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異葉假繁縷的結果 展開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學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力較強,怕高溫,忌強光,怕澇。具有低溫發芽、髮根和越冬的特性。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形態特徵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學名: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塊根長紡錘形,白色,稍帶灰黃。莖直立,單生,被2列短毛。莖下部葉常1-2對,葉片倒披針形,頂端鈍尖,基部漸狹呈長柄狀,上部葉2-3對,葉片寬卵形或菱狀卵形,長3-6厘米,寬2-17 (-20) 毫米,頂端漸尖,基部漸狹,上面無毛,下面沿脈疏生柔毛。開花受精花1-3朵,腋生或呈聚傘花序;花梗長1-2厘米,有時長達4厘米,被短柔毛;萼片5,狹披針形,長約5毫米,頂端漸尖,外面及邊緣疏生柔毛;花瓣5,白色,長圓形或倒卵形,長7-8毫米,頂端2淺裂;雄蕊10,短於花瓣;子房卵形,花柱3,微長於雄蕊;柱頭頭狀。閉花受精花具短梗;萼片疏生多細胞毛。蒴果寬卵形,含少數種子,頂端不裂或3瓣裂;種子褐色,扁圓形,長約1.5毫米,具疣狀凸起。花期4-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抗寒力較強,怕高溫,忌強光,怕澇。具有低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
溫發芽、髮根和越冬的特性。氣溫在15℃,地溫在10℃時緩慢發芽、髮根,高達30℃以上停止生長,忌連作。選陰濕山地、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土壤為宜,低洼積水、鹽鹼地、過分粘重或過分貧瘠土壤中不宜栽種。前作以甘薯、蔬菜為好,可與玉米間作。

分佈範圍


生於林下富腐殖質的深厚土壤中。分佈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
異葉假繁縷
異葉假繁縷
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分佈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日本、朝鮮也有。

主要價值


中藥名:太子參
別名:孩兒參、童參、雙批七、四葉參、米參。
藥材基源: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的塊根。
性味功效:甘;微苦;性微寒。補益脾肺;益氣生津。

栽培技術


用塊根繁殖。6~7月挖掘塊根,用濕沙貯藏。或用原地保種法,在5月上旬太子參地里套種早熟黃豆,待黃豆收穫后再挖太子參。栽種期10月。選芽頭完整,參體肥大整齊,無傷疤的塊根。栽種方法有平栽和斜栽兩種。平栽按行距15~20cm開溝,深6~9cm,將塊根平放於溝內,頭尾相接,覆土。斜栽,將塊根斜放於溝內,頭向上,尾向下,齊頭不齊尾,離地面2cm,覆土。每1hm2用種量1125kg。亦可用自然落地的種子,進行原地育苗。

田間管理


2月出苗后應培土1.5~2cm;除草1~2次,封行后停止拔草。4月塊根膨大,施稀腐熟人糞尿。雨季需排除積水,以免發生根腐病。5月多風易旱季節,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並防止人畜踩踏。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葉斑病、根腐病,可用波爾多液1:1:100液噴射;亦可用代森鋅65%可濕性粉劑500-600倍噴射。病毒病,可利用種子消.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防治蚜蟲的傳染源等綜合防治方法。蟲害有濟糧、蠐螬地老虎金針蟲為害根部。

化學成分


塊根脂類中含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1-亞油酸甘油酯(glycerol 1-monoli-nolate),吡咯-2-羧酸-3′-呋喃甲醇酯(3′-furfuryl pyrrole-2-car-boxylate),2-吡咯甲酸(2-minaline),β-谷甾醇(β-sitoserol),另含糖,氨基酸,微量元素[錳(13.4μg/g)等〕和太子參環肽(heterophyllin)A及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