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竺使出銘

大唐天竺使出銘

大唐天竺徠使出銘是唐高宗時期題銘。當地人稱為阿瓦呷英摩崖題銘。由於長期以來並無考古實物可以證明文獻記載所指的“蕃尼古道”(即吐蕃—尼婆羅道)確實經過吉隆,所以對於這條路線具體的走向、在國境線上的出境口岸等問題的研究都還停留在推測階段。1990年6月,中國學者在吉隆發現了一通名為《大唐天竺使出銘》的唐代摩崖石碑,從而揭開了多年來的歷史之謎。

首次發現


1990年6月,在西藏自治區吉隆縣境內發現了一通額題為《大唐天竺使出銘》的摩崖石刻碑銘。這一重要的考古發現首次為唐代王玄策使團出使印度,以及唐代中印交通中,吐善一泥婆羅道的路線等問題提供了可靠的實物材料。資料刊布之後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

位置形制


大唐天竺使出銘
大唐天竺使出銘
題銘位於吉隆縣城正北方約4.5公里處的一條山溝中,海拔4130米。這是一處崖壁上鐫刻,崖壁面闊約1.5米,高約4米,上面有崖棚遮蓋,崖面距地表高度約5米,一條名 叫“魯瑪滿久”的小溪從北向南經崖壁前的溪谷流向一片開闊地,這片開闊地名叫“阿瓦呷英”,阿瓦呷英摩崖題銘也由此而來。
題銘是陰刻,字面寬81.5厘米,殘高53厘米,下部在修築水渠時被破壞。字面用陰線細刻方框間隔,每一方框約高4厘米,寬3.5厘米。字體為楷書漢字,約2厘米見方,現存34列,約311字。題銘額題為隸篆,字約5厘米見方,上書“大唐天竺使出銘”七個字。
題銘文字中,有多處涉及唐代的官員、歷史、地名等。因多年風化,題銘文字被嚴重侵蝕,許多已模糊不清,加上宗嘎鎮在此修建水渠,開山炸石,造成題銘文字不同程度地損壞,所以字句已無法連貫成文。

文物價值


從文中“大唐顯慶三年”的年號判斷,這是唐代前期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的一方題銘,文中記述了唐代使節不遠萬里,在出使古代天竺(印度)途中經過吉隆山口時的感慨抒懷,這一珍貴題銘對研究古代唐蕃關係、中外交往等問題,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2001年6月25日,大唐天竺使出銘作為公元658年的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容考證


大唐天竺使出銘
大唐天竺使出銘
題銘文字因多年風化,侵蝕嚴重,有許多已模糊不清,但從題銘及文中“大唐顯慶三年”的年號來看,系唐顯慶三年(658)一方題銘,文中記述了唐代使節王玄策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經過吉隆的過程。
全文如下——
記錄人有兩位,一位為劉嘉賓,另一位記錄人名字已殘。
寫天竺使出銘楷書的亦為二人,一人為囗抉粵書,另一人為賀守一書。
維大唐高宗顯慶三年六月,大唐之馭天下,馭與御同,即治理天下之意。奕葉重光,謂世次相續,聖德重光,玄化法於無空,即佛門,方道格於蒼穹。
三五,史記謂為天數者,必通三五。三五即三辰五星,三辰者:日、月、星也。五星者,即五行之星:金、木、水、火、土星是也。
貰(匈?)之國,山海經有貰匈國,其為人匈有竅。
逾山海,即越山渡海之意。
字不可查,或作估量,身毒近隔,即近隔身毒,天竺舊名身毒,即印度。
念濡,濡字不可查。
大唐天竺使出銘
大唐天竺使出銘
左驍衛長史,唐軍事官制,建立府兵制,設十六衛以統之,其中有左右驍衛。凡兵士東衛,各有其名,左右衛曰驍騎。
關內,指函谷關以內,為唐十道之一,今陝西終南山以北,甘肅壠坻以東及寧夏之地是。
王玄策傳達君命,令劉仁楷選出函谷關以內的清白人家之子六人。但是王玄策這一左驍衛長史的使者團,除良家子六人以外,還有其子王令敏和其侄,並有兩位記錄人及兩位書寫人,計十三人,加上士兵和雜役,總人數應有幾十人。
雪嶺,應指玉龍山,南詔蒙異牟尋封為北嶽,在今雲南麗江西北。
鷲山,也稱靈鷲山,在印度,佛嘗居此,世俗所稱鷲嶺,靈山,皆指此而言。
聲超雪嶺指鷲山以遒騖,即聲越雪嶺,詣鷲山若浮騖。
年夏五月屈於小楊童之西,此處的“年夏五月”,推定為顯慶四年夏五月,已經到了小楊童的西部,石刻作小楊童。《通典》卷一九《邊防六》作小羊同。小楊童與小羊同為同音異書,以石刻小楊童為是。大羊同東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二闐,東西千餘里,勝兵八九萬,即小羊同在大羊同之西。小羊同,《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五冊60——70圖中列在扎達普蘭之間象泉河一帶。
時水勢方盛,棧道因唐使而得通行,山腳則積雪堆擁,天際則白雲浮動,其下障遮黑霧,西望接連群峰。
箭水,不知所指,或當今吉隆縣境內的第一條大河吉隆藏布江。箭水匯萬壑之細流,實天下之險也。
“但燕然既邇猶刊石以(下殘),銅而囗囗況功百往囗路囗(下殘)之囗猷,默皇華之囗(下殘)”,意即燕然山雖近,猶利石以紀漢威法,況天竺(印度)更遠,仍有通使之謀,默思君命,遣皇華遠道奉使,自應刻石勒銘,讀大唐盛法。“小人為其銘曰,懿皇華兮奉囗天則聘輏(下殘),窮地域勒貞石兮靈山側(下殘)使人息王令敏囗使侄(下缺)”,小人為王玄策自謙之詞。其銘曰:好啊使者啊,奉天意以馳輕車窮地域,勒貞石於靈山之側。使者之子王令敏,使者之侄(下殘)。
燕然山即今蒙古塞音諾顏部有杭愛山是。漢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秋七月,《後漢書》卷二十三《竇憲傳》,與北單於戰於稽落山,大破之,八十一部率眾降者二十餘萬,竇憲耿秉登燕然山,去塞三千里,刻石勒功,以紀漢威德。

史書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八
貞觀十年,沙門玄奘至其國,將梵本經論六百餘部而歸。先是遣右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天竺,其四天竺國王咸遣使朝貢。會中天竺王屍羅逸多死,國中大亂,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立,乃盡發胡兵以拒玄策。玄策從騎三十人與胡御戰,不敵,矢盡,悉被擒。胡並掠諸國貢獻之物。玄策乃挺身宵遁,走至吐蕃,發精銳一千二百人,並泥婆羅國七千餘騎,以從玄策。玄策與副使蔣師仁率二國兵進至中天竺國城,連戰三日,大破之,斬首三千餘級,赴水溺死者且萬人,阿羅那順棄城而遁,師仁進擒獲之。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於是天竺震懼,俘阿羅那順以歸。二十二年至京師,太宗大悅,命有司告宗廟,而謂群臣曰:“夫人耳目玩於聲色,口鼻耽於臭味,此乃敗德之源。若婆羅門不劫掠我使人,豈為俘虜耶?昔中山以貪寶取弊,蜀侯以金牛致滅,莫不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