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回族鄉

雲南紅河州箇舊市沙甸區下轄鄉

金川回族鄉隸屬雲南省紅河州箇舊市沙甸區,地處雞街鎮邊,到區政府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市區20公里。東鄰昆河公路,南鄰新沙甸鄉,西鄰老沙甸鄉,北鄰沖坡哨。下轄三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018戶,有鄉村人口4002人,其中農業人口4002人,勞動力223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32人。

村情概況


金川回族鄉(行政村)隸屬箇舊市沙甸區,地處雞街鎮邊,到區政府道路為屬於柏油、水泥路面,交通方便,距市區1.00公里。東鄰昆河公路,南鄰新沙甸鄉,西鄰老沙甸鄉,北鄰沖坡哨。下轄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621戶,有鄉村人口4053人,其中農業人口4053人,勞動力265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517人。
全鄉國土面積6.00平方公里,海拔122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年降水量700.00毫米,適合種植甘庶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340.00畝,人均耕地0.34畝,林地1247.50畝。2013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883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672.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第二、三產業主。水稻,疏菜作為經濟發展的主產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村兩委成員以提升傳統產業發展為先導,又致力於發展瓜果,蠶桑,木材,白肉等市場的開發,目前開順村己成為全縣最大的白肉批發市場,村內建有金寨第一蠶種場,分佈於西河,南橋,西庄,染坊四居民組,縣冷庫座落於南橋組。國家投入近二百萬元,為群眾購置的蔬菜大棚鋼架使我村的蔬菜生產上台階,成規模,現己成為大城關蔬菜生產基地。

自然資源


全鄉有耕地總面積1340.00畝(其中:田30.00畝,地1310.00畝),人均耕地0.34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1247.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0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0畝,主要種植龍眼樹;荒山荒地650.00畝。擁有其他面積5870.00畝。

地理經濟


全鄉國土面積6平方公里,海拔1220- 1228 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700-800毫米,適合種植甘庶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235畝,人均耕地0.32畝,林地1247.5 畝。全鄉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848.7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3.64萬元,佔總收入的0.74%;畜牧業收入1039.90萬元,佔總收入的4.99%(其中,年內肉牛1785頭,肉羊683頭);第二、三產業收入19655.20萬元,佔總收入的94.28%。農民人均純收入5847元,農民收入以工業、畜牧業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7.0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5人(占勞動力的2.91%),在省內務工60人,到省外務工5人。

基礎建設


截止2008年底,全鄉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路燈。全鄉有1018戶通自來水,沒有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的農戶。全鄉1018戶已全部通電、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4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9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82戶(分別佔總數的87.52%和66.99%)。
金川回族鄉
金川回族鄉
全鄉到鄉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2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鄉共擁有汽車306輛,拖拉機19輛,摩托車412輛。全鄉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35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到2008年底,全鄉裝有太陽能農戶620戶。全鄉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3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5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2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全鄉201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17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07.79萬元,佔總收入的0.74%;畜牧業收入1303.00萬元,佔總收入的4.99%(其中,年內肉牛1050頭,肉羊71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2844.21萬元,佔總收入的94.28%。農民人均純收入8270.00元,農民收入以第二、三產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7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2.91%),在省內務工3人,到省外務工7人。
特色產業
全鄉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工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2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入22844.2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89%。目前正在發展鉛業深加工。擁有企業23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9個。

特色產業


全鄉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工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入27081.7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6.89%。目前正在發展鉛業深加工。擁有企業23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9個。

人口衛生


全鄉現有農戶1621戶,共鄉村人口4053人,其中男性2030人,女性2023人。其中農業人口4053人,勞動力2653人。該村以回族為主。到2013年底,全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人,占人口總的5.5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852人,參合率95.45%;享受低保77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全鄉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3個,是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人畜混居的農戶。

村務公開


全鄉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財務。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到2013年底,全鄉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55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96.47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是,並是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財務。

基層組織


全鄉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82人,其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28人。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金川鄉區委評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戶穩定工作先進單位”。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組成,下設5個村民小組。
全鄉建有團總支0個,團支部0個,共有團員349人。該村團總支2006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2007年被評為先進集體等等。

發展重點


1、村民醫療衛生主要依靠區衛生醫院,醫療設施設備有待改善;2、垃圾堆放場地少,不能全面解決全村的生活垃圾. 3、文化教育設施、體育設施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學習、體育健身需求。

新農村建設


2013年以來,金川鄉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按照"工業反哺農業"的思路方針,集全村之力,利用金川鄉現有的產業優勢,建成箇舊市同富電冶有限公司,2007年同富公司工會被市總工會授予“工會之家”稱號,目前主要生產電解鉛,總投資2900萬元,其目的是讓全村廣大黨員和群眾入股辦企業,人人參與,有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真正實現農村經濟穩定、農民致富、社會和諧,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人文地理


沙甸鄉國土面積6.00平方公里,農戶數1621戶,鄉村人口4053多人,回族為主要民族。沙甸,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山河秀麗,氣候溫和。村南,玉帶河自東向西蜿蜒緩流,兩岸綠樹成行,良田沃土千畝;村北,鳳凰、公鵝、金魚、黑山諸峰聳立,頂戴著蒼翠松林。
沙甸,歷史悠久,早在元末明初時期,回民就在此定居,經過七百多年的生息繁衍,這裡形成了具有濃郁的伊斯蘭氛圍的村莊,基本上形成了以伊斯蘭文化為骨,以漢語文化為肉的、有別於漢文化的回族文化。沙甸回族服飾以潔為貴,不論男女都要求著服整潔,平時其款式與漢族服飾相似。在進行宗教活動時,男子多戴小白帽,婦女戴蓋頭,穿長衣長褲。受伊斯蘭教的影響沙甸人有很多禁忌,例如禁忌與豬有關的一切事物,禁吃非誦安拉之名而宰的動物等。主要節日有開齋節古爾邦節
金川鄉位於沙甸的東邊、鳳尾山腳下,它下轄金雞寨、鳳尾村和川方寨3個自然村。金川鄉擁有1所小學,三座清真寺和一個體育場。金川鄉與沙甸區一樣,都是遵循伊斯蘭教教義,是一個民族和諧的大家庭。