能稱職。方冀遐齡,忽聞長逝,朕用悼焉。特頒祭典,以慰幽魂”!
藍造(1917—1990),深圳市龍崗區葵涌鎮壩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
1948年4月任中共江南地委副書記兼廣東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江南支隊司令員。
1949年1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東江第一支隊司令員,為華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61年晉陞大校軍銜。
1990年11月16日在廣州病逝。
劉黑仔
陳煙橋(1911年~1970年),深圳龍華客家人,中國著名版畫家。曾用名陳炳奎,筆名李霧城、米啟郎。1911年11月16日生於廣東深圳市龍華區觀瀾鎮牛湖村鵝地嚇。
陳煙橋先生和妻子
代表作品有木刻《建設中的佛子嶺》(中國美術館收藏)、《魯迅和他的夥伴們》(中國美術館收藏)及《黃浦江上》等。
甘坑活動
甘坑中華人物頒獎典禮
2017年1月11日,由中華文化促進會、鳳凰衛視聯合主辦,深圳華僑城文化集團承辦的“2016中華文化人物”頒授典禮,在深圳具有濃郁客家特色的甘坑客家小鎮完美落幕。表演藝術家秦怡,中華木作大師、侗族古老木結構建築藝術家楊恆金,忠實的文化記錄者、電視製作人亞妮,野生動物攝影師顧瑩,鋼琴演奏家劉詩昆等11人獲此殊榮。
甘坑客家小鎮
乘車路線
①公車:可搭乘m224、980路, m273路, m346路, m414路,m363路,到甘坑村委站下車即到,建議在福田購物公園搭乘m224最為便捷。
②地鐵:搭乘龍崗線到木棉灣地鐵站,轉乘m224、m363到甘坑總站下車,或者搭乘環中線到“下水徑”站,轉乘上述公交車。
自駕車路線
自駕導航到“甘坑客家小鎮停車場”。
從深圳福田、南山出發:南坪快速公路→坂雪崗大道→坂瀾大道→坂李大道→甘坑停車場
甘坑客家小鎮
從深圳龍華出發:布龍路→麗湖花園(三聯橋底調頭)→吉華路(前走一公里)→秀峰路→甘坑老村委即到
從廣州/東莞/惠州出發:廣深高速/深惠高速→機荷高速→李朗出口→布瀾路李朗出口→秀峰路→甘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