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漢語詞語

大同是一個詞語,讀音為dàtóng,意思為基本相同。出自《莊子·在宥》,用作名詞、代詞。

基本解釋


◎大同dàtóng
(1) [Great Harmony,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我國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種天下為公,人人平等的社會政治理想
(2) [be essentially the same]∶基本相同,在大的方面一致
[Datong]地名,在山西省

引證詳解


1.謂與天地萬物融合為一。
《莊子·在宥》:“頌論形軀,合乎大同,大同而無己。”郭象註:“其形容與天地無異。”成玄英疏:“聖人盛德軀貌,與二儀大道合同,外不闚乎宇宙,內不有其己身也。”
《列子·黃帝》:“子夏曰:‘以商所聞夫子之言,和者大同於物,物無得傷閡者,游金石,蹈水火,皆可也。’”
2.戰國末至漢初的儒家學派提出的一種理想社會,與“小康”相對。
禮記·禮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脩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與,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種理想社會曾為許多人所嚮往。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和孫中山都曾受過“大同”思想的影響。
3.指國家統一。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今日天下大同,須為百代典式,豈得尚作關中舊意?”王利器集解:“此當隋時而言,隋統一天下,結束南北對峙局面,故云‘大同’。”
4.大體相同。
《漢書·西域傳上·大宛國》:“自宛以西至安息國,雖頗異言,然大同,自相曉知也。”
夏丏尊葉聖陶《文心》二六:“不過許多小異之中,也盡有大同的成分存在。”

英文翻譯


(儒家宣揚的理想社會)Great Harmony (an ideal or perfect society); Great U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