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陳瑞蓮的結果 展開

陳瑞蓮

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瑞蓮,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瑞蓮教授,1950年3月生,廣東人。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教授、政務學院教授,行政管理專業博士生導師。歷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中山大學校長辦公室主任等職。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公共管理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編製管理研究會副會長。

科研項目


1、區域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0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3 -2005.05,03BZZ034。
2、珠江三角洲地區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01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1 -2002.07,01BZZ012。
3、港澳特別行政區行政體制和公共管理模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2001.02 -2004.03,2001ZDXM630004。
4、政府行政管理現代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研究,教育部九五規劃項目,1996 -1999,96JAQ810010。
5、加快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山區發展的思路和對策研究,省計委,2004.07 -2004.12,。
6、“一站式”電子政務建設課題研究,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廣東省計委,2004 -38231,。
7、廣東解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思路與對策研究,2003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特別委託項目,2003.08 -2005.09,03/04T02。
8、廣東行政改革研究,企事業單位,1997 -1998,97QS630203。
9、“南海區獅山鎮“十一五”規劃總體思路”,佛山市南海區獅山鎮政府,2005--2005
10、“柳州市人才規劃研究”,柳州市人事局,2005--2005
11、“加快廣東省東西兩翼和山區發展的思路和對策研究”,廣東省十五規劃公開招標課題,2004--2004
12、““一站式”電子政務建設課題研究”,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廣東省計委,2004--2004
13、“廣東解決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思路與對策研究”,2003年度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特別委託項目,2004--2005

論文


一類刊物
1、“論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緣起與發展”,《政治學研究》,2003.04。
2、“歐盟國家的區域協調發展:經驗與啟示”,《政治學研究》,2006.03。
二類刊物
1、“我國流域區際生態補償:依據、模式與機制”,《學術研究》,2005.09。
2、“論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中山大學學報》,2005.09。
3、“區域公共管理研究的若干問題述評”,《新華文摘》,2004.05。
4、“澳門特區行政改革:特色與路向”,《中國行政管理》,2004.01。
5、“論回歸前後的粵港澳政府間關係——從集團理論的視角分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
6、“香港高官問責制:成效、問題與對策”,《中國行政管理》,2003.11。
7、“全球化時代的公共行政:危機與重構”,《新華文摘》,2003.07。
8、“全球化時代的公共行政:危機與重構——從價值觀與合法性的視角看”,《中山大學學報》,2003.03。
9、“試論區域經濟發展中政府間關係的協調”,《中國行政管理》,2002.12。
10、“廣東行政區劃及其改革”,《中國行政管理》,1997.07。

其他部分論文


1、“東西兩翼發展的機遇與思路”,《南方月刊》,2005.08。
2、“澳門特區行政改革:特色與路向”,《公共管理研究——“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2005.06。
3、“現代政府改革理念與澳門公共行政改革”,《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01。
4、“城鄉二元結構理論與國內現實”,《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04.11。
5、“試論我國區域行政研究”,《公共行政》(中國人民大學),2002.05。
6、“邁向行政管理現代化 ——順德行政體制改革實踐-序”,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01。
7、“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Guang dong province and Its Charact eristics”,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2.01。
8、“試論現代市場制度下的行政組織建構”,《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9.02。
9、“試論學校辦公室管理的科學化”,《中山大學學報(論叢)》,1997.02。

專著與教材


2、《政府行政管理現代化研究》,紅旗出版社,2001.11。
3、《行政案例分析》,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08。
4、《廣東行政改革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03。
5、《經濟發展與地方政府》,中山大學出版社,1997.08。
6、《區域公共管理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