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義
了義
在徠原始佛教中,佛法是初中后皆善的,然而隨著大乘運動的開展,為了推廣大乘教義,實現佛教理論的革新,就漸漸有了,了義與不了義之分。
ni^ta^rtha
大乘這種對了義和不了義的劃分,學界一般認為,後起的佛教改革派的新發明,作為一種思潮,對推動大乘教義的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
了義,湖州(浙江)德清人,俗姓楊。號斷崖。十七歲謁高峰於天目山,給侍左右,名為從一。因見松上雪墜有省,作頌呈高峰,高峰棒之,疑甚猛參,豁然悟入,高峰為印可。乃入上柏山奉母隱居。久之,高峰召出為剃髮。泰定三年(1326),住錫杭州天目山正宗寺。元統二年示寂,世壽七十。謚號‘佛慧圓明正覺普度大師’。[五燈會元續略卷六、五燈全書卷五十一]
。初名常清,號松光,主杭州南屏凈慈寺。工詩、畫、善琴、弈,山水得奚岡(一七四六―一八0三)指授。歷代畫史匯傳作“字相先,主雲徒,南屏方丈。山水與其師抗衡。”嘗為陳文述寫壑庵招隱圖。著妙香軒詩錄。《墨林今話、畊硯田齋筆記》
一、宣講的必要
佛經浩渺無垠、博大精深,佛經的表達方式與陳述內容,也有看似矛盾或不符合事實的地方。如果沒有前輩的指引,沒有適當的方法,僅憑自己的智慧去抉擇,就無法全面通達、深入理解,甚至很多時候會遇到問題。
聞思的時候,有幾種方法,是開啟佛經寶藏之門的金鑰匙,了義和不了義、四依法等都屬於其中之一。
二、了義和不了義的定義
“了”字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是很清楚、很明白的意思;第二,是全面了解、毫無保留的意思。“義”,就是佛經的內容。
有些佛經或論典雖然講了自然本智,但只講了一部分,沒有講得很徹底。比如第二轉法輪所講的中觀見或《般若經》,雖然描述了一切法的本質,從空性的角度而言,講得非常透徹、非常清楚,沒有任何保留。但從光明、佛性、如來藏的角度來講,卻沒有講完,而有所保留。即使很多密續中所講的佛性、如來藏、自然本智也不是很清楚,所以這些經論或密續的內容,都是不了義的。
小乘佛教不會出現了義和不了義的說法,因為小乘佛教只承認第一轉法輪的四聖諦,他們認為這就是佛陀唯一的終極思想。除了四聖諦,不會有更高的法。
而大乘佛教卻有了義與不了義的說法,因為眾生的根基不一,佛傳法的方式也不一樣,所以就出現了了義和不了義的說法。
三、如何判斷了義和不了義
以三個標準,可以判斷出了義和不了義:
第一,用意:佛講的同一句話,除了字面的意思和內容以外,還有其他的用意;
第二,目的(必要):佛所說的有些話從字面上看雖然不符合事實,但他這樣說是有目的、有必要的。當然,廣義上講,所有的佛經都有目的,但不了義的法,卻有著特殊的目的。
第三,以理妨害:是有理論或邏輯的妨害。以上兩個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叫做以理妨害。比如說,佛所講的一個觀點,卻存在著其他非常具說服力的邏輯可以予以推翻。因為這個邏輯或理論對佛的這個觀點有妨害或損壞,可以證明這個觀點是不究竟、不符合事實的,故稱為以理妨害。
具備以上三個條件的,叫做不了義法。
佛傳法的時候,為了度化某些根基的眾生。會在字面上講出另外一個意思。舉一個例子:有些佛經裡面說過,物質是真實存在、是實有的。雖然從字面上看,佛肯定了物質不空,不是虛幻,而是真實不虛的。但這不是佛的真正用意,只是佛考慮到,雖然世界不是真實不虛的,但從凡夫的角度來看,或者從五種感官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是很真實的。所以佛也沒有完全撒謊,他這樣講的目的,就是為了度化某些暫時不能接受空性見解的小乘根機的眾生,因為他們只能接受人無我,而無法接受法無我,所以佛就採取了次第逐步引導這些眾生的方式。
如果我們僅從佛的字面上去理解,認為這個世界是實有的,那就會以理妨害。推翻此論點的邏輯,就是《中觀》所講的邏輯或推理方法。
如果沒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方法,佛經相互之間若發生衝突、矛盾,我們就無法判定世界到底是真還是假。所以,這一判斷標準,就像一把開啟佛經寶庫的金鑰匙,讓我們能一眼區分出浩如煙海之千經萬論的究竟密意。
四、了義佛經的定義
第一,除了字面內容以外,沒有其他用意。
第二,除了度化眾生,讓我們明白真理以外,沒有其他目的。
第三,不存在其他邏輯可以否定的可能性,所講的觀點是很清楚、很透徹、很正確的。
在理解了義的時候,還需要了解另一個概念,即因明裡面的“聖言量”。“聖言”是指佛經,也即佛或聖者說的教言。“量”是指能夠衡量、抉擇一切法之真假的真實標準。除了不了義的佛經以外,其他所有的佛經都是了義經,也是聖言量。
聖言量需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闡述現前的事物不違背現量。現前,也即現實生活中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五種感官能感受到的東西。佛在描述現前的時候,不能違背現量。所謂現量,即五種感官。如果佛陀在描述某個我們的感官能夠感知的東西時,卻與我們或絕大多數眾生的感官結論有所矛盾,就可以說這個佛經是有漏洞的。
第二,闡述隱蔽的事物不違背比量。隱蔽,即平時看不見、摸不著,但通過推理可以被證實的東西。佛在宣講隱蔽事物的時候,不能違背比量。如果違背了比量,就是有漏洞的,不能成為聖言量。所謂比量,也即推理。因明的推理方法,與西方哲學講的由大前提、小前提以及結論等等構成的邏輯,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在一般情況下,如果這些推理方法沒有錯,其結論也不會有錯。但若深究,則因為我們的感官有漏洞,感官提供的信息自然也有錯誤。我們的意識根據這些錯誤的信息來分析判斷,就必定會出現錯誤的結論。
第三,闡述最極隱蔽的事物不自相矛盾。最極隱蔽,即最終極、最隱蔽的東西。比如善惡因果等等。由於這些東西非常隱蔽,一般情況下,不僅我們的感官無法證明,邏輯也無法證明。在這種情況下,就只有觀察佛陀所說的話裡面,有沒有自相矛盾的部分,有沒有自我否定或自己顛覆自己語言的內容。如果沒有,就可以確定佛陀說的是對的。
所有的了義佛經,都必須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凡是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都不是聖言量。
凡是不符合邏輯、不符合現量、不符合感知、不符合理智的內容,都一概不承認是了義的。如果在佛經當中出現這樣的話,那也是不了義的法。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是佛弟子,就頑固地去辯護這些不了義法的內容。
比如說,顯宗的許多佛經中講,這個世界是平面的;而有些佛經,尤其是一些密法經典中又講,這個世界是另外一個形狀的。如今大家都知道,我們所在的世界根本不是平面的。為什麼佛在短短的40多年當中,傳法的內容都有前後不一致的地方?為什麼佛當時要這樣講呢?一千多年前的佛教經論中,就已經有了解釋:佛這樣說,是為了度化某種眾生的權巧之計。佛說,這類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凡是佛學裡面與解脫有關係的重要問題,都說得非常透徹明了,再不會有其他發展的餘地,但是,在宏觀世界觀方面,卻會有一些發展空間,因為佛陀沒有說得很絕對和明晰。為了度化某種根器的人,佛陀有時候也會說一些與眾不同的世界觀。總而言之,準確、了義的佛經,其世界觀一定要符合現實,只要不符合現實,就是不了義經。
五、了義和不了義的種類
了義和不了義的種類,我認為可以從四個層面來講:
(一)從世間感官的層面,或從世俗諦的層面來講,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
比如說,佛經關於宏觀和微觀世界的了義觀點,講得非常透徹,跟現代科學的發現有著驚人的一致,這就是世俗諦當中的了義。因果報應、前世後世等理念,也是世俗諦當中的了義。雖然科學沒有辦法印證其真實性,但大量的事例,以及其他的邏輯推導也足以證實,因果輪迴是顛撲不破的。當然,想直接證明因果報應之間的關係,是很難的。佛也說過,沒有智慧的普通人,最好不要直接去觀察因果,因為自己不可能得到任何結論,這樣反而有可能對因果產生懷疑。一旦產生懷疑,自己又無法解決,就會導致修行等各方面的問題。
大概的證明過程如下:因為撒謊一般都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某種目的,因為貪心、嗔心、無明等煩惱的驅使,而去撒謊騙人的。佛陀已經斷除了貪嗔痴等煩惱,沒有撒謊的理由,另外,在佛陀的語言中,也從未發現過任何謊言,所以佛陀是真實語者。
漢傳佛教中關於因明的論典非常稀少,即使有幾部,也是很簡單的。而在成百上千、零零散散的因明論典中,《釋量論》的內容最完整,是所有因明的根本。法尊法師已經將此論著翻譯成漢文。其中的第二品,叫做《成量品》。雖然我們都相信釋迦牟尼佛,但佛的可信度為什麼這麼高呢?這一品將給我們娓娓道來。
佛經裡面講,世界是平面的,中間有一個很陡很高的須彌山。但現代人都知道,佛描述的須彌山是不存在的,至少我們如今看不見。雖然每個眾生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世界與空間,從某些眾生的視角來看,可能有著這樣的宇宙。然而,從大多數現代人類的角度來講,須彌山是不存在的。可是,佛之所以這樣講,是有其他用意的。因為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佛教以外的很多外道,包括當時佔據主流地位的婆羅門教等大多數宗教描述的世界有可能是這樣。佛為了漸漸引導這些人,所以暫時沒有宣講與當時世人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否則不但沒人理解,還會遭致各種非議。
比如,在兩千多年前,也出現過比較準確的世界觀——日心論。但由於當時人們的天文知識遠沒有現代人這麼豐富,絕大多數人的宇宙觀,是地心論。他們根據自己眼睛觀察的表象推斷出,我們所在的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圍繞著地球運行。如果誰敢宣傳與之矛盾的見解,就會遭到各種攻擊,並最終徹底宣告失敗。
同樣,如果釋迦牟尼佛一開始,就創立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觀,就得不到世人的支持。見解上的衝突,只會將很多人排除在佛門之外,這樣就斷了他們的善根。本來宏觀世界的宇宙構成如何,並不是重要的問題,所以不需要太較真。但微觀世界與真正的修行有著密切的關係,與無我、空性緊密相關,所以一定要盡量接近於真實。所以,即使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佛經所講的微觀世界,也與現代科學發現完全一樣。在佛陀宣講的《時輪金剛》中,是將人的身體與外面的宇宙結合起來進行宣講的。《時輪金剛》所講的天文結構,與現代天文學的觀測結果幾乎完全一致。
由上可知,佛經所講的微觀世界,可以說是非常了義的世俗諦;佛經所講的須彌山、四大部洲等宏觀宇宙世界,是不了義的世俗諦。從世俗諦的角度去看,講述輪迴因果的佛經,都是了義的。
(二)從第二轉法輪的層面來講,也有了義和不了義之分。
凡是講空性的經典,都是了義佛經;凡是講世俗諦的經典,無論是因果、輪迴,還是其他觀點,包括出離心、菩提心,都屬於不了義經典。
(三)第三轉法輪的層面,也可以區分一種了義和不了義。
第一轉法輪當中講的無常、無我、痛苦、有情世界、器世界等等的所有觀點,甚至包括宣講單空的經典,也是不了義的。因為首先要有物質存在的實有觀念,才會有物質不存在的空性觀念,不空與空性是相對的,凡是相對的東西,都是最終不成立的。
宣講如來藏、佛性、光明的經典,才是真正的了義經典。
有多少個了義經呢?雖然有如來藏五經、如來藏十經、如來藏二十經的說法,但最普遍的說法,是如來藏十經。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大乘楞伽經》、《解深密經》、《大涅槃經》、《大乘密嚴經》,在這些經典中所講到的世界本性,是非常透徹的——世界的本質包括空性與光明。
其他諸如宣講布施、持戒、禪定、菩提心、慈悲心等內容的經典,都屬於世俗諦,都是不了義。
第二轉法輪的《般若經》,其最終意義和第三轉法輪的經典沒有什麼差別,但從字面內容的角度來講,由於其中沒有講到光明,所以是不完整的。按照無垢光尊者,與很多高僧大德、學者、成就者的話來講,《般若經》是半了義的,因為其中所講的空性非常透徹,就像《入中論》、《中論》所講的一樣,講的都是大空性。其空性的層面,是了義的。但缺少了如來藏、光明的內涵,雖然第二轉法輪的經典中,偶爾也有光明的字眼,但這不是第三轉法輪當中所講的光明。詞同義不同,所以第二轉法輪是半了義的。
(四)從密法的層面,來區分了義和不了義。
徠凡是講不清凈現象的經典、論典,包括菩薩的五道、十地、六度等等,都屬於不了義,因為世界的本質是清凈的。凡是講清凈現象的佛經,都是了義的。《維摩詰經》的第一品,就是講世界本來是清凈的,和修不修行沒有關係,雖然屬於顯宗的經典,但它的內容已經超越普通的顯宗經典了。麥彭仁波切、榮森班智達都講過,第三轉法輪的如來藏觀點,就是處於顯宗和密宗中間的觀點。
在修簡單的生起次第,比如五加行當中的金剛薩垛修法的時候,最後要觀想金剛薩垛從自己的頭頂融入,之後自己變成了金剛薩垛。我們不能認為,這純粹屬於一種觀想、冥想、幻想,是不符合事實的。其實,這是符合事實的修法,如果不符合事實,這樣修就沒用。如果沒有清凈觀,就根本沒有辦法接受此類修法。
從密宗世俗諦的角度來講,這叫做道世俗諦。普通人造了殺、盜、淫、妄等罪業,就要向金剛薩垛懺悔,金剛薩垛本身是佛,是清凈的。但從密宗的勝義諦或正世俗諦的角度來講,金剛薩垛和普通人本質上沒有差別,罪業、果報等現象實際上只是自己的一種幻覺而已。
無論修什麼樣的本尊,一定要有這樣的見解,否則不會成就。這四個層面,一個比一個深,一個比一個更接近萬物的真相。
我們學佛都是半路出家,在這之前受過各種各樣的教育,每個人心裡都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如果缺乏聞思,一旦佛經中出現一些不符合現實的內容,更會加深自己的懷疑、疑問和困惑,甚至會嚴重影響我們的修行。了義和不了義的區分,就是解開這些疑問之鎖的金鑰匙。
六、對三轉法輪是否了義的定性
但從第一轉法輪本身的內容來講,世界的確是無常、痛苦、無我和空性。只是這些都是虛幻的,可以用其他邏輯推翻的。
《解深密經》當中講過,第三轉法輪是了義的,第二轉法輪和第一轉法輪是不了義的。其他所有辨別了義不了義的經論講的都是一致的:第三轉法輪最究竟、最了義,第二轉法輪是半了義,第一轉法輪是不了義。
密法比第三轉法輪講的還透徹、還究竟,完全是了義的。
在我們修行的時候,首先要按照第一轉法輪的要求,修人生難得、死亡無常、因果不虛、輪迴痛苦。還要對眾生修慈悲心,要發菩提心,發願度化眾生。但這些都不究竟,最終還是要修空性。
雖然加行修的是不了義法,但通過修持這些不了義法,最終可以到達了義法的境界。如果不從起點做起,就永遠不會有突破,這樣將一直停留在不了義法的階段,永遠都接觸不到了義法。
為什麼一開始不去修了義的法呢?因為佛陀考慮到眾生的承受力,所以才採取了次第引導的方式。所以,我們一定要先把加行修完,緊接著修心的本性,然後可以修大圓滿、大手印等密法,這樣修鍊的結果,就能看到了義法的無限風光。
七、了義的根本性意義
大般涅槃經金剛身品第二
爾時世尊復告迦葉。善男子。如來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壞身。金剛之身。非雜食身。即是法身。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是等身我悉不見。唯見無常破壞微塵雜食等身。何以故。如來當入於涅槃故。佛言。迦葉。汝今莫謂如來之身不堅可壞如凡夫身。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之身無量億劫堅牢難壞。非人天身非恐怖身非雜食身。如來之身非身是身。不生不滅。【不習不修】。無量無邊無有足跡。無知無形畢竟清凈無有動搖。無受無行不住不作。無味無雜非是有為。非業非果非行非滅非心非數不可思議。常不可思議無識離心亦不離心。其心平等無有亦有。無有去來而亦去來。不破不壞不斷不絕。不出不滅非主亦主。非有非無非覺非觀。非字非不字。非定非不定。不可見了了見。無處亦處。無宅亦宅。【無闇無明】。無有寂靜。而亦寂靜。是無所有不受不施。清凈無垢。無諍斷諍。住無住處。不取不墮。非法非非法。非福田非不福田。無盡不盡離一切盡。是空離空。雖不常住非念念滅無有垢濁。無字離字。非聲非說亦非修習。非稱非量。非一非異。非像非相。諸相莊嚴。非勇非畏。無寂不寂。無熱不熱。不可睹見無有相貌。如來度脫一切眾生。無度脫故能解眾生。無有解故覺了眾生。無覺了故如實說法。無有二故不可量。無等等。平如虛空無有形貌同無生性。不斷不常。常行一乘。眾生見三。不退不轉斷一切結。不戰不觸非性住性。非合非散。非長非短。非圓非方。非陰入界亦陰入界。非增非損。非勝非負。如來之身成就如是無量功德。無有知者無不知者。無有見者無不見者。非有為非無為。非世非不世。非作非不作。非依非不依。非四大非不四大。非因非不因。非眾生非不眾生。非沙門非婆羅門。是師子大師子。非身非不身。不可宣說。除一法相不可算數。般涅槃時不般涅槃。如來法身皆悉成就如是無量微妙功德。迦葉。唯有如來乃知是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迦葉。如是功德成如來身。非是雜食所長養身。迦葉。如來真身功德如是。云何復得諸疾患苦。危脆不堅如壞器乎。迦葉。如來所以示病苦者。為欲調伏諸眾生故。善男子。汝今當知。如來之身即金剛身。汝從今日常當專心思惟此義莫念食身。亦當為人說如來身即是法身。
從大般涅槃經中,我們可以知道,法身是非明非暗的,而說法身為主的經,就是了義經,何為了義?義,並不是指佛經的內空,而是心性,佛性,如來藏,這就是第一義,空,畢竟空中,無明無暗,無有分別,是為了義,才是圓滿的境界。解深密經中並沒有提到有三種法輪,一種都不可得,是為得法,於中無修無證無取,法身本來圓融,故不另取另證,本來清凈,圓覺經,也是公認的了義經,也是頓教。大般若經,也是了義經,空性即是第一義,說此經時,十方諸佛皆來拜會,於所有經中實屬罕見!非同尋常!絕對是真正的了義經。
大寶積經:
文殊師利授記會第十五之三
爾時師子勇猛雷音菩薩。白文殊師利言。仁者已滿足十地及如來十力。一切佛法悉皆圓滿。何故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文殊師利言。善男子。無有圓滿諸佛法已更證菩提。何以故?已圓滿故不應更證!
師子勇猛言。云何圓滿諸佛法耶? 答言佛法圓滿如真如圓滿。真如圓滿如虛空圓滿。如是佛法真如虛空亦無有二。善男子。如汝所言。云何圓滿諸佛法者? 如色圓滿乃至識圓滿。佛法圓滿亦復如是。師子勇猛言。何者是色等圓滿?
文殊師利言: 善男子。於意云何? 汝所見色是常耶? 是無常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非常非無常。彼有增減耶?答言不也。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若法不增不減是名圓滿!云何圓滿?若於諸法不能了知則生分別(不圓滿)。若能了知則無分別(圓滿)。若無分別則無增減。若無增減此則平等。是故善男子。若見色平等即是色圓滿。受想行識及一切法圓滿亦復如是!
以上,做為諸佛之母,萬佛之師的文殊師利,為我們說明了真正的圓滿法是怎樣的東西。
所以,了義經,就是以說第一義為主的經。修證法身,明心見性,就是修證第一義,就是知法身,悟法身,修法身,而往生求化身,即是不了義。修成無分別境界,即是法身境界,一如之中,是沒有光明與黑暗之分的,都不可得,五蘊皆空,無所分別。義就是法身的代名詞,“義”就是佛性,空性,自性,本質,佛所常說的第一義,無二無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