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太子參的結果 展開
- 藥物
- 石竹科孩兒參屬植物
太子參
藥物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乾燥的塊根。太子參藥性平,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太子參的化學成分包括環肽、油脂、糖苷、氨基酸、微量元素、揮髮油、磷脂等。其中,環肽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 正名:太子參
● 英文名:Taizishen
● 拉丁名:Pseudostellariae Radix
● 別稱:雙批七、米參、四葉參、孩兒參、童參
乾燥塊根。
味甘、微苦;性平。
歸脾、肺經。
治自汗方:太子參三錢,浮小麥五錢,水煎服。
夏季莖葉大部分枯萎時採挖,洗凈,除去鬚根,置沸水中略燙后曬乾或直接曬乾。
9~30g。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塊根長紡錘形。莖下部紫色,近四方形,上部近圓形,綠色,有2列細毛,節略膨大。葉對生,略帶內質,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漸狹,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長卵形,莖端的葉常4枚相集較大,成十字形排列,邊緣略呈波狀。花腋生,二型:閉鎖花生莖下部葉腋,小形,花梗細,被柔毛;萼片4;無花瓣。普通花1~3朵頂生,白色;花梗長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針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頂端2齒裂;雄蕊10,花藥紫色;雌蕊1,花柱3,柱頭頭狀。蒴果近球形,熟時5瓣裂。種子扁圓形,有疣狀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產於遼寧、內蒙古、河北、陝西、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生於海拔800-2700米的山谷林下陰濕處。日本、朝鮮也有。
● 太子參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太子參具有抗肺損傷、抗氧化、保護心肌、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
● 太子參可以用於治療脾虛體倦、食欲不振、氣陰不足、病後虛弱、自汗口渴、肺燥乾咳等。
● 如果您有太子參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太子參。
● 體內有實邪且正氣不虛者,請謹慎服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提前告知醫生。
● 孕婦、哺乳期女性使用太子參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太子參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9~30克。
● 太子參可以泡酒使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太子參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太子參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少數患者服用太子參后,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這時要及時停葯。停葯后如果癥狀沒有好轉,還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 長期服用太子參會引起體重增加,所以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太子參,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太子參主產於江蘇、山東等地。
● 太子參具有如下特徵:
● ● 太子參為細長紡錘形或細長條形,稍稍彎曲,表面為黃白色,比較光滑,微微有縱向的皺紋,凹陷的地方有鬚根痕,頂端有莖痕。太子參質地硬,脆,斷面平坦,為淡黃白色,角質樣;或者為類白色,有粉性。太子參氣味微弱,味道微微發甜。
● ● 品質好的太子參根粗、黃白色,沒有鬚根。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注意防潮、防蟲蛀。
● 兒寶顆粒:具有健脾益氣、生津開胃的功效,用於治療脾氣虛弱、胃陰不足引起的納呆厭食、口乾燥渴、大便久瀉、面黃體弱、精神不振、盜汗等。
● 腎袞寧膠囊:具有益氣健脾、活血化瘀、通腑泄濁的功效,用於治療脾胃氣虛、濁瘀內阻、升降失調引起的水腫、腎勞、溺毒,緩解面色萎黃、腰痛倦怠、噁心嘔吐、食欲不振、小便不利、大便黏滯等;還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 太子參是石竹科植物孩兒參乾燥的塊根,西洋參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參乾燥的根。兩者功效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
● ● 太子參與西洋參都具有補氣生津的功效,都可以用於治療氣陰不足、病後虛弱、自汗口渴等。但是太子參補氣、益陰、生津的功效都弱於西洋參。
● ● 太子參還有健脾、潤肺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食欲不振、肺燥乾咳等。西洋參還具有清熱的功效,可治療內熱消渴、口乾咽燥等。
● 誤區:太子參不能和黎蘆一起服用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