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庄村

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張庄鎮下轄村

和庄村是坐落在沂南縣城西南3公里處的“三角山”下,汶河河畔,全村810戶人家,2157口人,可以從這裡轉京滬高速長深高速等國家交通大動脈,交通極為便利。

歷史沿革


原和庄村位於三角山下,緊靠汶河,據傳建村於元代,元末由西北村、小園、小井子三個居民點合併一處,起名三合庄,后演變為和庄。
小和庄的村民全部是由大和庄搬遷出來,但是同屬一個大隊。和庄社區主要指大和庄、小和庄、五聖堂。2007年五聖堂開始併入和庄社區。現如今社區青年樓正在建設當中。

交通狀況


和庄村位於沂南縣西南2公里,一級公路沂新線(從沂南到臨沂北城新區最便捷的通道)從三角山下而過;離新開通的日蘭高速高里出口僅3公里可以從這裡轉京滬高速、長深高速等國家交通大動脈;南距臨沂機場50公里可乘坐飛機去往全國各地、東離沂南火車站28公里,從這裡可以北上青島、南到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沂新線上的城郊公交車和城際公交(沂南到臨沂沂蒙快運)每10分鐘一趟,交通極為便利。

自然環境


位於本村的三角山山頂自然景觀青松蓋頂,山腰乾果環繞,山下人文景觀水果連片,站在山頂眺望遠處,美麗的汶河好像銀蛇一樣從山腳流淌,諸葛亮故里----沂南縣城盡在眼前,山腰環山標準公路15華里,給前來觀光旅遊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站在山下,仰望三角山,一條高標準的環山路,宛如一條長虹高架在山澗,將整個三角山分為上下兩半,山頂上的青松與山腰及其下面的經濟林相互輝映,春天一園花,秋天一園果,在環山路以上的山腰,風月山莊、鵬雲山莊、龍泉山莊坐落有致,猶如三顆明珠鑲嵌其上。
三角山位於沂南縣西南2公里,沂新線從山下而過,離新開通的日東高速出口僅3公里,城郊公交車每10分鐘一趟,交通極為便利。
三角山半山腰有風月山莊、鵬雲山莊、龍泉山莊,都具有各自特色,三山莊建築面積共計2800平方米,綠地為9000多平方米,共有250各餐位,可供100人住宿。每年三月,是三角山3000畝桃花、杏花、櫻桃花相繼開放的季節,是旅遊高峰期。
在此曾經發生過著名的三角山阻擊戰(孟良崮戰役的一部分),最終一連壯士全部壯烈犧牲,為孟良崮戰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為去的此站的勝利,和全國的勝利奠定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所獲榮譽


山東省沂南縣和庄村計劃生育協會1989年、1995年兩次被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協會模範集體”稱號,獲得國際計生聯亞大地區理事會頒發的榮譽獎,成為全國基層計劃生育協會一面旗幟。幾年過去了,和庄村不但有效地穩定了較低的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質,還迅速地發展了經濟,成為譽滿齊魯大地的“明星村”、“模範村”、“文明村”。

政策貢獻


和庄村計生協多年來大力倡導少生優生,他們建立了計劃生育生殖健康服務中心,配備了具有中級職稱的保健服務員,同時還邀請有關專家、教授定期坐診,使每個育齡村民都能享受到初級保健服務。他們還率先在臨沂市實行計劃生育“知情選擇”,育齡群眾可根據本人意願,選擇合適的避孕措施。十幾年來,全村沒有出現一例計劃外懷孕,出生的孩子沒有一個有生理缺陷。
2014年4月1日,臨沂市人口計生委主任、市計生協會會長任興業來我縣和庄村調研計生群眾自治工作。縣委副書記、縣長姜寧,副縣長趙方祿陪同。
任興業聽取了我縣計生群眾自治工作情況彙報,並現場察看了和庄村計生群眾自治陣地建設,對我縣人口計生工作尤其是計生群眾自治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對於下一步工作,任興業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配齊配強村級班子,健全利益導向機制,充分調動各個層面計生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要研究工作方法,創新工作舉措,堅持分類指導、穩步推進,本著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紮實推進計生基層群眾自治工作。

經濟狀況


和庄人在村計生協的帶領下,穩定和發展種植、養殖、加工等項目,緊緊依靠本村的自然條件,作好“山”字文章。在國家、省、市、縣計生協的幫助下,投資130多萬元,對山、水、林、田、路、景做了重新規劃,綜合治理,農、工、貿一體化經營。1997年以來,和庄新建科技示範園900畝,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1999年人均純收入達3100多元,比1987年的210元增長了14倍還多。
12月25日,和庄社區幫扶工作現場辦公會召開,縣委副書記吳昌力、副縣長劉正生出席。部分幫扶單位彙報了前期幫扶工作開展情況。
吳昌力在講話中要求,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幫扶工作,主要負責人要親自研究、親自調度,及時協調解決幫扶中存在的問題;要明確幫扶工作任務,制定工作方案,紮實推進各項工作的開展,爭取按時完成目標任務;要進一步統籌整合幫扶資源,加強協調調度,切實做好各項幫扶工作,確保幫扶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會前,吳昌力一行察看了和庄社區計生服務中心建設、低丘緩坡項目規劃、“三角山”旅遊開發、道路改造提升等現場,並聽取相關工作情況介紹。
2012年12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在縣城以南3公里處,省道229線以東,界湖大庄、張庄三鄉鎮交界處山坡兩側立項開展低丘緩坡試點,開闢項目用地新空間。試點項目區總規模4534畝,能直接用於項目建設的土地2600餘畝,已上報徵收1555畝。為推進試點項目區土地開發利用,我縣職業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學校、攀峰骨科醫院等項目,已經縣規劃部門選址,搬遷至低丘緩坡試點範圍內重新建設,原址處於縣城繁華區,規劃為商住開發用地,收回組織招拍掛出讓。下一步擬在低丘緩坡試點區配建一處小學、規劃微型企業建設區將縣城城區內小項目統一搬遷入駐,現已成立指揮部推進各項工作。搬遷規劃的實施,不但有效提高原址土地利用效率,彰顯城市土地資產功能,而且能緩解城區交通壓力,進一步優化城區土地利用結構,使城區土地功能分區更趨合理,提升縣城文明形象。低丘緩坡試點,緩解了用地需求壓力,實現了一舉多得。

展望未來


未來沂南縣新建的長途汽車站、沂南縣第一中學將會在這裡片土地選址建設。沂南縣新車站、和縣一中這幾天正在聖良庄征地、聽說還有一個汽配城也在征地、縣裡計劃在這裡建設新車站、以前車站計劃在馬家營一東建設、由於地皮和地上建築物的賠償談不妥、縣裡計劃在聖良莊重新征地、這裡比馬家營的地皮便宜的多、在說以後縣城發展大了、必須有一個東站一個西站。沂南縣一中以前計劃在智勝湯泉附近建新校、也是地皮和地上建築物的賠償等問題沒定下來、正式簽約、這畢竟能帶動這一地方的經濟、拉動產業鏈、縣裡朝西南發展的方向一定、東邊一到了沂河岸邊沒地了。南外環正在測量當中、臨沂職業學院選址已完成,計劃在張庄鎮留田村一西、頤上溫泉一東、僅靠南外環計劃用地500,沂南汽車站、縣一中、臨沂汽配城、沂南職業高中南校區、潘家莊醫院、沂南地稅局、還有一個大的製藥廠、都在聖良庄一帶建設、現在聖良庄、輝山、和庄這幾個庄的地都在瘋狂搶購、後續報道請大家期待。

精神文明


村級春晚
山東省沂南縣張庄鎮和庄村以計生協會工作而聞名,三次被中國計生協授予全國計劃生育協會工作模範集體稱號。近些年,計生協會不斷創新機制,拓寬服務領域,帶領群眾“靠山吃山”,在山上發展林果、旅遊和餐飲,山村群眾富裕起來,每年春節舉辦“春晚”成為過年的新方式。
和庄小學
2012年沂南縣張庄鎮和庄小學教學樓工程,經有關部門批准建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房屋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施工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經研究決定,對上述工程的施工進行公開招標.
2013年設計為框架結構,地上4層,建築面積約1567.8平方米,投資約160萬元的沂南縣張庄鎮和庄村的和庄小學竣工,真可謂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至此本村和周邊村莊的學生可以來此讀書,求學!為提升當地的教育水平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大事記


抗日戰爭
最早共產黨員是朱忠烈、朱義林,1938年11月入黨。第一個黨小組於1939年成立,成員是朱忠烈、朱義林。1939年建立黨支部,同年建立民主政權。在抗日戰爭期間黨組織帶領全體村民打土豪分田地,開展“二五”減租減息運動,動員全體村民參軍抗戰、支前籌糧、做軍鞋、抬擔架,並成立了20多人的民兵游擊小組。在抗日戰爭中該村有6人為國捐軀,有2人受傷致殘,有11人參加地方工作;並有當時被縣人民政府命名為擁軍模範的從在忠夫婦,把三個兒子送上了抗日前線,大兒子從玉桂為國捐軀,二兒子從玉法受傷致殘。朱希照被抗日民主政府選為縣參議員。1941年時任縣大隊獨立營營長的朱和林在攻打蘇村孫家莊戰鬥中,為掩護戰友撤退,腿部負傷后被敵人割去頭顱,為了民族的解放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在1942年馳名魯中的“老四團”駐防和庄時,由於軍民魚水情誼,事迹先進突出,被登載了當時的“大眾日報”。在解放戰爭中有11人為國捐軀,10人受傷致殘。黨支部積極組織群眾支援前線,支前民工擔架達500多人次。
婦女“識字班”晝夜碾米磨面、做軍鞋、踴躍支前。1947年國民黨還鄉團大進攻時,派出幾十名民兵配合縣大隊、區中隊輪流到苗家莊一帶站河防。在1946年動員參加子弟兵團時,該村一次參軍20多人,陳振坎老兄弟三人只有一子陳自烈,也送到了部隊,在解放戰爭中光榮犧牲。
三角山戰
1947年5月孟良崮戰役中,擔任三角山阻擊戰的華野二縱某連,因寡不敵眾,大部分戰士受傷犧牲。該村村民冒著敵人的炮火和生命危險,搶救傷員、送水送飯。孟賢伍、陳德明把身負重傷、雙眼被打穿的馬教導員背下山來,用草蓋好,由三位當時年過70多歲的老大娘冒著危險,夜晚燒鹽水給洗傷口,喂飯,第二天朱希才、朱希存、朱法烈、陳德明將馬教導員送到了設在南寨的戰地醫院,受到部隊的表揚。1948年該村京劇團11名文藝骨幹,隨軍南下作戰地宣傳,被當時的二十軍政治部授予錦旗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