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觀音寺塔的結果 展開

觀音寺塔

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位於鄆城縣文物管理處大門內水塘中。該塔因建於觀音寺(已毀)內,故名。塔原有7層,建於五代·唐長興二年(公元931年),故又稱唐塔。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結構,因黃河數度決口而淤積,現地面上僅存四級,高約32米,底周長44米。塔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損害,至清末時,頂部倒塌,呈官帽狀,人稱之荒塔或襆頭塔。1993年,塔經重新整修復原,並闢為公園。另有安徽六安觀音寺塔和天津薊縣觀音寺塔。

歷史沿革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鄆城觀音寺塔,又稱唐塔,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塔建於五代唐長興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為 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東西南北設窗,其餘設假窗,現有塔門設在北面,沿磚石階梯穿過塔心柱轉折上升,二層起有迴廊環繞塔心柱作為通道。塔原高七級,明代之前因地震塔頂倒塌,明正統年間黃河決口淤沒等因素,地面之上現存四級,1992年至1993年進行維修,1996年修建唐塔大門,2009年增設唐塔亮化系統。塔內現有觀音造像藝術展,傳統觀音泥塑八尊,銅質千手觀音一尊,觀音畫像三十餘龕。
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

建築特點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為八棱四門樓閣式磚塔,現存四層,由精美的磚雕斗拱組成塔檐。東、西、南、北四面各設一券頂 坤門,其餘四面為磚雕景窗。塔心室和佛龕頂部,由層層磚斗拱環砌成拱頂,斗拱製作精良,層層內收,結構嚴謹,錯落有致,有鬼斧神工之妙,連塔內迴廊頂部,也由磚斗拱精砌而成。

歷史記載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據《鄆城縣誌》記載,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河決滎陽,七月鄆城淪陷,塔身被淤沒二層,現地表 以上僅存四層,高約32米。二層周長40米,下層周長44米,雖歷經風雨,剝蝕亦甚,然其巍峨古樸,仍不失為一方勝景。塔四周碧水環繞,岸邊綠樹垂蔭。夏日晨昏,數千隻燕子翔集,繞塔飛鳴,“荒塔燕子”成為古代鄆城的十大景觀之一。朝暉夕陽,綠樹燕影,與巍巍古塔在碧水中交相輝映,宛如一幅古樸的風景畫,甚為壯觀。

神話傳說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山東菏澤鄆城觀音寺塔]
觀音寺塔有許多美麗傳說和奇怪的現象。傳說此塔乃玉帝賜於李靖用以降其子哪吒的寶塔,後父子和好,托塔天 王李靖揮劍將寶塔斷為三截,塔基落入鄆城,塔身降至巨野(永豐塔),塔頂飄至汶上(太子靈蹤塔),故三縣之塔如出一轍卻只有汶上塔細而有剎,另二塔則無。

附近景點


塔西10公里為古廩丘城故址,是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的出生地。傳說孫臏因眷戀故土,死後化為雲燕,飛回故里,縈繞在古塔周圍。故荒塔雲燕“嚴冬不南遷,有足不成行”,餓俄有墜地,則匍伏而死,便是孫臏生前曾受刑的緣故。春夏之交,無數昆蟲飛集塔頂,遠看如縷縷青煙,裊裊上升,成為雲燕啄食的對象。傳說若此時登塔西眺,便可以看到廩丘古城和孫臏大戰的幻景,這是古城的又一景觀——廩丘霧市。清代鄆城知縣陳良謨曾留下“無蜃如何有海市,遙瞻疑是影雲蒸”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