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拳
孫家拳
孫氏太極,一想到太極大家就會覺得軟綿綿的,慢慢的,看到的就四個字。自然,飄忽。
修鍊的基礎,胎息功夫
孫家拳
孫祿堂在傳說中的功夫是確實存在的。當代親武學大師中親眼見過孫祿堂功夫的人至今健在的仍大有人在。近代、當代中對於孫祿堂先師了解的人不多,中國功夫的傳承是口口相傳的,這種方式在孫公的著作中都有詳實記載,但是廣大讀者絕大多數是無從下手的。因為我們現在所練習的功夫都是動中求靜,而道家修鍊功夫則是靜中求動。道家的修鍊功夫主要是用來修鍊成仙的,修鍊的具體目標是還虛、胎息的境界。胎兒生存在母體中主要是依靠臍帶提供營養,靜、動脈混合血這套工具運轉。胎兒的呼吸是靠毛孔,正常的情況下肺是不工作的,當嬰兒出生后,羊水破裂,第一件事便是張開嘴巴,任督二脈打通,肺臟開始工作,所以嬰兒的呼吸非常宏大,脈搏跳動特別快,毛孔呼吸的功能僅僅發揮25%的功效,嬰兒在出生后6個月本體免疫能力是非常強的,這是先天修鍊的秘訣,以達到長生的目的。
孫祿堂的形意拳和道家的修鍊功夫是結合在一起的。我想把我一生的經歷的東西談出來,證明孫祿堂的功夫的科學性。
先從動中求靜開始入手,如何在動中能夠求到靜?首先從無極式入手,無極式要如何作到“沙地立桿”,“騰雲駕霧”,要求是百會穴上頂,兩肩向外拉開,向內微含。把兩邊肩胛骨拉開,似的中間空,兩邊虎領筋抽緊,這個叫虎抱頭,左右兩手外翻,往下沉,兩胯朝里縮,力點坐滿於腳跟,不可朝前,往後,左右偏,一定要中正,腳趾不許扣,兩腳成90度夾角,兩眼平視,舌頂上顎,口水咽下。關鍵是坐滿腳跟,這時候腦子裡所有的雜念都沒有了,空空洞洞,無陰無陽,無我無他,與大地混為一體,象騰雲駕霧一樣。坐滿於腳跟一定要縮胯塌腰,這樣才能夠坐滿腳跟,才能自然提肛。無極式主要是動中求靜,一站架子,把所有雜念去處,同時產生深呼吸,呼吸加深,橫膈膜抽緊,肋骨抽緊。腹式呼吸就渾厚,這種呼吸也叫真人呼吸,而通常人採用的胸式呼吸,主要靠胸部的擴張壓縮來呼吸。真人呼吸就增加毛孔的呼吸量,可以增加到8~90%,這樣一開一合,肺不工作,通過這樣的鍛煉,可以減輕肺的壓力,增加毛孔的呼吸量,就可以不用口鼻呼吸,所以孫公可以將口鼻塞住練拳。全部用毛孔呼吸,這種就是還原到胎兒的狀態,叫還虛,也叫胎息功夫。
四正八柱
人類是恆溫動物,37攝氏度的體溫基本恆定,當運動時人體不斷產生熱,必須不斷散熱,產熱快而散熱慢導致人的毛孔大量開放出汗。所以出汗的目的除了排除體內不需要的元素同時達到降溫的作用,一般人都是這樣的,這是人體同外界的熱交換方式。但是因為人體的動脈血管流速快,而靜脈血管相對迴流較慢,導致熱的不平衡,致使體內大量出汗。而形意拳不同,不斷產生熱量,不斷降熱保持平衡,靠什麼方法呢?靠的是扣腳趾,擰腳跟加強靜脈血的迴流是動脈、靜脈流速平衡,達到這個效果的功夫稱為雞腿。形意拳一站出來就要做到一氣合四象。虎豹頭、熊膀、龍身、雞腿。八柱的虎領筋兩根就是虎豹頭;肱二頭肌兩根就是熊膀、斜方肌兩根做到龍身,股大肌兩根就是雞腿。要做到筋象鋼筋一樣堅硬而又不能失去彈性,這叫做筋長力大,這是暗勁要做到的基本功,就象人推著板車走上坡,千斤重量都往上在拉,這就是筋長力大的具體寫照。
剛才說的是八柱,現在來說四正,所謂四正呢,就是任脈兩根、督脈兩根,這就是小周天循環。當小周天循環時,從長強穴入氣,吸氣提肛,立刻走道百會穴,速度相當快,然後從鼻尖到喉嚨再往下到會陰穴,速度象眼淚在流,而感覺如蜜糖般甜,到達會陰穴后稍微停頓,然後重複長強穴入氣的過程,這就是小周天鍛煉的一種方式,久而久之從膻中到肚臍中出現一條白線,這叫做氣槽。練到一定時間,頭腦爆炸,百會穴旁有兩個小心臟快速跳動,當慢慢平息下來以後,這樣就能夠做到鶴髮童顏,做到返老還童,皮膚非常細嫩光滑,臉和手也如嬰兒一般光滑,孫公曾說:專氣致柔出嬰兒乎,是乃養命至寶。
孫家拳
孫公曾經說:要做神仙,須精劈拳。劈拳一通百通,我於是這樣,練習劈拳三十多年,練劈拳的關鍵在於三體式。我站無極式樁一練就是七個月,目的就是要做到動中求靜,然後練太極式做到心平氣和,之後又是兩儀式練內三合,做到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樣做到真人呼吸,就可以入手練三體式了。三體式除了做到前面說道的內三合之外還要做到外三合,既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內三合與外三合合稱六合。除了六合,還要求做到四正、八柱,還有三尖、三根。孫公說三尖不到難達四梢,三根不照,難求息調,三尖,就是手指尖,腳尖,鼻尖,是人體靜脈血管最密集的地方。四梢,是指毛髮為血之梢、屬肺;牙齒為骨之梢、屬腎;舌為肉梢、屬脾;指甲為筋之梢,屬肝。三根:耳根、掌根、足根。耳根半規管專司人體平衡作用,人站樁虛靈頂勁是耳根與腳根的平衡作用,坐滿與腳跟起到調息作用手腕掌根豎起,豎掌是為了兩指挑眉,兩指挑肩,除了能做到大周天循環還能夠防止高血壓。站三體式是大小周天同時循環,在沒有做到這個要求之前不能打劈拳。這是基礎中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我開始講劈拳的三個部分“明勁”、“暗勁”、“化勁”,也就是易筋、易髓、易骨的功夫,也叫做三環九轉是一式,這就是劈拳,包羅萬象的一式。
練劈拳要在四正、八柱的要求和規矩下,求得方正,並且做到每個動作腰胯合一,按照要求,腰胯合一一般要做到8~90%,但是通常人1%都很難做到,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導下檢查每個動作的精確性並逐步提高準確率,沒有老師在一旁檢查指導是練不出來的,劈拳的架子,拳是口中出,肩不可抬,兩邊肋骨抽緊,拳頭捏實且要捏緊。這樣主要練手腕和掌力以及尺骨和橈骨,這是練,這練的是明勁;暗勁的練法是捏空心拳,練指力;到了化勁,練的時候一般不能捏拳,束而無力全部空。明勁要拳是口中出,下面腿法是上半步,形如槐蟲一般蠕動的感覺,出似箭,落如風,做到腰胯合一而且要求得方正,這樣一定要有老師在一旁指導,這就是口口相傳。按照這樣的要求,通過嚴格的鍛煉是完全能夠達到孫公的功夫,不然當年孫公的功夫怎麼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
孫公的指力是常驚人的,而且他就是這樣練出來的。我本人也是通過這樣的練習練到全身如鐵一樣,筋骨像鋼筋一樣,既有硬度,又有良好的彈性。我也曾在練內功時腦子爆炸,所以皮膚如同嬰兒一般。我全身關節,肩、肘、腕可以鬆開,拉長。脊椎骨也可以拉長脫開,全身勁運足而不影響呼吸,這個叫做伸懶腰勁,孫公練的就是這個功夫也就是達摩大師稱為抻筋拔骨,節節貫通的功夫,象藤鞭一樣堅固但是富有彈性的節節貫通的功夫。
拳術都是一模一樣的,是否練出功夫就要看是否有真正的明師一步一步的指導,當初支燮堂老師就是因為肺炎吐血,為了強身同一位姓劉的販馬師父學拳,沒有收效,後來同孫公練形意拳后就練好了。拳術的用法是多變的,關鍵幾點1.練的是否得法,練的不得法最後功夫沒有出來倒練出一身病來。2.練用法。3.勁力的練法,人體的身高、體重、骨骼和力,也就是本力是成正比的,一般身高190公分體重100公斤可以到達200公斤左右的力量,160公分,65公斤體重一般具備100公斤的力,通過良好科學的鍛煉方式可以達到15~20%的增長,如果再要長力,是不可能的了。中國功夫是80歲的老人可以打20的青年人,這主要是瞬間人的爆發力,經驗及打擊功夫和方法的靈活應用而克敵制勝的。相反老人如果同青年人來持久戰就不行了。太極拳主要練的練點上的力,人體的骨骼表面可以承受幾百公斤的力,但是通常人的受到超過10公斤的衝擊力,就會使人內臟受傷,也就是所說的內傷,導致體內淤血甚至吐血,而點上受到1公斤以上的衝擊神經就會受到損傷,點上受到20公斤以上的力骨骼就會受到毀滅性損傷,太極拳練點上的力,能練到5公斤到15公斤以上,這個點的力量是變化的,對方打我而我在變化時受到衝擊力可以很小,做到“不頂”,可以化對方的勁為零,慢了就是頂,頂的越多受的也越多,受到打擊越大,化的好可以化巨力為無形。運用是功夫的最高級變化,這有一整套的訓練方法。一是可以經受打擊;而是可以靈活變化而不讓人打到,訓練力量的基礎功夫是要運用得當,時間長了眼睛發光,運用自如表現為時間上掌握的恰倒好處,稱“得機得勢”,要做到第一步是封住別人,管住對方,不讓他發揮,這樣如同大人打小孩,我要打輕可以打輕,要打重也可以打重,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不是四兩撥千斤而是千斤打四兩,打人如割草,隨心所欲。,而當我與對方水平相當時,那時就必須要用假象迷惑對方,使得對方判斷失誤,這時候才是引進落空,四兩撥千斤,而且要得機得勢,掌握非常精確,才能取勝,當你與對手交鋒,被對方控制的非常嚴密,不管用什麼手段都不能起到效果,這時感覺自己無能為力,只好了老老實實被人打,虛心接受,不要抱有其他心理,看清楚對方使用什麼手段,虛心學習,這樣才能夠不斷進步。
學習太極拳第一步要先學運用方法,所有拳勢單架都要拆開來練,學習時被打的要走好跳好,而對打的要求一定打好,太極拳有幾萬種單操的訓練方法要練熟,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中講“熟而懂勁,懂勁后才能階及神明”要在所有動作都熟悉的情況下再學習拳架,從拳架上提高運用水平,循環提高水平。
為什麼學拳不能先學拳架呢?因為拳架是無止境的,只能相對來說,比你好就是你不行,比他好就是他不行,這叫棋高一著,縛手縛腳,又因為拳術沒有止境,所以青年人不宜先學拳架,比如20歲的人學拳20年,到了40歲拳架還不能講打好,40歲再學用法,人的火氣已經沒有了,運用能力和人的生理反應降低了,沒有鬥志,還能學好用法嗎?所以青年人一開始就應該從用法入手,有鬥志,學慣用法的教學要因人而異,年輕人掌握用法以後可以輕而易舉的戰勝對手,這時候再學習拳架就感到無比興奮,對拳架的運用體會更加深刻。而且對拳架提高更上一層樓。這時候拳架只要2~3年的時間就能比常人練20年還要有效,這樣可以有效的利用時間。我一開始學三體式,劈拳,其他什麼都不會,但是10年以後別人的功夫比我相差至少20年,我練形意30多年了。當時練太極推手,每天8小時,一練就是15年,我基礎打的好,別人自然無法和我比了。
推手是拳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近代格鬥都是徒手為主的,所以太極推手的用法更加重要各個拳種都要結合太極推手用法來提高自身能力,因為過去戰爭以冷兵器為主,徒手作用不大,近代開始冷兵器推出了戰爭,現在更是空間戰爭,核戰爭的年代,格鬥中就體現出徒手的重要性。而徒手訓練最佳方案就是太極推手,不會受傷而且能夠提高自身運用能力。單操的鍛煉只可以提高拳架水平準備工作,真正的運用還是徒手用法。普通我們講鍛煉的第一節是講力量,但是力量因為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但是力量應用的完善水平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力小要勝力大,小個子打敗大個子是無從實現的。但是力量應用的比對手巧,局部的地方你的力量可以超過對手,這樣就能做到小個子打大個子,小力勝大力。我體會形意拳的訓練方法是力量大而不損傷身體,可以養生,渾身肌肉像鐵一樣能夠抗擊打但是保持良好彈性。肌肉、臂力,腰腿以及指力都比一般人超出很多,一般的人練1~3年就能夠有良好的成果。胖的可以練結實,瘦的可以練壯。這樣練健身,強身。這樣練是要有人指導的而且老師要嚴格要求,循序漸進。
將來是否可以將太極推手推廣到學校去,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可以得到太極推手的訓練,推手粘在一起是推手,一散開就是散手,這是中國武術的瑰寶,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及武學文化遺產,可以作為素質教育的內容。如果需要教材,我可以提供相關資料,並且可以幫助培養教練,為普及推廣太極推手做一些有益工作。發揚光大孫祿堂等老一輩武學文化遺產而做些微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