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幽憤詩的結果 展開

幽憤詩

明代李贄的一篇散文

《幽憤詩》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作品原文


康詣獄明安無罪,此義之至難看也,詩中多自責之辭,何哉?若果當自責,此時而後自責,晚矣,是畏死也。既不畏死以明友之無罪,又復畏死而自責,吾不知之矣。夫天下固有不畏死而為義者,是故終其身樂義而忘死,則此死固康之所快也,何以自責為也?亦猶世人畏死而不敢為義者,終其身寧無義而自不肯以義而為朋友死也,則亦無自責時矣。朋友君臣,莫不皆然。世未有託孤寄命之臣,既許以死,乃臨死而自責者。“好善暗人”之雲,豈別有所指而非以指呂安乎否耶?當時太學生三千人,同日伏闕上書,以為康請,則康益可以死而無責矣。鍾會以反虜乘機害康,豈康尚未之知,而猶欲頤性養壽,改弦易轍于山阿岩岫之間耶?此豈嵇康頤性養壽時也?余謂叔夜何如人也,臨終奏《廣陵散》,必無此紛壇自責,錯謬幸生之賤態,或好事者增飾於其間耳,覽者自能辯之。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后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