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新和

胡新和

胡新和(1955.05.17~2013.05.13),男,南京師範大學理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哲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任《自然辯證法通訊》雜誌主編、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2013年5月13日,胡新和教授突發心臟病在中國北京逝世,享年58歲。

教研學科


科技哲學,科學哲學物理學哲學,科學思想史
胡新和
胡新和

開設課程


自然辯證法》(公共必修課),《科學哲學導論》(專業基礎課)。

學術貢獻


學術書籍

《徜徉在量子王國——薛定諤傳記》,福建教育出版社
《科學前沿與哲學》(中央黨校出版社)。
《新自然觀》(中央黨校出版社)等。
吳大猷:《物理學的歷史與哲學》(中國大百科出版社)(與金吾倫合作)。
奧本海默演講集:《真知酌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庫恩:《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與金吾倫合作)。
玻耳茲曼傳記《篤信原子的人》(上海科技出版社)。

學術論文

“薛定諤:為人類理解自然與自身而奮鬥”,〈自然辯證法通訊〉1987年第2期。
“分界標準的二重性與理論進化模型的確立”,〈自然辯證法研究〉1988年第1期。
“從物理實在觀的變革到關係實在論”,《自然辯證法通訊》1993年第3期。
“‘實在’概念辨析與關係實在論”,《哲學研究》1995年8期。
“可檢驗性與整體論”,《東方論壇》1996年第1期。
“批判中的進步:波普爾哲學”,編入江怡主編《面向新世紀的哲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
“從分離走向交融—關係論視野中的自然觀變革”,編入童天湘主編《新自然觀》,1998年11月,中央黨校出版社。
“A Chinese Perspective on the Use of Genetic Knowledge”, in Genetic Knowledge, Human Values & Responsibility, Edited by Jacquelyn Ann K. Kegley, An ICUS Book, Paragon House, 1998. PP.167-181. (與邱仁宗合作)。
“奧本海默與他的原子情結”,論文,6千字,《三思評論》第2輯,1999年5月,江西教育出版社
“中國文化視野中遺傳知識的應用”,《中外醫學哲學》第II卷,第4期,1999年11月。
“奧本海默與原子彈”,《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6期,8千字。

課題研究

曾獲社會科學院暨國家機關優秀論文獎,哲學所優秀論文獎。
主持個人課題:現代物理學與哲學認識論,物理實在論;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2001——2004年):“當代科技革命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2001——2006年):“科學技術哲學與當代科技發展”(第二主持人)。

社會兼職


科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
人工智慧基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世界哲學》和《科學技術與辯證法》雜誌編委;
中英澳暑期哲學學院中方委員會委員;
“北京科學哲學論壇”主持人。

社會評價


2013年5月17日,胡新和教授追思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舉行,來自北京、山西、山東、江蘇等地的30餘位科學哲學界學者參加,並對胡新和教授的突然離世表示緬懷。參加追思會的學者們認為,胡新和是中國科學哲學領域卓有成就的學者,亦是中國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與科學社會學領域的傑出學術組織者,為這些學科的發展與學術研究貢獻了畢生精力,為科學哲學在中國的成長、壯大做出了卓越貢獻。胡新和的老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金吾倫表示,胡新和對中國科技哲學做出了很大貢獻。中國科學院外國專家特聘研究員、東京大學教授佐佐木力說,胡新和出色地翻譯了庫恩的書籍《科學革命的結構》,是位非常優秀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