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譚嗣同的結果 展開

譚嗣同

“戊戌六君子”之一

譚嗣同(1865年3月10日—1898年9月28日),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漢族,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與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並稱為“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等,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寫文章抨擊清政府的賣國投降政策,代表作有《仁學》《獄中題壁》等。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865-03-10

出生

1865年3月10日出生於湖南瀏陽

1870

時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復活

1870年,時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復活,故名“復生”。

1895-04-17

提倡新學,呼號變法

1895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時年30歲的譚嗣同在家鄉滿懷憂憤,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並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鑽研,同時在南台書院設立史學、掌故、輿地等新式課程。

1895-05-02

公車上書

1895年5月2日康有為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上書清政府,要求拒和、遷都、變法。

公車上書
1897-01-17

創作《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

1897年1月17日譚嗣同寫成其重要著作《仁學》,它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

創作《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
1898

創建南學會,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1898年初譚嗣同創建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抨擊舊政,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創建南學會,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1898

參加戊戌變法

1898年譚嗣同參加戊戌變法。

參加戊戌變法
1898-09-28

去世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去世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865年(同治四年)譚嗣同出生於北京宣武城南孏眠衚衕邸第,其父譚繼洵時任湖北巡撫。
1870年(同治九年)譚嗣同五歲,時得重病,昏死三日,竟又奇迹般復活,故名“復生”。
1875年(光緒元年)譚嗣同10歲時,拜瀏陽著名學者歐陽中鵠為師。在歐陽中鵠的影響下,他對王夫之的思想發生了興趣,受到了愛國主義的啟蒙。他讀書務求廣博,好講經世濟民的學問,文章寫得很有才華。他對傳統的時文八股非常反感,在課本上寫下“豈有此理”幾個字。他仰慕那些鋤強濟弱的草莽英雄,曾和當時北京的一個“義俠”大刀王五結交,二人成為生死不渝的摯友。

求學經歷

1877年(光緒三年)譚嗣同在瀏陽與唐才常訂交,他又師從塗啟先,系統學習中國的典籍,開始接觸算學、格致等自然科學。此後又到蘭州,在他父親的道塾中讀書。
1884年(光緒十年)譚嗣同離家出走,遊歷直隸(今河北)、甘肅、新疆、陝西、河南、湖北、江西、江蘇、安徽、浙江、山東、山西等省,觀察風土,結交名士。
1888年(光緒十四年)他在著名學者劉人熙的指導下開始認真研究王夫之等人的著作,汲取其中的民主性精華和唯物色彩的思想,同時又廣為搜羅和閱讀當時介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

維新之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時年30歲的譚嗣同在家鄉滿懷憂憤,即努力提倡新學,呼號變法,並在家鄉組織算學社,集同志講求鑽研,同時在南台書院設立史學、掌故、輿地等新式課程。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5月2日康有為聯合在京參加會試的1000多名舉人上書清政府,要求拒和、遷都、變法。深重的民族災難,焦灼著譚嗣同的心,他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義憤填膺,堅決反對簽訂和約,對清政府“竟忍以四萬萬七千萬人民之身家性命一舉而棄之”的妥協行徑極為憤慨。在變法思潮的影響下,開始“詳考數十年之世變,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計。他感到“大化之所趨,風氣之所溺,非守文因舊所能挽回者”,必須對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實行改革,才能救亡圖存。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2月譚嗣同入京,結交梁啟超、翁同和等人。

創作仁學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譚嗣同旋奉父命,入貲為江蘇候補知府,在從北京去江蘇任職的途中遊歷了天津、湖南、湖北等地,后在南京候缺期間,開始創作著《仁學》。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1月17日譚嗣同寫成其重要著作《仁學》,它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

維新志士

譚嗣同(左二)與時務學堂教習合影
譚嗣同(左二)與時務學堂教習合影
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2月譚嗣同回到湖南,在巡撫陳寶箴、按察使黃遵憲、學政江標的支持下,與唐才常等倡辦時務學堂,他首先加強了時務學堂中維新派力量。自己擔任了分教習,又安排唐才常任中文教習,協助任總教習的梁啟超,在教學中大力宣傳變法革新理論,“所言皆當時一派之民權論,又多言清代故實,臚舉失敗”。孔子改制、平等、民權等學說由此而乘風揚波,日益恢張。他還把《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等含有民族主義意識的書籍發給學生,向他們灌輸革命意識,使時務學堂真正成了培養維新志士的機構。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使湖南成為全國最富朝氣的一省。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初譚嗣同創建南學會,辦《湘報》,宣傳變法,抨擊舊政,成為維新運動的激進派。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6月11日光緒頒布《定國是詔》,決定變法。同年8月,因為翰林院侍讀學士徐致靖的推薦,譚嗣同被光緒帝徵召入京。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5日光緒下詔授給譚嗣同和林旭、劉光弟、楊銳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與變法。次日,光緒又召見他並說:“汝等所欲變者,俱可隨意奏來,我必依從。即我有過失,汝等當面責我,我必速改。”光緒帝變法的決心和對維新派的信賴使譚嗣同非常感動,覺得實現自己抱負的機會已經在握。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底光緒帝去天津閱兵時,慈禧太后等人早有密謀,發動兵變,廢黜光緒帝,一舉撲滅新政。譚嗣同密會袁世凱,要袁帶兵入京,除掉頑固派。袁世凱假惺惺地表示先回天津除掉榮祿,然後率兵入京。袁世凱於二十日晚趕回天津,向榮祿告密,榮祿密報西太后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1日西太后發動政變。慈禧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譚嗣同聽到政變消息后並不驚慌,置自己的安危於不顧,多方活動,籌謀營救光緒帝。但措手不及,計劃均告落空。在這種情況下,他決心以死來殉變法事業,用自己的犧牲去向封建頑固勢力作最後一次反抗。他對勸他離開的人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4日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

英勇就義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后,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他的遺骸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

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關係姓名備註
父親譚繼洵(1823—1901)曾任清政府戶部郎中、甘肅道台、湖北巡撫等職。
生母徐五緣(?—1876)為其父正室,徐氏出身貧寒,作風勤樸,督促幼年譚嗣同刻苦學習。
夫人李閏(1865—1925)清朝戶部主事李篁仙之女,李閏在譚嗣同就義后取“忍死須臾待杜根”之意自號“臾生”。

個人作品


作品名稱
《仁學》
《寥天一閣文》
《莽蒼蒼齋詩》
《遠遺堂集外文》

主要成就


參與變法

譚嗣同一生致力於維新變法,主張中國要強盛,只有發展民族工商業,學習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制度。公開提出廢科舉、興學校、開礦藏、修鐵路、辦工廠、改官制等變法維新的主張,是維新派中的最激進者。早年在湖南舉辦新政,利用時務學堂培養了大量的維新志士;後來參與領導了發生在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的戊戌變法,期間他力輔光緒皇帝推行變法,整頓官制,革除弊政,最後懷著“願以頸血刷污政”的決心為變法而犧牲,傳播了資產階級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義舊文化、舊思想。雖然資產階級的博愛、平等、自由是虛假的,但是他用博愛、平等、自由來衝決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倫常,在舊中國那個史況下,在激烈的反封建專制主義這點上,有它突出的進步性。

思想體系

譚嗣同身處晚清新舊中西混雜的思想格局中,交往師友眾多,強調兼收並蓄。譚嗣同在《仁學》序言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第二十五條中說:“凡為仁學者,於佛書當通《華嚴》及心宗、相宗之書,於西書當通《新約》及算學、格致、社會學之書,於中國書當通《易》、《春秋公羊傳》、《論語》、《禮記》、《孟子》、《莊子》、《墨子》、《史記》及陶淵明、周茂叔、張橫渠、陸子靜、王陽明、王船山、黃梨洲之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來源中包括了經學、理學、佛學、諸子學和西學。經學提倡今文經學,理學提倡王陽明、陸九淵的心學;佛學提倡禪宗、華嚴宗、唯識宗;諸子學提倡莊子、墨子以及明末遺民王船山、黃宗羲等的思想;西學攻格致、算學、社會學。既有唯物主義也有唯心主義,既有自然科學又有社會科學,既有宗教、哲學又有政治思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融中西古今之學於一體的龐雜體系。

仁學之論

譚嗣同在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於南京“閑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群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仁學》是一部將哲學、宗教、科學冶為一爐,自成一體的學術著作,匯聚了譚嗣同短暫一生的學術研究成果。成書五十篇,分為二卷,五萬餘字。譚嗣同在而立之年就因參加社會革命而慷慨就義,也使得《仁學》成為他的學術絕唱。
• 哲學
《仁學》作為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在書中譚嗣同雜糅儒、釋、道、墨各家和西方資產階級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經濟學說,形成了獨特的哲學體系。在《仁學》中,譚嗣同指出世界是物質的原質所構成,其本體是“仁”,世界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由於“仁”的作用,故稱他的哲學為“仁學”。“仁”是萬物之源;“以太”構成萬物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宇宙間各種事物只有“變易”,沒有“存亡”,只有“聚散”,沒有“生滅”。
• 佛學
譚嗣同對佛教思想進行過系統的研究,並且還進行學佛的實踐,譚嗣同將他的研究、實踐成果納入《仁學》之中。譚嗣同接受佛學,是因為佛學博大精深,並且有著“自貴其心”、積極進取的救世精神。在學術上,譚嗣同認為佛學廣大,“六經未有不與佛經合”,“故言佛教,則地球三教,可合而一。”在譚嗣同看來,佛教積極入世、普渡眾生的精神與“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眾生外無佛法”。《仁學》一書,正體現出以佛法求世法、經世致用,積極入世的經世佛學思想。

人物評價


綜合評價

新華網:戊戌變法雖然失敗,譚嗣同也被殺,他的那種願以頸血刷污政,視死如歸的精神不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敗和黑暗,同時也為人民樹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讓後人永遠去敬仰。
光明日報:(唐才常、譚嗣同)兩人生前“生同志,死同烈”的誓言,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新浪新聞:同樣是湖南人,同樣是書生救國,稍早的曾國藩走到了傳統“人臣”道路上的最高階段,而菜市口引頸待戮的譚嗣同,則有一種以身殉道的悲壯。這種悲壯,終結了湘學“經世致用”精神在傳統道路上的努力,開創了湖湘志士新的救國之路。

名人評價

梁啟超: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康有為: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
杜靈欣:作為近代中國為改革變法而流血犧牲的第一人,譚嗣同的思想學說得到後人重視,他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的愛國精神更是時下銳意創新、不斷深化改革需要的一種精神傳承。
王繼平:譚嗣同是湖湘文化、湘學的產物,是湘學的傑出代表,同時他又弘揚了湘學,促進了湘學的近代轉型。

人物事件


劍膽琴心

在瀏陽乃至中國的歷史上,維新志士譚嗣同都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偉丈夫,他為戊戌變法慷慨赴義的壯舉感召日月。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譚嗣同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劍膽琴心”的雅號。在才常路的“譚烈士專祠”里,曾經有一幅譚嗣同攝於南京的照片,那年他32歲,外穿月白色長衫,內著玄色武士裝,左手叉腰,右手持劍,濃眉俊目,閃閃似電,有一種立如山嶽、傲視死神的凜然正氣。譚嗣同短暫的一生中,兩劍三琴陪伴他度過了不少蒼茫歲月。

佛學彗星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人被譽為“佛學彗星”,一個是東晉時期鳩摩羅什的弟子僧肇,他只活了三十歲,但卻留下一部佛學經典之作《肇論》,奠定其在佛教史上不可撼動的地位;另一位是晚清的譚嗣同,他活了三十三歲,但卻賦佛學予現代的精神,如果說僧肇是“理論佛學”,那麼譚嗣同卻為現代人開拓了“應用佛學”的領域,將佛法精神貫注於現實社會,使大乘佛教走出深深鎖居的圍牆,重現其剛健雄猛的精神。
譚嗣同即生於中華大地千百年來未嘗經歷之嚴峻時刻,外辱內亂,蹂躪著流離失所的黎民蒼生,而此間此刻,佛法的悲憫的關懷,體現在哪些佛教徒身上呢?舉目所望,誠令人大失所望,若佛法只是一種心性上的象牙塔,而非體用於社會之改善,那麼其鼓吹的平等無差別,勢必成為蒼白的字眼。譚嗣同正是於此種現狀下,揮舞佛學之劍,劈荊斬棘、勇往無前地開拓出一條指向社會人生的佛法之路。

鄉鄰撰聯

有湘人余德泉撰寫對聯:“壯矣,維新欲殺賊而未回天,終成國恨;快哉!喋血屹崑崙以昭肝膽,長醒吾民。”正是化用了那首《獄中題壁》的詩意。
“去留肝膽兩崑崙“中的“去留”可以作死生講,嵇康的《琴賦》有“委天命兮任去留”,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有“曷不委心任去留”,無論生還是死自己都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也有人認為“去留”不是“去”和“留”兩個對比的意思,而是要留下什麼。
“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譚公臨刑之前抒發的絕唱。意謂是我生為變法而生,死為變法而死,一生一死是一副忠肝義膽,像崑崙那樣高聳,譚公生如崑崙,死如崑崙。“譚在獄中,意氣自若,終日繞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粉牆作書,問何為,笑曰:作詩耳。”

後世紀念


瀏陽故居

譚嗣同故居
譚嗣同故居
譚嗣同的瀏陽故居,位於湖南省瀏陽市區北正南路98號,始建於明末清初,主體原佔地2100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762平方米,通高8米,大小房舍24間,南北朝向,全木結構,工藝精美,古樸莊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築風格。故居原為周姓房產,後由譚嗣同的祖父譚學琴買下。1859年(咸豐九年),譚嗣同的父親譚繼洵中進士,官至湖北巡撫兼署湖廣總督,因其官階顯赫,奉旨命名其宅為“大夫第官邸”,因此譚嗣同故居又簡稱“大夫第”。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譚嗣同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4月,故居被定為湖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北京故居

譚嗣同的北京故居即瀏陽會館,又叫“莽蒼蒼齋”,位於北京半截衚衕41號,是譚嗣同在朝為官時的故居,他也是在這裡被清政府逮捕。瀏陽會館正房五間現仍存,北面兩間為譚嗣同當年所居。

譚嗣同祠

譚嗣同祠,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湖南省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瀏陽市才常路89號,始建於1913年(民國二年),座北朝南,二棟一亭,磚木結構,現設有“譚嗣同生平事迹陳列展”和”戊戌變法紀念展“,並有康有為挽譚嗣同的對聯(複製件)和梁啟超書贈的橫匾:民國先覺(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