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湖鎮

安徽省銅陵市郊區轄鎮

陳瑤湖鎮因懷抱2.3萬畝省級濕地保護區陳瑤湖而得名。土地總面積為131.66平方千米,轄15個行政村,35421人(2017),耕地6萬畝。與周潭鎮橫埠鎮老洲鎮普濟圩農場接壤。國道G330合銅段與京台高速穿越鎮境,鎮政府駐地距銅陵長江大橋8公里。

近年來,陳瑤湖鎮黨委、政府團結廣大幹部群眾奮力前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提升。完成了陳瑤湖鎮總體規劃(2013—2020年)修編,圓滿完成集鎮建成區建設。先後被公布為“全國重點鎮”、“安徽省產業集群專業鎮”、“安徽省農業產業化示範區”、“安徽省現代農業示範區”、“安徽省千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和2017年度“安徽省優秀旅遊鄉鎮”。陳瑤湖鎮黨委2010年被評為“安徽省五個好鄉鎮黨委標兵”。

徠陳瑤湖鎮經濟活躍,發展強勁。投資1.1億元的陳瑤湖生態農業園項目已經落戶生產,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企業1個,“國家綠色食品A級產品”5個,全國“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1個,“無公害農產品”5個,“全國農機合作示範社”1個,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個,省級“一村一品專業示範村”1個,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個,省級傳統保護村落1個,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1個,省級2017年度鄉村旅遊示範村1個,省級優秀旅遊鄉鎮,省級優秀現代農業示範區,省級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1個,“全國群眾滿意的衛生院”1個,中小學教學質量名列全縣前茅。陳瑤湖鎮和所轄15個村分別被命名為市級生態鎮和市級生態村。

2021年, 銅陵市郊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陳瑤湖鎮常住人口為30712人。

歷史沿革


謝氏祠堂
謝氏祠堂
陳瑤湖鎮是全國19塊抗日根據地之一的皖中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40年2月,新四軍第三支隊挺進團建立了以陳瑤湖鎮為中心的桐東抗日游擊根據地。此地曾發生過著名的“陳瑤湖之戰”,共有700多名軍民為抗日作出了犧牲。開國中將林維先、黃火星和少將謝忠良都曾在這裡工作和戰鬥過,現存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謝家祠堂)和中共桐東縣委書記魯生烈士墓。陳瑤湖鎮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共桐廬縣委書記魯生和桐懷潛中心縣委書記胡繼亭的熱血灑在了陳瑤湖。陳瑤湖鎮現存的革命文物有魯生烈士墓和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謝家祠堂。全鎮擁有3.6萬畝耕地,4萬畝可養水面,1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鎮內山清水秀,蓮葉田田,鷗鳥翔集,風景宜人,擁有“四顧漁燈”、“牛山牧笛”、“平湖落雁”等十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花園集鎮是安慶市率先開發建設的新型農村集鎮,常住人口1萬餘人。集鎮的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除水、電供應充足。鎮內還包括中央文明辦扶持的宣傳文化站和縣示範中學陳瑤湖中心學校以及縣第四人民醫院。現存的桐東抗日民主政府舊址(謝家祠堂)和中共桐廬縣委書記魯生烈士墓,均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除此之外,陳瑤湖鎮,在解放前屬桐城縣的東鄉,是東鄉武術的發源地之一,清道光年間剷除九華山惡僧的三十六名教徒近半教徒出自陳瑤湖鎮。
2018年10月,安徽省政府批准將陳瑤湖鎮劃歸銅陵市郊區管轄。

地理環境


花園街道
花園街道
陳瑤湖鎮位於安徽省銅陵市郊區,前襟長江,后倚三官山,因懷抱2.8萬畝的陳瑤湖而得名。全鎮國土面積87.77平方公里,轄15個村,35421人(2017)。是銅陵市水產第一鎮和安徽省外出規模種田第一鎮及農機第一鎮,鎮黨委、政府先後被命名為“安全文明鄉鎮”、“銅陵六個好鄉鎮黨委”和“安徽省先進基層鄉鎮黨委”,全鎮計劃生育綜合考評、經濟運行動態指數和質量指數連續多年均居全縣前列。鎮內山清水秀,蓮葉田田,鷗鳥翔集,風景宜人,古人曾命名“四顧漁燈”、“牛山牧笛”、“平湖落雁”等十景。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陳瑤湖鎮共下轄15個行政村。
行政村前河村水圩村薴鎮村官渡村蝦溪村
后河村麒鳳村白雲村青山村高橋村
花山村龍王咀村普濟村老排村花園村

經濟


陳瑤湖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在全縣“立足第一方陣,實現兩個率先”的奮鬥目標,突出工業強鎮,培育優勢產業,狠抓招商引資,實現后發快進,初步形成了五大產業基地陳。
一是優質糯稻生產基地,全鎮普遍種植太湖糯、珍糯等,特別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有大批農民出縣跨省承包耕地,至2007年共在本省各地和江、浙、滬、贛、鄂等省市承包耕地36萬多畝,其中經營100畝以上的大戶1200餘戶。除栽插環節外,均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全鎮農民擁有大中型旋耕機、收割機和穀物低溫乾燥機160餘台,每年有10多萬噸優質糯稻迴流本鎮。
二是糧食加工基地,依託豐富的優質糧食資源,全鎮糧食加工廠達到36家,其中有三家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兩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安徽省鄉鎮最大的糧食加工基地。
徠陳瑤湖鎮
徠陳瑤湖鎮
三是中國中西部最大的黃酒原酒生產基地,安徽省緣酒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安徽陳瑤湖黃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產能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2萬噸,中長期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4萬噸,目前投放市場的“緣”系列黃酒被評為中國優質產品,其中“廚香緣”系列烹飪黃酒已基本覆蓋安徽省市場。
四是鋁顏料生產基地,全鎮已創辦5家鋁銀漿生產廠家,“旭陽”鋁銀漿已躋身全國同行業五強。
陳瑤湖鎮前襟長江,后倚三官山,因懷抱2.8萬畝的陳瑤湖而得名。全鎮國土面積70平方公里,轄15個村,5.1萬人口。是水產第一鎮和安徽省外出規模種田第一鎮及農機第一鎮,鎮黨委、政府先後被命名為“安全文明鄉鎮”“六個好鄉鎮黨委”和“安徽省先進基層鄉鎮黨委”,全鎮計劃生育綜合考評、經濟運行動態指數和質量指數連續多年均居全縣前列。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陳瑤湖鎮黨委、政府不斷喚醒陳瑤湖人敢想敢幹、開拓進取的精神,搶抓機遇,頑強拚搏,各項工作迅速躋身全縣先進行列,成為全縣首批小康鄉鎮,鎮黨委被命名為“六個好”鄉鎮黨委和全省“先進基層鄉鎮黨委”。2002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200元。安徽省緣酒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安徽陳瑤湖黃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產能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2萬噸,中長期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4萬噸,投放市場的“緣”系列黃酒被評為中國優質產品,其中“廚香緣”系列烹飪黃酒已基本覆蓋安徽省市場;四是鋁顏料生產基地,全鎮已創辦5家鋁銀漿生產廠家,“旭陽”鋁銀漿已躋身全國同行業五強。五是針織、服裝、皮件和運動鞋加工基地,全鎮上述各類生產廠家已有10餘家,專為大企業生產相關初級產品。陳瑤湖鎮已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樂土、致富的沃土,2007年度僅外來投資就有1.8億元落戶陳瑤湖。
陳瑤湖鎮 金鰲糧食烘乾廠
陳瑤湖鎮 金鰲糧食烘乾廠
陳瑤湖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在全縣“立足第一方陣,實現兩個率先”的奮鬥目標,突出工業強鎮,培育優勢產業,狠抓招商引資,實現后發快進,初步形成了五大產業基地。一是優質糯稻生產基地。全鎮普遍種植太湖糯、珍糯等,特別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有大批農民出縣跨省承包耕地,其中經營100畝以上的大戶1200餘戶。除栽插環節外,均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全鎮農民擁有大中型旋耕機、收割機和穀物低溫乾燥機160餘台。每年有10多萬噸優質糯稻迴流本鎮;二是糧食加工基地。依託豐富的優質糧食資源,全鎮糧食加工廠達到36家,其中有三家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兩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安徽省鄉鎮最大的糧食加工基地;三是中國中西部最大的黃酒原酒生產基地。安徽省緣酒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安徽陳瑤湖黃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產能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2萬噸,中長期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4萬噸,投放市場的“緣”系列黃酒被評為中國優質產品,其中“廚香緣”系列烹飪黃酒已基本覆蓋安徽省市場;四是鋁顏料生產基地,全鎮已創辦5家鋁銀漿生產廠家,“旭陽”鋁銀漿已躋身全國同行業五強。
陳瑤湖鎮黨委政府提出了在全縣“立足第一方陣,實現兩個率先”的奮鬥目標,突出工業強鎮,培育優勢產業,狠抓招商引資,實現后發快進,初步形成了五大產業基地陳。
一是優質糯稻生產基地,全鎮普遍種植太湖糯、珍糯等,特別是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有大批農民出縣跨省承包耕地,至2007年共在本省各地和江、浙、滬、贛、鄂等省市承包耕地36萬多畝,其中經營100畝以上的大戶1200餘戶。除栽插環節外,均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全鎮農民擁有大中型旋耕機、收割機和穀物低溫乾燥機160餘台,每年有10多萬噸優質糯稻迴流本鎮。
二是糧食加工基地,依託豐富的優質糧食資源,全鎮糧食加工廠達到36家,其中有三家縣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兩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成為安徽省鄉鎮最大的糧食加工基地。
三是中國中西部最大的黃酒原酒生產基地,安徽省緣酒集團計劃投資1.5億元建設安徽陳瑤湖黃酒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投產,產能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2萬噸,中長期規模為年產優質黃酒4萬噸,目前投放市場的“緣”系列黃酒被評為中國優質產品,其中“廚香緣”系列烹飪黃酒已基本覆蓋安徽省市場。
四是鋁顏料生產基地,全鎮已創辦5家鋁銀漿生產廠家,“旭陽”鋁銀漿已躋身全國同行業五強。

交通


陳瑤湖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景色秀美,人文積澱豐厚。與銅陵市一衣帶水,合(肥)銅(陵)公路、銅(陵)潛(山)公路和合(肥)銅(陵)黃(山)高速公路分別穿境12公里並在鎮東交匯,將陳瑤湖鎮與省會合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古銅都銅陵以及佛教勝地九華山、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黃山連成一線。全鎮擁有3.6萬畝耕地,4萬畝可養水面,1億立方米石灰石儲量。

社會


花園集鎮已成為基礎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具有較高品味的郊區北部的明珠集鎮,先後有3000多農村剩餘勞動力進鎮從事二、三產業,花園集鎮成為全鎮最具活力的經濟增長點,形成了以花園糧貿為代表的糧食加工業、以牛頭山石子廠和蝦溪琉璃瓦廠為代表的建材業、以江北工貿為代表的水泥電桿製造業和以旭陽鋁銀漿廠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2.8萬畝的陳瑤湖,單產產值處於全省領先的位置。連續多年獲得全縣漁業致富先進鄉鎮稱號。水產業的大力發展促進了水禽產業的興起,全鎮年飼養蛋、肉鴨20多萬隻,年孵化苗禽500多萬羽,年加工紅心鹹蛋和無鉛皮蛋1000萬枚,苗禽孵化—蛋鴨飼養—禽蛋加工的產業鏈已形成一定氣候。陳瑤湖鎮被命名為市級文明示範鄉鎮,同時被譽為合銅公路沿線的“安全島”,90%以上的農戶成為納稅光榮戶,60%以上的村和鎮直單位成為文明單位和安全文明單位,17個站所成為“人民滿意的基層站所”。陳瑤湖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資源豐富,景色秀美,人文積澱,與銅陵市一衣帶水,國道G330合銅段、銅(陵)潛(山)公路和京台高速公路分別穿境12公里並在鎮東交,將陳瑤湖鎮與省會合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慶、古銅都銅陵以及佛教勝地九華山、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黃山連成一線。
鎮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花園集鎮是銅陵市率先開發建設的新型農村集鎮,常住人口1萬餘人,基礎設施較為完善,除水、電供應充足外,還有中央文明辦扶持的宣傳文化站和縣示範中學陳瑤湖中心學校以及縣第四人民醫院全。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

人口


2021年, 銅陵市郊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陳瑤湖鎮常住人口為307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