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陽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態研究室主任

李春陽,男,漢族,博士,1967年2月16日出生於浙江省諸暨市。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態研究室主任兼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獲得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終期評估優秀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主要從事環境脅迫下樹木生態生理與遺傳基礎研究,在主要脅迫因子之間的相互關係以及對木本植物疊加影響等方面取得創新性成果。現任國際林學頂尖期刊Tree Physiology編委,並被聘為該期刊亞洲地區唯一的科學編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發表SCI論文125篇,其中80%發表在本領域前30%期刊,Web of Science被引頻次逾3000餘次,H指數為35,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排行榜農業與生物科學排名16。

人物經歷


李春陽—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李春陽—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1989年在浙江林學院(現為浙江農林大學)獲學士學位,
1991年在東北林業大學獲碩士學位,之後在中國林業科學院工作3年,
1994年赴芬蘭留學。
1999年10月在赫爾辛基大學獲博士學位。
2001年入選中科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
2002年2月至2012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退化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研究中心研究員。
現任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植物生理生態研究室主任兼山地表生過程與生態調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杭州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教育經歷

1985年09月 - 1989年07月 浙江農林大學 林學專業 獲學士學位
1989年09月 - 1991年07月 東北林業大學 森林生態學專業 獲碩士學位
1995年01月 - 1999年09月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 樹木生理學專業 獲博士學位
1999年10月 - 2001年09月 芬蘭科學院植物分子生物學卓越科研中心 博士后

工作經歷

1991年08月 - 1994年12月 中國林業科學院林業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2001年10月 - 2006年12月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生物中心 高級研究人員
2002年01月 - 2012年09月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研究員/博導
2012年10月 - 2014年12月 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研究員/博導
2015年01月 - 2016年10月 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 院長/教授/博導
2016年11月 - 至今 杭州師範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教授/博導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木本植物的生態、生理及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
研究重點
[1] 植物在不同生境和不同生態因子條件下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能量代謝與物質生產,以及它們對特定群落結構與功能的影響;
[2] 植物在逆境條件下的抗逆性(包括抗低溫、抗乾旱、抗鹽鹼、抗紫外線以及耐蔭性);
[3] 植物的生理代謝與其生長發育和生態適應的關係,以及植物在生理代謝過程中以蛋白質為分子基礎所表現出的特定生態適應功能及其基因調控機理;
[4] 植物生殖、生長和生存的關係,最佳生殖頻率、生殖配置、生殖隔離、生殖對策與最適生活史格局的關係,植物的結實、種子傳播、成林及其與群落結構和功能的關係;
[5] 植物的遺傳漂變、遺傳多態、遺傳複合、基因頻率、基因流動及其與不同生境和生態因子的關係;
[6] 植物地理分佈和群落結構與功能的關係,植物在遺傳變異過程中以核酸為分子基礎所表現出的特定生態進化功能;
[7] 退化生態系統的成因與退化機理,分析主要干擾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對退化生態系統的影響,確立植被恢復的關鍵因素、內外動力;
[8] 植被恢復過程中環境變化、物種來源、物種適應以及種間關係,探討植被重建中驅動種的作用與選擇原則。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1]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芬蘭科學院基礎研究項目“桉樹(Eucalyptus microtheca)的抗旱能力以及在東非國家的引種試驗”(1995.01-1997.12,已完成)。
[2] 主持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建校350周年研究基金“桉樹(Eucalyptus microtheca)的遺傳多樣性研究”(1998.01—1999.12,已完成)。
[3] 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加芬蘭科學院重大基礎研究項目“樺樹(Betula pendula Roth)抗寒性的分子機理”(2000.01—2004.12,進行中)。
[4] 主持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百人計劃)”基金項目“高寒環境脅迫下典型植物群落建群種的功能與應變”(2002.01—2004.12,進行中)。
[5] 主持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SCX2-SW-115]“川西北地區植物適應環境脅迫的生態生理及分子機理”(2002.12 —2005.12,進行中)。
[6]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青年研究基金[30200218]“乾旱脅迫下楊樹的用水效率、脫落酸積累及抗旱基因表達”(2003.01 — 2005.12,進行中)。
[7] 主持國家973項目“西部典型區域森林植被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調控機理”子課題“岷江上游典型森林植物對環境變化脅迫的生理生態響應機制”(2002.12—2007.08,進行中)。
[8] 主持(中方主持)芬蘭科學院國際合作項目“森林與岷江上游:流域治理與生態系統重建”(2004.01—2006.12,進行中)。
[9]中國科學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百人計劃)”項目“高寒環境脅迫下典型植物群落建群種的功能與應變”(2002.01 - 2004.12)
[10]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川西北地區植物適應環境脅迫的生態生理及分子機理”(2002.12 - 2005.12)
[11]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院與芬蘭科學院共同資助的重點國際合作項目“森林與岷江上游:流域治理與生態系統重建”(2004.01 - 2008.12)
[12]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西南亞高山代表性木本植物的生態適應與分子進化”(2006.01 - 2009.12)
[13]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西南亞高山木本植物對逆境脅迫的生態適應與分子進化”(2007.10 - 2010.10)
[14]國家自然科學重點研究基金“西南亞高山代表性木本植物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適應”(2010.01-2013.12)
[15]國家973項目“我國主要人工林生態系統結構、功能與調控研究”第一課題“人工林生態系統生產力形成機理與關鍵過程”(2012.01-2016.12)
近幾年來,已在國際刊物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的SCI論文28篇。在森林生態系統水文功能研究方面,提出了森林生態效益的計量評價方法。

代表論文

[1] ©Li, C., Berninger, F., Koskela, J. and Sonninen, E. 2000. Drought responses of Eucalyptus microtheca provenances depend on seasonality of rainfall in their place of origin. Austral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27:231-238.
[2] ©Li, C., Puhakainen, T., Welling, A., Vihera-Aarnio, A., Ernstsen, A., Junttila, O., Heino, P. and Palva, E.T. 2002. Cold acclimation in silver birch (Betula pendula). Development of freezing tolerance in different tissues and climatic ecotypes. Physiologia Plantarum 116:478-488.
[3] ©Li, C. and Wang, K. 2003. Differences in drought responses of three contrasting Eucalyptus microtheca F. Muell. populations.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179:377-385.
[4] Ren, J., Yao, Y., Yang, Y., Korpelainen, H., Junttila, O. and ©Li, C. 2006.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to supplemental UV-B radiation of two contrasting poplar species. Tree Physiology 26:665-672
[5] ©Li, C., Xu, G., Zang, R., Korpelainen, H. and Berninger, F. 2007.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s in lea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Tree Physiology 27:399-406.
[6] Lei, Y., Korpelainen, H. and ©Li, C. 2007.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to high Mn concentrations in two contrasting Populus cathayana populations. Chemosphere 68(4):686-694.
[7] Duan, B., Yang, Y., Lu, Y., Korpelainen, H. and Berninger, F. and ©Li, C. 2007. Interactions between drought stress, ABA and genotypes in Picea asperat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8(11):3025-3036.
[8] Xu, X., Yang, F., Xiao, X., Zhang, S., Korpelainen, H. and ©Li, C. 2008. ***-specific responses of Populus cathayana to drought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31:850-860.
[9] Xiao, X., Yang, F., Zhang, S., Korpelainen, H. and ©Li, C. 2009. Physiological and proteomic responses of two contrasting Populus cathayana populations to drought stress. Physiologia Plantarum 136:150-168.
[10] Zhao, H., Li, Y., Duan, B., Korpelainen, H. and ©Li, C. 2009. ***-related adaptive responses of Populus cathayana to photoperiod transitions. Plant, Cell & Environment (in press).

獲獎記錄


1998年獲赫爾辛基大學建校350周年青年研究獎。
1999年獲得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人民網報道


2008年12月29日10:39 來源:《科學時報》標題為:李春陽小組,逆境中的植物更堅強
李春陽[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導師]
李春陽[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導師]
植物在逆境條件下的抗逆性(包括抗低溫、抗乾旱、抗鹽鹼、抗紫外線等)會發生怎樣的改變?不同的生態環境和條件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能量代謝與物質生產有怎樣的影響?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支持下,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春陽課題組對乾旱脅迫下楊樹的用水效率、脫落酸積累及抗旱基因表達進行了探索。研究人員發現,逆境中的植物更堅強。
“這些研究可以加深對樹木抗旱機制的認識,為我國高原地區、乾旱半乾旱地區營造人工林,為木本植物的抗逆性研究、林木的遺傳育種,以及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提供理論依據與科學指導。”李春陽說。
脫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種能引起芽休眠、葉子脫落和抑制生長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高等植物各器官和組織中都有脫落酸,其中以將要脫落或進入休眠的器官和組織中較多。研究發現,脫落酸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其主要功能是誘導植物產生對不良生長環境(逆境)的抗性,如誘導植物產生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耐鹽性等。
李春陽等人以楊樹為模式植物,通過研究不同程度乾旱脅迫下,楊樹的水分利用效率、脫落酸積累和有關形態、生理生化等指標的相應變化,比較了乾旱適應性的種間和種內差異,以及作物噴施脫落酸和施肥等不同措施對其抗旱性的影響,從而探究植物的生理代謝與其生長發育和生態適應的關係。
“我們的研究發現,乾旱顯著抑制了生長和光合作用。”李春陽說,“植物通過氣孔的張開和關閉來控制水分的散失,從而提高了水分的利用效率。但這一過程影響了很多植物的生理生化過程,如提高了脯氨酸、丙二醛、脫落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李春陽介紹說,不論在什麼水分狀況下,葉片中的脫落酸含量顯著高於莖和根部。從而可以推斷是脫落酸從其他器官向葉片高水平輸入的結果。在土壤乾旱脅迫下,脫落酸啟動植物葉片細胞質膜上的信號傳導,誘導葉片氣孔不均勻關閉,減少植物體內水分蒸騰散失,提高植物抗乾旱的能力。
研究發現,在乾旱來臨前,通過對作物施用脫落酸,可使樹苗等作物度過短期乾旱,而保持苗株鮮活。另外,高濃度的脫落酸能表現對植物活性的抑制。應用高濃度脫落酸噴施植物的葉莖,可抑制地上部分莖葉的生長,提高地下塊根部分的產量和品質。
研究小組對分佈區域不同的楊樹種分析研究發現,來自高海拔地區的品種比低海拔地區的品種更抗旱。“種內的抗旱性能也有差異。在海拔相差不大的地區,乾旱地區的植物種群較濕潤地區的種群具有更強的抗旱能力。抗旱能力強的楊樹種,種群能更敏感地響應外源脫落酸的噴施。我們的研究還發現,施肥在水分充足時可促進植株生長,而在乾旱脅迫下對植株生長有一定的負作用。”李春陽說。
該項目以楊樹抗旱性為主線,通過在生長室內的盆栽植物對不同程度乾旱脅迫下用水效率、生物量積累與分配、脫落酸含量等的研究,集生態、生理與生物化學分析方法於一體,研究生命系統與環境系統相互作用的生態生理機理,強調了生態學研究中宏觀與微觀的緊密結合,對生態現象的研究不僅注意了解外界的作用條件,而且注意分析內在的作用機制。
李春陽說,脫落酸作為一種激素逆境信號,活化了與抗旱誘導有關的基因。在乾旱脅迫下,植物形態結構變化有利於水分吸收和傳導,從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同時,生物量向根部的分配增加,葉面積、邊材面積比發生變化,這種生物量分配轉移提高了根和莖向葉片輸水能力。乾旱脅迫容易引起光能過剩,過剩的光能會對光合器官產生潛在的危害。依賴於葉黃素循環的熱耗散是光保護的主要途徑,同時酶促及非酶促系統也是防止光合器官破壞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