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互生

五四運動天安門遊行組織者之一

匡互生(1891—1933),男,字人俊,號務遜,又號日休,湖南邵陽人。

1891年11月1日生於湖南邵陽東鄉天台山,他“奮然而起,作點革命的工作”,始於辛亥之役。辛亥革命時,曾跟長沙革命軍攻巡撫衙門。1913年在邵陽中學讀書時作文痛罵北洋軍閥。1919年夏畢業於北京高等師範數理部,民國21年上海發生“一·二八”事變,立達學園毀於日軍戰火,匡互生與同仁趕緊在廢墟上重建校舍,秋季複課。

1933年4月22日在因為腸癌在上海逝世。

人物生平


1891年出生於邵陽東鄉。幼年在鄉學讀書時練就一身武術。
1910年到長沙入駐省邵陽中學讀書。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湖南一馬當先。時年20歲,正在長沙邵陽駐省中學讀書的匡互生,毅然扛起長槍,跟著石基老師勇敢地投入攻打巡撫衙門的戰鬥。
1915年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專攻天文學。
1919年初將同言社改組為工學會,他負責起草了工學會章程,主張聯絡和團結更多的同學,提倡工學合一,並出版《工學》雜誌。
1919年5月4日爆發了偉大的五四愛國運動。他是這次運動的策劃者之一,與傅斯年、段錫朋等組織了天安門大會和會後遊行。北京學生集會遊行,陳苠盡率先沖入曹汝霖住宅,火燒趙家樓。夏,匡互生畢業於北京高師,回湖南,在長沙楚怡小學任教。
1920年參加湖南各界驅逐都督張敬堯運動。之後,應聘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務主任,主張民主辦校。匡互生聘請一師附小教師毛澤東到一師任教。匡互生參加新民學會,與毛澤東共同成立文化書社。
1922年到上海中國公學任教。
1924年受聘於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訓育主任,提倡教育改革。不久,到上海與夏丏尊、豐子愷等創辦立達學社。
1925年春,匡互生在虹口老靶子路創辦立達中學,是年秋,又在江灣租地建舍,改名為立達學園,增辦高中,並設農藝科和藝術專修科。
1928年8月經教育部特許,學園添設農村教育科,培養縣、區、鄉各級行政人員;鄉校校長、教員和從事推廣農業合作、民眾教育運動的人員等。
1930年8月農村教育科遷南翔柴塘,購地20餘畝,建立立達分園,並設附小。正當學園辦得興旺之時,一·二八淞滬戰爭爆發,江灣、南翔兩地校舍先後毀於戰火。匡互生不顧身患腸癌,忙於復校,未及時醫治。
1933年4月22日因為腸癌在上海病逝,終年42歲。遺體葬於立達學園農場。
1986年其骨灰歸葬邵東原籍。

主要成就


他曾點燃火燒趙家樓的烈火;真誠的愛國主義者;他曾擬以炸彈結束軍閥張敬堯的性命;除舊布新的教育家;他曾苦心創辦立達學園,成績卓著,功在社會。

人物評價


匡互生墓誌銘
匡互生墓誌銘
“一位有理想、有幹勁、為國為民的教育家”,“我把他當作照亮我前進道路的一盞燈”(巴金評)
“互生最叫我們記念的是他做人的態度。他本是一副銅筋鐵骨,黑皮膚襯著那一套大布之衣,看去像個鄉下人。他心裡那一團火,是熱,是力,是光。”(朱自清評)
“是中國現代史上最值得紀傳的一位人物”。(周予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