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門街道辦事處

中山門街道辦事處

中山門街道辦事處因轄區內有中山門而得名。面積0.68平方公里,轄19個居民委員會,1993年,有居民6238戶,19910人。有大小街巷32條,主要道路有東新街、尚勤路、尚儉路、東一路、東二路。辦事處駐尚勤路201號。

概況


山門街道辦事處因轄區內有中山門而得名。轄域位於區境西南部,東接護城河東沿,西連解放路與西一路街
道毗鄰,南鄰東大街碑林區相連,北至東三路與東五路街道接壤。

行政區範圍


轄區地處清“滿城”東南隅,辛亥革命時毀於兵火。民國初期,地域荒僻、人口稀少。抗日戰爭時期,河南等省淪陷區的難民大量逃來,就地築窩棚、搭草舍棲身,形成大片棚戶區,道路不平、垃圾成堆,居住環境既臟又臭。建國后,依靠群眾,翻建房屋,整修街巷道路,安裝路燈,鋪設上、下水管道,居住環境改善。1986年,辦事處設立城建科,加快破舊危漏房屋和低洼棚戶區改造的步伐,至1993年,完成安民里棚戶區的改造,建成住宅樓18幢,6萬平方米,住宅1452套;898戶居民翻建危漏房屋1625間;並完成民樂園、尚勤路小匭西區等9處佔地202.4畝的拆遷。

經濟發展


境內為勞動人民聚集區,苦力和小商小販佔大多數。民國初期不少人以買賣破爛為生,在中山門馬道一帶形成舊貨市場(俗稱鬼市),逐步擴大至民樂園、東新街、尚勤路,鼎盛時期,從業人員多達一萬五六千人。建國后,多數從業人員轉業,舊貨市場銷聲匿跡。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東城牆內側順城路恢復舊貨市場,有攤位100餘個,經營品種由原來單一的破舊衣物,發展到皮鞋、棉被、廢舊鋼材、電機、五金工具、舊書刊等,年收入10萬元,又先後辦起尚儉路、東一路等4個市場。1985年創辦的東新街飲食夜市,面積7200平方米,有攤位170餘個,從業人員692人,入夜燈火輝煌,顧客雲集。中央電視台1990年《一日三餐在西安》專集,曾對東新街飲食夜市進行專題介紹。
1957年組織貧民參加生產自救。1958年辦五金、建材、冶鍊、耐火材料、文化用品等街道生產廠(組)197個,從業人員1968人。1959年經過調整,撤銷了三分之一廠(組)。1961年將21個廠(社)上交區、市管理。1971年有工業企業18個,產值680萬元。1993年有街道企業95個,從業人員1436人,年產值2103萬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收入增加,生活發生顯著變化。據對新中二巷100戶民民家庭的調查:1978年人均收入328元,1993年增至1709元,增長5.2倍;人均住房面積1978年為6.1平方米,1993年為9.48平方米;增加3.3平方米。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已大量湧入百姓家中。
建國后境內文教事業發展迅速。1957年成立掃盲協會,對文盲進行調查摸底,登記造冊,成立掃盲服務站,編寫簡單易學的《同音識字》課本,至1958年6月共掃除青壯年文盲3099人,非文盲占青壯年總數的91.4%。是年7月5日《西安日報》報道,中山門為“無盲”街道辦事處。1959~1960年舉辦紅專學校和業餘中、小學19所,民辦中學1所。1960年6月以“業餘教育先進地區”出席“全國文教群英會”。1993年境內有小學2所、職業中學1所、醫院2所、幼兒園2所、劇團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