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氏
鐵氏
先祖瑞或其先輩在蒙古軍隊西征時,被從波斯化的阿富汗地區(阿富汗現官方語言是波斯語和普什圖語)突厥種族中擴到中原地區。先於1263年到穎州冶鐵。或因冶鐵,遂以鐵為姓,或按照突厥回回取漢姓的習慣,以突厥人的慣用名中鐵木耳、貼木兒塔識等的首音節鐵或貼為姓(鐵、貼在當時互通用),且鐵木耳含有剛強的意思。
目錄
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為解決襄樊之戰軍餉問題,瑞祖被征編到鄧州軍屯。
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瑞祖因軍屯改民屯,遂以務農為業。
瑞祖生子自修,業農;自修生子仲名;仲名生三子:長子鍾、次子鏜、三子鉉。
祖諱鉉字鼎石,行三。色目人(回回),1366年1月6日生於河南鄧州三里橋鐵家營,卒於1402年靖難之役。以下是《明史· 列傳·鐵鉉傳》(張廷玉編撰)所載鉉祖生平:
鐵鉉,鄧人。洪武中,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調都督府斷事。嘗讞疑獄,立白。太祖喜,字之曰“鼎石”。建文初,為山東參政。李景隆之北伐也,鉉督餉無乏。景隆兵敗白溝河,單騎走德州,城戍皆望風潰。鉉與參軍高巍感奮涕泣,自臨邑趨濟南,偕盛庸、宋參軍等誓以死守。燕兵攻德州,景隆走依鉉。德州陷,燕兵收其儲蓄百餘萬,勢益張。遂攻濟南,景隆復大敗,南奔。鉉與庸等乘城守御。燕兵堤水灌城,築長圍,晝夜攻擊。鉉以計焚其攻具,間出兵奮擊。又遣千人出城詐降。燕王大喜,軍中皆歡呼。鉉伏壯士城上,候王入,下鐵板擊之。別設伏、斷橋。既而失約,王未入城板驟下。王驚走,伏發,橋倉卒不可斷,王鞭馬馳去。憤甚,百計進攻。凡三閱月,卒固守不能下。當是時,平安統兵二十萬,將復德州,以絕燕餉道。燕王懼,解圍北歸。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捨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儘力以攻,期於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帝聞大悅,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採納。擢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冬,庸大敗燕王於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后。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於小河,鉉與諸將時有斬獲。連戰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
燕王即皇帝位,執之至(10月17日)。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於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並安置海南。
燕王自起兵以來,攻真定二日不下,即捨去。獨以得濟南,斷南北道,即畫疆守,金陵不難圖。故乘大破景隆之銳,儘力以攻,期於必拔,而竟為鉉等所挫。帝聞大悅,遣官慰勞,賜金幣,封其三世。鉉入謝,賜宴。凡所建白皆採納。擢山東布政使。尋進兵部尚書。以盛庸代景隆為平燕將軍,命鉉參其軍務。是年冬,庸大敗燕王於東昌,斬其大將張玉。燕王奔還北平。自燕兵犯順,南北日尋干戈,而王師克捷,未有如東昌者。自是燕兵南下由徐、沛,不敢復道山東。
比燕兵漸逼,帝命遼東總兵官楊文將所部十萬與鉉合,絕燕后。文師至直沽,為燕將宋貴等所敗,無一至濟南者。四年四月,燕軍南綴王師於小河,鉉與諸將時有斬獲。連戰至靈璧,平安等師潰被擒。既而庸亦敗績。燕兵渡江,鉉屯淮上,兵亦潰。
燕王即皇帝位,執之至(10月17日)。反背坐廷中嫚罵,令其一回顧,終不可,遂磔於市。年三十七。子福安,戍河池。父仲名,年八十三,母薛,並安置海南。
明弘光帝追謚鉉祖為“忠襄”。
B清雍正元年(1723年),鄧州知事、楚黃陳大年等在今鄧州市龍堰鄉姚營村為鉉祖建遺像墓。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為表彰鉉祖“忠烈”,命山東鹽運使阿林保為其建祠。阿林保選址濟南大明湖畔建鐵公祠。
乾隆帝特賜“忠定”謚辭
策勵守城 氣吞伏版
才能優裕 志節堅剛
因靖難之役的影響,鐵氏家族為避害而改有邵、沅、滿、買、失、馬、李等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