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

《佛說八大人覺經》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作品原文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
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二覺:
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第三覺:
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四覺:
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①,出陰界獄。
第五覺:
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六覺:
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②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第七覺:
悟五欲③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念三衣④瓶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⑤高遠,慈悲一切。
第八覺:
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如此八事,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精進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復還生死,度脫眾生。以前八事,開導一切,令諸眾生,覺生死苦,舍離五欲,修心聖道。
若佛弟子,誦此八事,於念念中,滅無量罪,進趣菩提,速登正覺,永斷生死,常住快樂。

註釋譯文


註釋

①四魔:指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及他化自在天魔。
②「怨」,《大正藏》本原作「冤」。
③五欲:指染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所起之五種情慾。
④三衣:乃比丘隨身之物。在比丘六物中特別重要者有安陀會、□多羅僧、僧伽梨等三種僧衣。
⑤梵行:即道俗二眾所修之清凈行為。以梵天斷淫慾、離淫慾者,故稱梵行。

譯文

做為佛門弟子,應當精勤奮進,不分白天黑夜,懷著一顆至誠之心,誦念使人擺脫愚痴、走上覺悟之路的八種大智慧。
第一種智慧:
覺悟到世間萬物都不是永恆長存的,人們賴以生存的國土也是危在旦夕,地水火風所構成的物質,從真理的角度看,也不過是苦的根源,全為虛妄;色、受、想、行、識這五種遮蓋人們智慧的陰霾,是沒有一個真正恆常不變的「我」的存在;世間事物的生滅和變異並沒有主宰,而是人們由於愚痴所引起的妄見。人們遭受污染的心是所有罪惡的根源,而以「四大」和合的人身,則是所有罪惡的承擔者。只有做這樣的觀想,才能逐漸擺脫業報輪迴,遠離生死,永住常、樂、我、凈的涅槃境界。
第二種智慧:
要知曉慾望越大,苦惱也就越多。人的生死輪迴、疲勞不堪,都是由貪慾而起;人如果能做到將慾望降到最低限度,與世無爭,就能做到輕鬆自在,身心健康。
第三種智慧:
要懂得心是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只會一心追求得到的更多,導致罪惡不斷地積累增長;菩薩絕對不是這樣;他們經常感到知足,安於物質生活的貧窮,只是一心追求智能的增長。
第四種智慧:
要警惕懈怠放逸,會使人墜落地獄。應當時時刻刻勇猛精進,毫不鬆懈地破除各種煩惱惡賊,降伏煩惱、五蘊、死、他化自在天子等四種魔的纏擾,拯救自己免受五蘊系縛之苦。
第五種智慧:
要明白愚昧無知導致此生死輪迴。菩薩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多學知識,使自己的智能不斷增長,並成就無礙的辯才,用來教化世間所有的眾生,使他們都能享受到佛法至高無上的快樂。
第六種智慧:
要知道物質生活貧苦的人常自艾自怨,因此便會無端地和罪惡結緣;菩薩布施的時候,於有積怨和情同義篤的人是平等對待的,他們不會理會布施對象是和他有過怨隙的人,也不會對惡人產生反感。
第七種智慧:
要當心過多地貪求感官的刺激的禍害。即使是在家俗人,也不要沾染世俗享樂的壞毛病。要常念並敬佩那些身披袈裟、手持瓦缽和法器志願出家的人,他們純潔無瑕地遵守戒律和佛法,道德高尚,境界深遠,對世間一切均持有慈悲心。
第八種智慧:
必須明白生死輪迴就像猛火燒身,永無止境地遭受無邊苦海。所以應該發大乘心,普濟一切眾生出離苦海,甘願替眾生受無止境的苦,使得眾生享受真正究竟的無邊快樂。
以上所說的八件事,是佛、菩薩已經明白的了,他們以勇猛精進、義無返顧之心修行佛法,懷著一顆大慈大悲的心而增長智慧,藉助佛的無上功德和無邊法力,到達那至高無上涅槃境界;隨後又回到這生死輪迴、苦海無邊的人世間,來教化、度脫眾生同到光明彼岸。以上所說的八種智慧,可以開導所有種族、階層的人們乃至含有靈性的生物,使得一切有情之物,知道生死輪迴的痛苦,拋棄刺激人們感官的各種慾望,走上修行佛法、擺脫輪迴的光明坦途。
做為佛門弟子,如果時時刻刻誦記這八種智慧並認真奉行,就會在實踐中漸漸滅除無邊罪業,進入覺悟的境界,迅速證得正果,永遠斷除生死輪迴,常住那清凈快樂的涅槃彼岸。
佛一生所說的經很多,但是所立的經題,不外乎七種方式,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七例選題”。有三單式、三複式和具足式三種。

內容簡介


《八大人覺經》主旨在說明諸佛菩薩等大人應當覺知思念的八種方法,因此稱為《八大人覺經》。與《佛遺教經》、《四十二章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

作品鑒賞


《八大人覺經》雖然僅短短三百餘字,但是仍然具足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條目分明,學者極易把握經文的本意。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這是佛教的世界觀。說明“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無常觀”;“四大苦空”的“苦空觀”;“五陰無我”的“無我觀”;“心是惡源,形為罪藪”的“不凈觀”。
修學菩薩道的人應該覺悟人生和宇宙都是不能常住的,這個世間,到處都是不安不實,因緣和合的四大五蘊的我,真正說起來是苦的、空的、無我的、生滅的、變異的、虛偽的、沒有主宰的。執著的妄心,是罪惡的源流;幻現的色身,是罪業集聚的處所。能懂得這以上的道理,常常思維觀察,就可以漸漸的離開生死眾苦的輪迴。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從第二覺悟到第七覺悟,是說佛教的人生觀。也就是說明多欲為生死的根本。眾生在三界六道里輪迴,生死死生,受著無窮的苦迫,這都是由貪慾而引起的。蘇東坡說:“人之所欲無窮,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盡。”科技進步,物質文明,並不能令人少欲知足,慾望多了,苦,自然也就多了。古人說:“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的境界就是無欲的境界,人能無欲,品格自然提升,苦惱自然減少。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這是說知足為守道的根本。世間的罪惡,人生的禍患,都是由於“心無厭足”而來,人雖然明明知道“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但活一天,總要對這個世間貪求一天。因此,要離生死先除欲,要修正道先知足,不知足的人,修道永遠不能有所成就。修學菩薩道的人,能安於貧窮,清凈守道,把“求智能、求解脫”當做事業。
第四:覺知懈怠墮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這是說精進為降魔的根本。在這個世間上,無論做什麼事,必須要有大雄、大力、大無畏的精神。我人在社會上所興辦的事業,在佛法里所修學的道業,可能遭遇到的障礙、魔難,一定很多,如果猶豫不前,或稍一懈怠,就會一事無成。
“懈怠”,懈是根身的疲倦,怠是心識的放縱,就是對於斷惡修善的事不儘力。懈怠是人生的病患,對治懈怠的藥方就是精進。精進的主旨,就是要我人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長,未生的惡念令不生,已生的惡念令速斷。
四魔就是:煩惱魔──指貪瞋痴等習氣能惱害身心之魔;五陰魔──指色受想行識等五蘊能生一切苦之魔;死魔──指能斷人之生存命根之魔;天魔──指能壞人善事的天魔外道,如欲界自在天的魔王等。
五陰就是指五蘊和合的有情色身,五陰如苦聚,三界如火宅,我人的身體、世間,都是無常不實,是不可依賴的牢獄,要“破煩惱惡,摧伏四魔”才能“出陰界獄”。眾生不懈怠,精進修道,捨棄五陰之身,脫離三界牢獄以後,證得常住法身,逍遙自在,那就是一個光明、解脫、安穩的世界!
第五:覺悟愚痴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能,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這是說智能為化愚的根本。愚痴,是指心性暗昧,沒有通達事理的智能,也就是“無明”。人因為愚痴,起惑造業,輪迴生死,受著無窮的痛苦。人不能認識自己,不能解脫,就是由於愚痴。
愚痴,有見解上的愚痴,有思想上的愚痴。見解上的愚痴就是: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見取見。思想上的愚痴,就是:貪慾、瞋恚、愚痴、憍慢、疑惑。眾生因為有上述見解上的愚痴及思想上的愚痴,因此而感受生死。覺悟了的菩薩,一定要設法離開愚痴和生死。在菩薩的心中,希望的是廣學世出世法,聽聞聖教,增長智能,成就無礙辯才,教化一切眾生,給大家快樂,把歡喜布滿在人間。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這是說布施為度人的根本。貧苦的人,容易生起怨恨的心,因為自覺貧窮無依,困苦艱難,因此往往生出怨天尤人的心來,嫉?他人的富有和博學,惱恨別人的顯貴與權勢,甚至想出謀奪害人的方法,造下種種的惡業,結下種種的惡緣。
修學菩薩道的人,是貧是富,都不會怨天尤人,相反的,菩薩願意把自己的所有布施給人。布施,這是發財最好的方法。諸佛菩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都是由於累生累劫修習布施而得來的,大乘行者,修學六度萬行,布施是第一波羅蜜。
一般人布施給親人或是所愛的人容易,而布施給自己所怨恨的人就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無論是怨家、親人,只要是眾生有所需要,菩薩都會平等行施。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學佛的人對人應該沒有隔宿的仇恨,“寧願天下人負我,我決不負天下人”,就是他人有虧待我們的地方,也應該要原諒他,給他一個懺悔改過的機會。
沒有黑暗,顯不出光明;沒有惡毒,見不到善良;此即佛法所謂的煩惱即菩提。大乘行者是不怨惡人、不懼煩惱,只要有“等念怨親”的觀念,舊惡是我們的恩惠,惡人是我們的知識,烏雲開了,就是金光朗朗的太陽!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這是說持戒為節慾的根本。世人沒有智能,以為貪圖五欲是非常快樂的;而覺悟了的菩薩,知道貪戀五欲會生起過失,甚至有流轉生死的禍患。
修道的人,以法樂代替世樂,以修道代替貪慾,生活自然會美滿自在。以修道來對治五欲,有兩種生活的方式,一是在家的弟子,一是出家的弟子。
在家的弟子,要能不被五欲的洪流沖沒,至少要奉持五戒:不亂殺而仁慈,不亂取而重義,不邪淫而有禮,不亂說而誠信,不飲酒而智清。這五戒是做人的根本,“人成即佛成”,人做好了,修道自然就完成了。
經文中說:“常念三衣,瓦?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就是要在家的信眾,身雖沒有出家,而心要常常懷念出家僧眾的生活清凈,不忘三衣,瓦?法器,在生活中要能有一部份過出家僧眾的持戒生活,如能這樣,就可以脫離束縛,保持人格的清白。
出家僧眾要“梵行高遠,慈悲一切”。“梵”是清凈的意思,“行”是指所修之行。離過離欲,就是梵行。“慈”是指能給眾生快樂,“悲”是指能拔除眾生痛苦。為教為人,就是慈悲。出家弟子,要把所修的清凈之行,修得崇高遠大,用無我的慈悲對待一切眾生,把恩惠布滿在人間。
第八:覺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這是本經的宗要,說明大乘心為普濟的根本。本經從開始到結束,都是講世間是“苦空、無常、無我、不凈”,以及五欲不好,多求也不好,生死要了脫,三界要離開,這好象本經完全是小乘出世的思想;而本經的宗要,要學佛者發起大乘普濟的悲心,在世間願代眾生擔當苦難,這完全又是大乘入世的思想。
修學小乘,只求自己的解脫,對於如何救濟世間,一點熱情也沒有,那種獨善其身的生活,充滿了個人主義的色彩。但是到了大乘行者,不但自己要求解脫,而且更進一步的實踐救人救世的悲願,向社會展開普濟的活動,這才是本經的主旨和心要。
本經的經文雖然簡潔,而確實能代表大小乘佛教的思想。從本經的思想體系來看,是要修學菩薩行者,先從小乘入門,對世間虛幻不實的名聞利養,能夠放下,讓身心所過的生活做一種徹底的磨鍊,從事於積極的準備,到了能不受世間染污的時候,再活活潑潑的應現世間,做解救世間的工作,這才名為真正的菩薩!
無論是小乘行者要脫離世間也好,或是大乘行者要救濟世間也好,大小乘行者,對世間的“生死熾燃,苦惱無量”,都有著共同的看法。
眾生在生死輪迴之間,營營擾擾,身犯殺盜淫,心具貪瞋痴,造作的無量無邊罪業,像無常的劫火,熾烈的燃燒著這個世界,燃燒著我們的身心,遭遇了無量無邊的身苦與心惱。我人既為苦惱所包圍,因此,無論是什麼人,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要求脫苦。所以菩薩的責任,就是要能發大乘心,度一切苦厄。
願意自己脫苦,這是每個人的希求,當然也有下劣眾生不望脫苦的,更有喜歡坐牢的人;願意別人脫苦,這是有大善心的人;願意代眾生受苦,這就非發大乘心的菩薩不可了。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這都是發大乘心的菩薩,他們都能“令諸眾生”,“畢竟”能獲得清凈解脫涅槃的“大”安“樂”!

作者簡介


《八大人覺經》,一卷,後漢安世高譯。師安息國人,名清,字世高,原是安息國王子,父歿后,舍王位而皈依佛門,出家學道,博曉經藏,尤其精通阿毘曇學與禪。漢桓帝時,從安息國來到洛陽,是我國佛教初期的譯經僧。譯有《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修行道地經》等約三十四部四十卷。我國早期佛學的流布,因之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